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东方杯安全理论考试一
1. 1、本质安全设计措施是指通过改变机器设计或工作特性,来消除危险或减少与危险相关的风险的安全措施。下列采用的安全措施中,属于本质安全措施的是( )。
A、采用安全电源,
B、设置防护装置,
C、设置保护装置,
D、设置安全标志
2. 2、机械制造企业的车间内设备应合理布局,各设备之间、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的墙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依据《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JBJ 18),大型机床操作面间最小安全距离是( )。
A、0.5m,
B、1.0m,
C、1.5m,
D、2.0m
3. 3、砂轮机借助高速旋转砂轮的切削作用除去工件表面的多余层,其操作过程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无论是正常磨削作业、空转试验,还是修正砂轮。操作者都应站在砂轮机的( )。
A、正前方,
B、正后方,
C、斜前方,
D、斜后方
4. 4、危险物质以气体、蒸气、薄雾、粉尘、纤维等形态出现,在大气条件下能与空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遇电气火花会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关于危险物质火灾危险性与其性能参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化能越低的可燃性粉尘物质,其火灾危险性越大,
B、着火点越低的可燃固体物质,其火灾危险性越小,
C、闪点越高的可燃液体物质,其火灾危险性越大,
D、爆炸下限越低的可燃气体物质,其火灾危险性越小
5. 5、电气装置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会形成事故的引燃源,造成危险温度的原因有短路、接触不良、过载、铁芯过热、漏电、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过高或低等。下列造成危险温度的故障中,属于机械故障造成的是( )。
A、电气设备的散热油管堵塞,
B、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的通风道堵塞,
C、交流异步电动机转子被卡死或者轴承损坏、缺油,
D、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铁芯通电后过热
6. 6、疲劳分为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肌肉疲劳是指过度紧张的肌肉局部出现酸痛现象,而精神疲劳则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作条件因素和作业者自身因素。下列引起疲劳的因素中,属于作业者自身因素的是( )。
A、工作强度,
B、环境照明,
C、熟练程度,
D、工作体位
7. 7、起重机的安全装置包括电气保护装置、防止吊臂后倾装置、回转限位装置、抗风肪滑装置、力矩限制器等。夹轨钳、锚定装置和铁鞋属于( )。
A、防止吊臂后倾装置,
B、抗风防滑装置,
C、回转限位装置,
D、力矩限制器
8. 8、有些危险化学品具有放射性,如果人体直接暴露在存在此类危险化学品的环境中,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高强度的放射线对人体造血系统造成伤害后,人体表现的主要症状为( )。
A、嗜睡、昏迷、震颤等,
B、震颤、呕吐、腹泻等,
C、恶心、脱发、痉挛等,
D、恶心、腹泻、流鼻血等
9. 9、危险化学品性质不同,对其引起火灾的扑救方法及灭火剂的选用亦不相同。下列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行为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普通蛋白泡沫扑救汽油火灾,
B、使用雾状水扑救电石火灾,
C、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铝粉火灾,
D、使用沙土盖压扑救爆炸物品火灾
10. 10、接地裝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运行中电气设备的书地装置应当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关于接地装置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 0.4m
11. 11、圆锯机是以圆据片对木材进行钢切加工的机械设备。锯片的切割伤害。木材的反弹打击伤害是主要危险。手动进料圆锯机必须安装分料刀,分料刀应设置在出料端,以减少木材对锯片的挤压,防止木材的反弹,如图所示。关于分料刀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料刀顶部应不高于锯片圆周上的最高点,
B、分料刀与锯片最靠近点与锯片的距离不超过 10mm,
C、分料刀的宽度应介于锯身厚度与锯料宽度之间,
D、分料刀刀刃为弧形,其圆弧半径不应大于圆锯片半径
12. 12、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下列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的行为中,正确的是( )。
A、规定经营剧毒化学品销售记录的保存期限为 1 年,
B、规定经营剧毒化学品人员经过国家授权部门的专业培训合格后即可上岗,
C、规定经营剧毒化学品人员经过县统公安部门的专门培训合格后即可上岗,
D、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口头汇报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数量和品种
13. 13、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急速监察规程》(TSG21),压力容器出厂前以水为质进行耐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 )。
A、1.50 倍,
B、1.75 倍,
C、2.00 倍,
D、1.25 倍
