基于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AI)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调查

1. 本问卷用于了解你在《微生物学》课程学习前的知识基础与学习现状,所有数据仅用于教学研究,严格保密。

2. 问卷共 25题,包含客观题(单选、多选、判断)与主观题,答题时间 50分钟,请根据真实想法、情况作答。

3. 学情分层提示:基础认知(2-14题)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升(15-19 题)侧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学习态度情况(20-25 题)考察对AI进入微生物学课堂的看法。

1. 你的学号:
一、基础认知
(一)单项选择题
2. 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3. 蓝细菌与真核藻类的主要区别在于其:
4. 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其分类主要依据是:
5. 微生物代谢中,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能量来源的是:
6. 微生物生长曲线中,菌体数量增长速率为零的时期是:
(二)多项选择题
7. 下列生物中,属于微生物范畴的有:
8. 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是:
9. 关于细菌的遗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三)判断题
10.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
11. 蓝细菌依靠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12. 细菌的芽孢是其一种用于繁殖的结构。
13. 病毒的衣壳蛋白不仅能保护核酸,还可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
14. 所有微生物都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因此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微生物的纯培养是最重要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二、能力提升
15. 对比分析酵母菌与霉菌在菌体形态和繁殖方式的主要差异。
16. 某同学进行“霉菌孢子计数”实验时,发现计数结果远低于理论值,请从实验操作、样品处理、培养条件角度推测可能的2个原因。
17. 举例说明1种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如污水净化、油污降解),并简要阐述其作用机制。
18. 若要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某个微生物对碳源的选择利用”,请写出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和实验思路。
19. 某校园花坛的土壤样品中,推测共存有好氧细菌、兼性厌氧细菌及厌氧微生物(如部分放线菌或真菌)。请设计1种仅分离纯化其中好氧细菌的实验思路(提示:需考虑培养基选择、培养环境控制及目标菌的初步鉴别)。
三、学习态度情况
20.
你对《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程度:
21.

你对利用新技术(AI、知识图谱等)进行学习的兴趣程度: 

22. 对于微生物学的复杂过程(如“三羧酸循环”、“细菌接合”),你希望AI如何帮助你理解?
23. 你在学习微生物学时,最希望通过“知识图谱+AI”解决的问题是:
24. 你对课程中“AI互动环节”(如AI驱动的知识问答、小组AI项目)的期待程度:
25. 你认为AI辅助教学有什么优缺点?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