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父母 慧育未来”线上家庭教育课程调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欢迎您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和雄安新区各幼儿园联合举办的赋能父母慧育未来线上家庭教育课程。为了促进您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了解课程的实施效果,我们组织了次问卷调查。
       您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希望您能按照实际情况独立填答。本调查只用于研究,项目组会所有信息保密,感谢您的参与!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系
2025年9月
1. 我了解本次调查的目的,自愿参与本次调查
2. 您在小班就读的孩子的姓名(如果是双胞胎,请选择平时让您操心最多的孩子)
3.

您在小班就读的孩子的性别

4. 您在小班就读的孩子的年龄
5. 您孩子所在的班级
6.

您孩子所在幼儿园的名称

7.

谁平时负责孩子的教育

8.

孩子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是

9. 您是否与孩子同住
10.

您认为家庭应该重点培养孩子下列哪些品质(最多选五项)

11. 您的姓名
12. 您的性别
13. 您的年龄:_____(周)岁(请填写阿拉伯数字)
14. 您有几个孩子
15. 您的户籍类型是
16. 您的受教育程度
17. 您的婚姻状况
18. 您的工作单位
19. 第二部分

指导语:请您回顾在过去两个月内,您与孩子互动的情况,请选择最符合您情况的选项。

  • 一年几次或更少
  • 每月一次
  • 每月三次
  • 一周数次
  • 每天
1. 您读东西给孩子听(譬如读故事)的频率是
2. 您给孩子买书(譬如买图画书)的频率是
3. 您带孩子外出游玩(譬如公园散步、操场玩耍、商场购物和野餐)的频率是
4. 您用玩具、游戏或其他东西帮助孩子识字的频率是
5. 您用玩具、游戏或其他东西帮助孩子识数的频率是
20. 第三部分
  • 从不
  • 几乎不
  • 偶尔
  • 很少
  • 有时
  • 经常
  • 一直
1 邀请孩子和你一起玩游戏或分享一个愉快的活动
2 当孩子做得很好或展示了一项新技能时,你会奖励他/她
3 教给孩子新技能(如系鞋带)
4 用一种你和孩子都觉得有趣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玩
5 留意并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比如,“你把玩具收好了,做得不错”)
6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7 让孩子独立解决他/她可能能够解决的问题(比如拼拼图)
8 通过给孩子明确的选择(比如早餐吃包子还是面条)来避免与孩子发生争执
9 在需要变换活动之前提醒孩子(比如早上出门前提前5分钟提醒)
10 提前计划以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比如去超市前让孩子吃饱饭)
11 给出指令或要求的理由(比如捡起玩具),以便孩子能执行
12 把日常任务(例如收拾玩具)变成游戏,从而让孩子更愿意完成
13 把一项任务分成几个小步骤(比如“先穿鞋,再拿外套”,而不是“准备出发”)
14 让孩子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比如去玩具店或去新学校)
15 当你对孩子生气时,能够冷静地和他/她说话
16 坚持原则,不轻易改变主意
17 用清晰简单的方式向孩子解释希望他/她做什么
18 确保孩子在所有或大部分时间都遵从制定的规则
19 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她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她不要做什么
20 制定你愿意或能够执行的规则来管理孩子的问题行为
21 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她如何表现(比如在商店里的时候)
21. 第四部分
  • 非常同意
  • 同意
  • 中立
  • 不同意
  • 非常不同意
1 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我牺牲了许多自己的生活
2 我被束缚在了为人父母的角色里
3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不能再尝试新鲜不同的事情
4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几乎不能做我喜欢的事情
5 我不像过去那样享受生活的乐趣了
6 大部分时间我觉得孩子不喜欢我,和我不亲近
7 孩子对我笑的次数比我期望的少很多
8 我觉得我为孩子付出的努力是白费的
9 玩耍的时候,孩子很少笑
10 自己的孩子不像其他小孩一样喜欢笑
11 孩子睡醒时,情绪通常不好
12 我感觉孩子很情绪化,而且常常不高兴
13 孩子会做出一些令我困扰的事情
14 孩子很容易为一点小事就不高兴
15 我的孩子对我的要求比其他孩子对他们父母的要求多
22. 第五部分
  • 0次
  • 1次
  • 2次