14. 14、抑爆隔爆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机械隔爆和化学抑爆两类。化学抑爆是在火焰传播是显著加速的初期,通过喷洒抑爆剂来抑制爆炸的作用范围及猛烈程度的一种防爆技术。关于化学抑爆 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抑爆技术不适用于无法开设泄爆口的设备,
B、化学抑爆技术可以避免有毒物料,明火等窜出设备,
C、常用的抑爆剂有化学粉末、水、卤代烷和混合抑爆剂等,
D、化学抑爆系统主要由爆炸探测器、爆炸抑制剂和控制器组成
15. 15、气瓶入库时,应按照气体的性质、公称工作压力及空瓶等进行分类,分库存放,并设置明确标下列气瓶中可与氢气瓶同库存放的是( )。
A、氨气瓶,
B、乙炔气瓶,
C、氧气瓶,
D、氮气瓶
16. 16、电气线路短路、过载、电压异常等会引起电气设备异常运行。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乃至产生危险温度,构成电气引燃源。关于电压异常造成危险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恒定电阻负载,电压过高,工作电流增大,发热增加,可能导致危险温度,
B、对于恒定功率负载,电压过低,工作电流变小,发热增加,可能导致危险温度,
C、对于恒定功率负载,电压过高,工作电流变大,发热增加,可能导致危险温度,
D、对于恒定电阻负载,电压过低,工作电流变小,发热增加,可能导效危险温度
17. 17、气瓶压力高、种类多,使用不当极易造成事故。依据《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TSG23),下列特种设备中,不应按照气瓶管理的是( )。
A、消防灭火器用气瓶,
B、公交车加气站瓶式压力容器,
C、家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D、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
18. 18、爆炸性粉尘坏境的危险区域划分,应根据爆炸性粉尘量、释放率、浓度和其他特性,以及同类企业相似厂房的实践经验等确定。下列对面粉生产车间爆炸性粉尘环境的分区中,错误的是( )。
A、筛粉机容器内为 20 区,
B、取样点周围区为 22 区,
C、面粉灌袋出口为 22 区,
D、旋转吸尘器内为 20 区
19. 19、依据《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 23),关于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盛装压缩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在基准温度(20℃) 下,瓶内气体达到完全均匀状态时的限定(充)压力,
B、盛装液化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温度为 60℃时瓶内气体压力的下限值,
C、盛装溶解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瓶内气体达到化学热量以及扩散平衡条件下的静置 压力(15℃),
D、焊接绝热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在气瓶正常工作状态下,内胆顶部气相空间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20. 20、电气安全检测仪器对电器进行测量,其测出的数据是判断电器是否能正常运行的重要依据。下列仪器仪表中,用于测量绝缘电阻的是( )。
A、接地电阻测量仪,
B、万用表,
C、兆欧表,
D、红外测温仪
21. 21、使用叉车,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中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进行操作和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下列针对叉车安全操作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
A、禁止内燃叉车进入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内部作业,
B、不得使用两辆叉车同时装卸同一辆货车,
C、叉运物件时,当物件提升离地后,将起落架放平后方可行驶,
D、任何情况下叉车都不得叉装重量不明的物件
22. 22、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取具有一定机械性能、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下列伤害类型中,锻造过程最常见的是( )。
A、起重伤害,
B、机械伤害,
C、高处坠落,
D、电击伤害
23. 23、大型游乐设施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上设置有行程开关,当行程开关的机械触头碰上挡块时,联锁系统将使机械设备停止运行或改变运行状态。这类安全装置称为( )。
A、锁紧装置,
B、限位装置,
C、止逆装置,
D、限速装置
24. 24、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应进行定期检验,由使用单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检验申请。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应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前( )提出申请。
A、三个月,
B、两个月,
C、一周,
D、一个月
25. 25、造成机房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有超负荷、静电、雷击、人为操作失误等,遇到机房电气火灾,应优先选用( )。
A、水基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酸碱灭火器
26. 26、起重机的安全操作是防止起重伤害的重要保证,下列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要求中,错误的是( )。
A、开机作业前,确认所有控制器置于零位,
B、正常作业时,可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
C、吊载接近或达到 额定值,要利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
D、对于紧急停止信号,无论任何人发出,都必须立即执行
27. 27、烟花爆竹产品生产过程中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手工进行盛装、掏挖、装筑烟火药作业,使用的工具材质应是( )。
A、瓷质,
B、铁质,
C、塑料,
D、铜质
28. 28、生产操作中,机械设备的运动部分是最危险的部位,尤其是那些操作人员易接触到的运动零部件,对于牵引辊的防护,应选择下列措施中的( )。
A、安装与轴可以相互滑动的护套,
B、安装固定防护罩,
C、安装钳形条,
D、安装钳形防护罩
29. 29、根据《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 18),机床按照重量和尺寸可分为小型机床、中型机床、大型机床和特大型机床,不同型号机床对各个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有相应的要求。现有一批最大外形尺寸 10m,质量不足 10t 的机床,对该类机床布置的最小安全距离要求正确的是( )。
A、机床操作面间距为 1.1m,
B、机床后面离墙柱间距 1.0m,
C、机床侧面离墙柱间距 0.8m,
D、机床操作面离墙柱间距 1.2m
30. 30、砂轮机结构简单但使用概率高,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因此对砂轮机的使用有严格的操作要求,下列关于砂轮机操作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过程中转速不能超过砂轮的最高工作速度,
B、砂轮的侧面只能用来磨削小尺寸零件,
C、操作者站在砂轮正面工作时必须佩戴护目镜,
D、两人同时操作一台砂轮机应保证两个砂轮转向相同
31. 31、木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机械危险、木材生物效应危险、化学危害、木粉尘伤害、火灾爆炸危险、噪声振动危害,下列对木工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具体机床的情况可选择不设置急停装置,
B、工作台应有光滑的表面,缺陷和凹坑尽量少,
C、用手推动的移动工作台必须采取防止脱落的措施,
D、使用完整无孔的唇板能够降低噪声振动
32. 32、人机作业环境包括的因素很多,照明环境就是其中之一,照明环境即光环境,又称为光照环境,主要依赖光照条件。下列对照明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亮度越高,人的近视力和远视力提高越多,
B、眩光条件下人的瞳孔张大导致视物模糊,
C、面对作业人员的墙壁颜色对比应强烈而醒目,
D、各种视觉显示器之间亮度差不大于 10 ∶ 1
33. 33、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I 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按照指数 I 的大小,可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 4 级,以下对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正确的是( )。
A、I=15, Ⅱ级,中劳动,
B、I=18, Ⅱ级,轻劳动,
C、I=20, Ⅲ级,重劳动,
D、I=25, Ⅲ级,重劳动
34. 34、铸造作业使用的破碎碾磨设备需要做好防尘工作,对于颚式破碎机,落差( )时其下部应设置排风密闭罩。
A、0.5m,
B、0.6m,
C、0.8m,
D、1.0m
35. 35、间距是将可能触及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之外,属于常用的触电防护技术之一。下列对架设架空线路时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架空线路不能跨越可燃材料屋顶,
B、经过协商同意架空线路可以跨越建筑物,
C、架空线路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保持一定的间距,
D、绿化区不得架设架空线路
36. 36、重复接地就是指 PE 线或 PEN 线上除工作接地外其他点的再次接地,重复接地对于保护接零系统来说有益无害。关于重复接地作用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
A、加速线路保护装置动作,缩短漏电故障持续时间,
B、对雷电流有分流作用,
C、降低接触不良时发生电击的可能性,
D、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
37. 37、接地装置是接地体(极)和接地线的总称,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当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下列关于接地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可作为人工接地体,
B、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不经过允许,接地线不可作为其他电气回路使用,
D、自然接地线有足够的截面,可不再另行敷设人工接地线
38. 38、建筑物按照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政治经济价值分为三类,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
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B、具有 0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C、具有 1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D、具有 2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9. 39、避雷器是防雷装置的一种,可以防止高电压侵入室内,下列关于避雷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装设在被保护设施的引入端,
B、正常时处于通电状态,
C、雷击过电压出现时为不通状态,