  • 3次
  • 4次
  • 5次
  • 6次
  • 7次
  • 8次及以上
1 威胁孩子要打他/她,但实际并没有这么做
2 对孩子大声喊叫、吼叫或尖叫
3 骂孩子或对孩子说一些侮辱性的话
4 叫孩子是“懒虫”或“笨蛋”,或类似的称呼
5 对孩子说要把他/她送走或赶出家门
6 用手打孩子屁股
7 用腰带、梳子、棍子或其他硬物打孩子屁股
8 打孩子的手、胳膊或腿
9 用手掐孩子
10 摇晃孩子
11 打孩子的脸或头,或拧孩子的耳朵
12 用腰带,梳子,棍子或其他类似的硬物打孩子除了臀部之外的其他部位
13 有扔或撞孩子的行为
14 用拳头打孩子或踢孩子
15 即使你认为应该至少有一个大人要在家照看孩子,你还是把孩子一个人留在了家里
16 孩子没有得到他/她需要的食物
17 孩子没有在受伤或需要看病的时候去医院
18 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如工作、打牌等),以至于无法向孩子表达你对他/她的关心和爱
19 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如工作、打牌等),以至于无法照顾孩子
23. 第六部分
指导语请您回顾在过去两个月内,您对体罚儿童的态度,请选择最符合您想法的选项。
  • 非常同意
  • 同意
  • 中立
  • 不同意
  • 非常不同意
1. 体罚是养育孩子的合理的管教方式
2. 有时,打孩子是让他们听话的最佳方式
3. 总的来说,体罚对孩子是有害的
4. 总体而言,我认为体罚是一种不好的管教方式
24. 第七部分
  • 从不
  • 偶尔
  • 有时
  • 经常
  • 频繁
  • 总是
1. 孩子会经常要求您照着他/她的意愿做事
2. 孩子特别听话和顺从
3. 当您碰触孩子时,她/他会很安心和放松
4. 孩子在玩耍时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5. 孩子喜欢被您抱抱、亲近您
6. 孩子会经常粘着您、离不开您
7. 一旦事情没有按他/她想的那样发展,孩子会跟您发生争执
8. 当孩子不舒服或害怕时,他/她愿意让您安慰他/她
9. 遇到困难时,孩子会主动向您寻求帮助
10. 当您身体不舒服或情绪不好时,孩子会特别担心您
11. 分开一段时间后,孩子能很自然地重新和您亲近
12. 孩子总想自己做主、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13. 每次您短暂离开,孩子会表现得特别焦虑或情绪激动
14. 孩子能放松地和您亲近、享受和您的互动
15. 孩子会刚被您放下又立马要抱起来
16. 您在家里做事的时候,孩子总是盯着您、观察您在做什么
17. 孩子会主动来抱您、亲近您
18. 孩子容易因为小事就对您发火或生气
19. 您在身边时,孩子通常是开心、放松的
20. 孩子会经常问您,他/她这样做是不是对的、做得好不好
25. 第八部分
  • 偶尔或没有(少于1天)
  • 有时(1-2天)
  • 一半的时间(3-4天)
  • 大多数的时间(5-7天)
1 我因一些小事而烦恼
2 我在做事情时很难集中精力
3 我感到情绪低落
4 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很费劲
5 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6 我感到害怕
7 我的睡眠不好
8 我很愉快
9 我感到孤独
10 我觉得我无法继续我的生活
26. 第九部分
  • 从不
  • 几乎不
  • 有时
  • 经常
  • 较频繁
  • 总是
1. 易怒,容易发脾气
2. 能够协商解决冲突
3. 经常一个人呆着,不合群
4. 容易受挫
5. 帮助或安慰有困难的小朋友
6. 不爱动,经常看着别人嬉戏
7. 对训斥表现出不屑
8. 能考虑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9. 悲伤,不快乐,情绪低落
10. 容易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
11. 在同伴活动中得心应手
12. 在同伴活动中害羞或不自在
13. 容易尖叫或瞎吵
14. 能与其他孩子合作完成任务
15. 在群体活动中不说话或不与他人交往
16. 被打断时会生气
17. 对自己的成果感到高兴
18. 胆小,害怕,不愿接触陌生环境
19. 推搡,踢打,抓咬其他孩子
20. 能够妥协
21. 在群体中默默无闻
22. 生气的时候打老师
23. 对年幼的孩子表现关心
24. 烦恼、忧虑
25. 强迫其他孩子做事情
26. 爱护玩具
27. 容易疲倦
28. 与老师作对
29. 帮着做值日
30. 经常面无表情,少言寡语
27. 第十部分
指导语:以下是您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我行为和态度的看法,请选择出最符合实际的选项。
1. 有时,没有他人的鼓励,我很难把工作进行下去
2. 当我不能随心所欲时,我有时会怨天尤人
3. 我常常因为觉得自己能力太差而放弃该做的事
4. 有时我想反抗那些权威人物,即使我知道他们是对的
5. 有时我会占别人的便宜
6. 当我犯了错误时,我会用于承认错误
7. 有时,我宁愿以牙还牙,也不宽恕或忘却
8. 即使对讨厌的人,我也是彬彬有礼
9. 当别人表达的意见与我完全不同时,我从不恼怒
10. 有时,我很嫉妒别人的幸运
11. 有时,我对那些找我帮忙的人感到厌烦
12. 我从未故意说伤害别人感情的话
13. 我从来没有强烈地讨厌过任何人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