D、主要用来防止人体遭受雷击
40. 40、下列关于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Ⅱ类设备没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要求,
B、Ⅰ类设备必须采取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措施,
C、移动式电气设备保护线单独敷设,且防护等级要大于电源线,
D、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能保证保护插头与导电插头不插错
41. 41、高压开关的安全要点之一就是要整体完好、机构灵活、绝缘件无损伤并保持清洁、灭弧装置完善,下列关于高压开关安全要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高压负荷开关必须串联有高压熔断器,
B、负荷开关只用来操作负荷电流,
C、隔离开关可以操作负荷电流,
D、接通电路时必须先合上隔离开关,后合上断路器
42. 42、可燃气体监控系统是比较简单的定点监控系统。探头获取的信号经转换后送到监控室,在监控室处理后显示出来。对于探头的安装,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与阀门、管道接头等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 0.5m,
B、探头优先设置在高温、潮湿的地点,
C、可燃气体比空气轻时探头安装在设备下方,
D、可燃气体比空气重时探头距离地面高度不超过 1.5-2m
43. 43、安全电压限值是在任何情况下,任意两导体之间都不得超过的电压值。对于电动儿童玩具,当接触时间超过 1s 时,下列不同情形对安全电压限值的要求正确的是( )。
A、干燥环境下直流安全电压限值为 70V,
B、干燥环境下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限值为 50V,
C、潮湿环境下直流安全电压限值为 16V,
D、潮湿环境下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限值为 33V
44. 44、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可分为 15 个等级,根据动作电流的大小,可将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分为高灵敏度、中灵敏度、低灵敏度三类。下列关于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的分类及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作电流小于等于 30mA 的属于低灵敏度,
B、动作电流在 1000mA 以上的属于高灵敏度,
C、中灵敏度的漏电保护装置可用于监视一相接地故障,
D、高灵敏度的漏电保护装置可用于防止触电事故
45. 45、特种设备依据其主要工作特点,分为承压类特种设备和机电类特种设备,下列属于机电类特种设备的是( )。
A、锅炉,
B、气瓶,
C、起重机械,
D、压力管道
46. 46、锅炉运行状况不佳时可能会出现锅炉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安全水位刻度线的现象,称为锅炉满水,下列关于锅炉满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位表在锅炉缺水时看不到水位,锅炉满水时能看到水位,
B、一旦确认满水应立即停止向锅炉上水,
C、满水处理措施为启用省煤器再循环管路,增强燃烧,
D、满水的主要危害包括使过热蒸汽温度升高,损坏过热器
47. 47、压力管道常用的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除了安全阀、爆破片、温度计、压力表等外,还有一些根据管道特点所设置的保护装置,如阻火器、防静电装置等。下列对压力管道不同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阻火器能阻止易燃气体、液体火焰蔓延,也能防止回火引起爆炸,
B、凝水缸可以排出管道中汇集的水或轻质油,
C、放散管是专门用来排放管道中的易燃液体的装置,
D、阴极保护装置可以防止地下管道受地下外部环境影响而造成腐蚀
48. 48、高压胶管、货叉、安全阀、护顶架等都是叉车等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涉及安全的主要部件,下列关于这些部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叉车液压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是爆破片,
B、起升高度超过 1.5m 的工业车辆必须设置护顶架,
C、护顶架需要进行静态和动态载荷试验,
D、挡货架可以防止货物前倾
49. 49、客运索道在每天开始运行之前应彻底检查全线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下列对客运索道日常检查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天运送乘客之前应进行至少 2 次试车,
B、值班电工除检查线路外还要对驱动机和操作台进行检查,
C、值班钳工对负责设备至少一周检查一次,
D、停运期间遭遇冰雹,应对线路进行彻底检查
50. 50、摩擦和撞击往往是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爆炸物品等着火爆炸的根源之一,在易燃易爆场合,下列措施能够避免摩擦和撞击导致火灾爆炸的是( )。
A、穿钉鞋进行工作,
B、使用铁和铜两种材料制造机件运转部分,
C、敲打工具使用铁制品,
D、地面不能铺沥青等较软的材料
51. 51、惰性气体保护是爆炸控制常用的一项措施,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系统,从而使爆炸过程不能形成。下列关于惰性气体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一氧化碳、水蒸气可作为化工生产中的惰性气体,
B、烟道气去除残余可燃组分后可作为惰性气体使用,
C、惰性气体的需用量取决于氧限值,
D、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应保证其中含氧量低于 5%
52. 52、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可以分为阻火隔爆装置与防爆泄压装置两大类,其中阻火隔爆装置分为机械隔爆和化学隔爆两类,下列对不同阻火隔爆装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化学抑制防爆装置适用于无法开设泄爆口的设备,
B、主动式隔爆装置在生产全过程都起作用,
C、工业阻火器只在爆炸发生时才起作用,
D、工业阻火器常用于阻止爆炸中期火焰的传播
53. 53、烟花爆竹工厂的布局和建筑都有明确的安全要求,例如应将相关工厂、仓库建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带,禁止设立在城市市区和其他居民聚集的地方及风景名胜区,下列关于烟花爆竹工厂平面布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厂区边缘布置粉尘污染较大的厂房,
B、危险品生产厂房不宜分散,
C、不宜在距离山脚太近的地方布置厂房,
D、山凹中布置厂房应考虑安全疏散和有害气体扩散
54. 54、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废弃等过程中容易造成种种严重问题,下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特性的是( )。
A、污染性,
B、毒害性,
C、腐蚀性,
D、放射性
55. 55、发生带破坏性超压的蒸气云爆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例如产生足够数量的云团处于该物质的爆炸极限范围内才能产生显著的爆炸超压,下列对蒸气云团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云团分为 3 个区域,
B、云团边缘是富集区,
C、泄漏点周围是贫集区,
D、泄漏点周围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
56. 56、在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方面,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下列关于通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面通风所需风量大,便于净化回收,
B、全面通风可以达到消除场地中的污染物的效果,
C、局部通风主要用来应对点式扩散源,
D、局部通风所需风量小,不能净化回收
57. 57、人体组织在受到射线照射时,能发生电离,受到过量射线的照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下列关于人体在极高剂量放射线作用下受到伤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受伤害部位和程度,可使人在 2 天内死亡,
B、内部器官被灼伤是对肠胃的伤害表现,
C、脱发、经常性流鼻血是对造血系统伤害的表现,
D、震颤、痉挛是对中枢神经和大脑神经系统伤害的表现
58. 58、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可能来自机械设备和工具自身、原材料、工艺方法和使用手段等多方面,危险因素可分为机械性危险因素和非机械性危险因素。下列危险因素中,属于非机械性危险因素的是( )。
A、挤压,
B、碰撞,
C、冲击,
D、噪声
59. 59、安全保护装置是通过自身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机器某种危险,从而消除或减小风险的装置。常见种类包括联锁装置、能动装置、敏感保护装置、双手操作式装置限制装置等。关于安全保护装置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联锁装置是防止危险机器功能在特定条件下停机的装置,
B、限制装置是防止机器或危险机器状态超过设计限度的装置,
C、能动装置是与停机控制一起使用的附加手动操纵装置,
D、敏感保护装置是探测周边敏感环境并发出信号的装置
60. 60、砂轮装置由砂轮、主轴、卡盘和防护罩组成,砂轮装置的安全与其组成部分的安全技术要求直接相关。关于砂轮装置各组成部分安全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砂轮主轴端部螺纹旋向应与砂轮工作时的旋转方向一致,
B、一般用途的砂轮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5,
C、卡盘与砂轮侧面的非接触部分应有不小于1.5mm 的间隙,
D、砂轮防护罩的总开口角度一般不应大于120°
61. 61、剪板机因具有较大危险性。必须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其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操作。紧急停止按钮一般应设置在( )。
A、剪板机的前面和后面,
B、剪板机的前面和右侧面,
C、剪板机的左侧面和后面,
D、剪板机的左侧面和右侧面
62. 62、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具有严重的破坏效应,其破坏程度与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性质、燃烧爆炸时的条件以及位置等因素有关。关于燃烧爆炸过程和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灾损失随着时间的延续迅速增加,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
B、爆炸过程时间很短,往往是瞬间完成,因此爆炸毁伤的范围相对较小,
C、爆炸会产生冲击波,冲击波造成的破坏主要由高温气体快速升温引起,
D、爆炸事故产生的有毒气体,因为爆炸伴随燃烧会使气体毒性降低
63. 63、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工作因素产生的精神压力和身体负担,不断积累可能导致精神疲劳和肌肉疲劳。关于疲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肌肉疲劳是指过度紧张的肌肉局部出现酸疼现象,
B、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可能同时发生,
C、劳动效果不佳是诱发精神疲劳的因素之一,
D、精神疲劳仅与大脑皮层局部区域活动有关
64. 64、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人体某些器官或系统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中毒症状。下列人体器官或系统中,毒性危险化学品不能直接侵入的是( )。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
D、人体表皮
65. 65、事故统计表明,不良的照明条件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事故发生的频率与工作环境照明条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工作环境照明条件影响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适的照明能提高近视力,但不能提高远视力,
B、视觉疲劳可通过闪光融合频率和反应时间来测定,
C、环境照明强度越大,人观察物体越清楚,
D、遇眩光时,眼睛瞳孔放大,视网膜上的照度增加
66. 66、安全电压既能防止间接接触电击,也能防止直接接触电击。安全电压通过采用安全电源和回路配置来实现。下列实现安全电压的技术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安全电压回路应与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线连接,
B、安全电压设备的插座应具有接地保护的功能,
C、安全隔离变压器二次边不需装设短路保护元件,
D、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作为特低电压的电源
67. 67、手动进料圆盘锯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因木材反弹抛射而导致的打击伤害。此类打击伤害,下列安全防护装置中,手动进料圆盘锯必须装设的是( )。
A、止逆器,
B、压料装置,
C、侧向挡板,
D、分料刀
68. 68、重复接地指 PE 线或 PEN 线上除工作接地外的其他点再次接地。关于重复接地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零线断开的故障率,
B、加速线路保护装置的动作,
C、提高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
D、不影响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
69. 69、当有两组以上(含两组)无人操作的游乐设施在同轨道、专用车道运行时,应设置防止相互碰撞的自动控制装置和缓冲装置。其中,缓冲装置的核心部分是缓冲器,游乐设施常见的缓冲器分蓄能型缓冲器和耗能型缓冲器,下列属于耗能型缓冲器的是( )。
A、弹簧缓冲器,
B、聚氨酯缓冲器,
C、油压缓冲器,
D、橡胶缓冲器
70. 70、为保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生产过程中常采取增加湿度的措施或者湿法操作,然后再进行干燥处理。下列干燥工艺的安全要求中,错误的是( )。
A、产品干燥不应与药物干燥在同一晒场烘房进行,
B、蒸汽干燥的烘房应采用肋形散热器,
C、摩擦类产品不应与其他类产品在同一晒场(烘房)干燥,
D、循环风干燥应有除尘设备并定期清扫
71. 71、危险化学品爆炸按照爆炸反应物质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关于危险化学品分解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分解爆炸或者复杂分解爆炸不需要助燃性气体,
B、简单分解爆炸一定发生燃烧反应,
C、简单分解爆炸需要外部环境提供一定的热量,
D、复杂分解爆炸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高
72. 72、叉车是常用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由于作业环境复杂,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安全操作非常重要。下列叉车安全操作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
A、两辆叉车可以同时对一辆货车进行装卸作业,
B、叉车将物件提升离地后,后仰起落架方可行驶,
C、内燃机叉车进入易燃易爆仓库作业应保证通风良好,
D、不得使用叉车的货叉进行顶货、拉货作业
73. 73、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使用等经营活动中容易发生事故。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技术基本要求》,下列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经营行为中,正确的是( )。
A、某企业安排未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业务,
B、某企业将其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场所设置在交通便利的城市边缘,
C、某企业将危险化学品存放在其批发大厅中的化学品周转库房中,
D、某企业为节省空间在其备货库房内将不同化学品整齐的堆放在一起
74. 74、烟花爆竹工厂的安全距离指危险性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包括外部距离和内部距离。关于外部距离和内部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厂危险品生产区内的危险性建筑物与周围村庄的距离为外部距离,
B、工厂危险品生产区内危险性建筑物与厂部办公楼的距离为内部距离,
C、工厂危险品生产区内的危险性建筑物与本厂生活区的距离为外部距离,
D、工厂危险品生产区内危险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为内部距离
75. 75、电力线路安全条件包括导电能力、力学强度、绝缘、间距、导线连接、线路防护和过电流保护、线路管理等。关于电力线路安全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线连接处的绝缘强度不得低于原导线的绝缘强度的 90%,
B、电力线路的过电流保护专指过载保护,不包括短路保护,
C、线路导线太细将导致其阻抗过大,受电端得不到足够的电压,
D、导线连接处的电阻不得大于原导线电阻的 2 倍
76. 76、使用单位除每年对在用起重机械进行 1 次全面检查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应进行全面检查。下列特殊情况中,需要进行全面检查的是( )。
A、遇 4.2 级地震灾害,
B、起重机械停用半年一月,
C、发生一般起重机械事故,
D、露天作业经受 7 级风力后
77. 77、火灾事故的发展过程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至熄灭期。其中,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该阶段火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 )成正比。
A、平方,
B、立方,
C、立方根,
D、平方根
78. 78、间距是架空线路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之一,架空线路之间及其与地面之间、与树木之间、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间距。关于架空线路间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架空线路的间距须考虑气象因素和环境条件,
B、架空线路应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保持必需的防火间距,
C、架空线路与绿化区或公园树木的距离不应小于 3m,
D、架空线路穿越可燃材料屋顶的建筑物时,间距更不应小于 5m
79. 79、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13690),压力下气体是指高压气体在压力等于或大于( )MPa(表压)下装入贮器的气体,或是液化气体或冷冻液化气体。
A、0.1,
B、0.2,
C、0.3,
D、0.4
80. 80、针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及其火灾爆炸事故,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采用正确的处理措施和火灾控制措施。下列处理和控制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某工厂存放的遇湿易燃的碳化钙着火,库管员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某工厂甲烷管道泄漏着火,现场人员第一时间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某工厂爆炸物堆垛发生火灾,巡检人员使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D、某工厂贮存的铝产品着火,现场人员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81. 81、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下列触电事故中,属于间接接触电击的是( )。
A、作业人员在使用手电钻时,手电钻漏电发生触电,
B、作业人员在清扫配电箱时,手指触碰电闸发生触电,
C、作业人员在清扫控制柜时,手臂触到接线端子发生触电,
D、作业人员在带电抢修时,绝缘鞋突然被钉子扎破发生触电
82. 82、塔式起重机随着作业高度的提升,需要进行顶升作业。顶升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因此,顶升作业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下列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的操作要求中,正确的是( )。
A、标准节架应安装于过渡节之上,
B、先连接标准节架,再退出引渡小车,
C、顶升套架应位于新装标准节架外侧,
D、先拔出定位销,再连接标准节架
83. 83、保护导体旨在防止间接接触电击,包括保护接地线、保护接零线和等电位连接线。关于保护导体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压电气系统中可利用输送可燃液体的金属管道作保护导体,
B、保护导体干线必须与电源中性点和接地体相连,
C、保护导体干线应通过一条连接线与接地体连接,
D、电缆线路不得利用其专用保护芯线和金属包皮作保护接零
84. 84、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 2m,或者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等于( )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A、2m/s,
B、易燃气体,
C、易燃气溶胶,
D、爆炸性气体
85. 85、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运输规定。对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行为中,符合运输安全要求的是( )。
A、某工厂安排押运员与专职司机一起运输危险化学品二氯乙烷,
B、在运输危险化学品氯酸钾时,司机临时将车辆停止马路边买水,
C、某工厂计划通过省内人工河道运输少量危险化学品环氧乙烷,
D、某工厂采用特制叉车将液化石油气钢瓶从库房甲转移到库房乙
86. 86、无损检测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表面裂纹,内部裂纹等缺陷的诊断。下列无损检测方法中,能对内部裂纹缺陷进行检测的是( )。
A、超声波检测,
B、磁粉检测,
C、渗透检测,
D、目视检测
87. 87、轨道运行的塔式起重机,每个运行方向应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由限位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组成。根据《塔式起重机》 (GB/T5031),限位开关动作后,应保证塔式起重机停车时其端部距缓冲器的最小距离为 ( )。
A、500mm,
B、700mm,
C、1000mm,
D、1200mm
88. 88、起重机司索工在吊装作业前,应估算吊物的质量和重心,以免吊装过程中吊具失效导致事故。根据安全操作要求,如果目测估算,所选吊具的承载能力应为估算吊物质量的( )。
A、1.1 倍以上,
B、1.3 倍以上,
C、1.5 倍以上,
D、1.2 倍以上
89. 89、某压力容器内的介质不洁净、易于结晶或聚合,为预防该容器内压力过高导致爆炸,拟安装安全液压装置,下列安全液压装置中,该容器应安装的是( )。
A、爆破片,
B、安全阀,
C、易熔塞,
D、防爆门
90. 90、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力、温度、介质等工况条件的影响,可能导致材质劣化。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21)。当对有材质劣化倾向的压力容器检验时,必须检测的项目是( )。
A、强度,
B、硬度,
C、刚度,
D、密度
91. 91、客运架空索道的定期检验分为全面检验和年度检验,根据《客运索道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TSGS7001),下列检验项目中,属于客运架空索道年度检验项目的是( )。
A、空绳试验,
B、重上空下试验,
C、空载试验,
D、重下空上试验
92. 92、雷电具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危害,可引起火灾爆炸、人身伤亡、设备设施毁坏、大规模停电等。关于雷电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球雷本身不会伤害人员,但可引起可燃物发生火灾甚至爆炸,
B、巨大的雷电流瞬间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引起电流通道中的液体急剧蒸发,
C、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可直接导致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电击,
D、雷电可导致电力设备或电力线路破坏但不会导致大面积停电
93. 93、乳化炸药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引发燃烧爆炸事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温、撞击摩擦、电气、静电火花、雷电等。关于引发乳化炸药原料或成品燃烧爆炸事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乳化炸药在储存、运输过程中,静电放电的火花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会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B、硝酸铵储存过程中会发生自然分解,放出的热量聚集,温度达到其爆发点时会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C、油相材料都是易燃危险品,储存时遇到高温、氧化剂等,易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D、乳化炸药运输时发生翻车、撞车、坠落、碰撞及摩擦等险情,易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94. 94、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接地装置应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接地线。关于接地装置连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伸缩缝的建筑物的钢结构可直接作接地线,
B、接地线与管道的连接可采用镀铜件螺纹连接,
C、接地装置地下部分的连接应采用搭焊,
D、接地线的连接处有振动隐患时应采用螺纹连接
95. 95、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应对其进行年度检查。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21),下表检查内容中,属于搪玻璃压力容器年度检查的是( )。 (1)容器内表面防腐漆是否完好,是否有锈蚀,腐蚀现象 (2)密封面是否有泄露 (3)夹套底部排净(疏水)口开闭是否灵活 (4)夹套顶部放气口开闭是否灵活 (5)搪玻璃厚度和直流高电压检查
A、(2)(3)(5),
B、(3)(4)(5),
C、(1)(2)(4),
D、(2)(3)(4)
96. 96、某公司清理废旧设备重叠堆放的场地,使用汽车吊进行吊装,场地中单件设备重量均小于汽车吊的额定起重量。当直接起吊一台被其他设备包围的设备时,汽车吊失稳前倾,吊臂折断,造成事故。下列该事故的原因中,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
A、吊物被埋置,
B、吊物质量不清,
C、吊物有浮置物,
D、吊物捆绑不牢
97. 97、起重机司机作业前应检查起重机与其他设备或固定建筑物的距离,以保证起重机与其他设备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在( )。
A、1.0m 以上,
B、1.5m 以上,
C、0.5m 以上,
D、2.0m 以上
98. 98、可燃气体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受温度、压力、点火源能量等因素的影响,当其他因素不变、点火源能量大于某一数值时,点火源能量对爆炸浓度极限范围的影响较小。在测试甲烷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浓度极限时,点火源能量应选( )。
A、5 焦耳以上,
B、15 焦耳以上,
C、20 焦耳以上,
D、10 焦耳以上
99. 99、运输散装直立气瓶时,运输车辆应具有固定气瓶相应装置并确保气瓶处于直立状态,气瓶高出车辆栏板部分不应大于气瓶高度的( )。
A、1/2,
B、1/3,
C、1/5,
D、1/4
100. 100、化工厂污水罐主要用于收集厂内工艺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单元处理达标后排入排水设施,事故统计表明,污水罐发生闪爆事故的直接原因多是内部的硫化氢气体积聚。上游工艺单元可燃介质窜入污水罐等。为预防此类爆炸事故,下列安全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划分防爆区域,
B、静电防护装置,
C、惰性气体保护,
D、可燃气体检测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