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预防与护理》考核试题
共计20题,每题5分
姓名科室: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种操作最易引发针刺伤?( )
A. 整理治疗盘
B. 双手回套针帽
C. 丢弃使用后针头
D. 清洁治疗台
2. 发生针刺伤后,首要采取的措施是( )
A. 报告护士长
B. 挤压伤口排出污血
C. 用肥皂水冲洗伤口
D. 碘伏消毒伤口
3. 为预防针刺伤,使用后的针头应立即放入( )
A. 生活垃圾袋
B. 锐器盒
C. 医疗垃圾袋
D. 纸箱
4. 以下哪类人员不属于针刺伤高风险人群?( )
A. 护士
B. 医生
C. 保洁人员
D. 行政人员
5. 锐器盒应在容量达到多少时及时更换?( )
A. 1/2
B. 2/3
C. 3/4
D. 满容量
6. 进行静脉穿刺时,为降低针刺伤风险,应优先选择( )
A. 普通钢针
B. 头皮针
C.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D. 无针输液接头
7. 针刺伤后,若怀疑暴露于乙肝病毒,且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应在几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
A. 2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8. 以下哪种行为不符合针刺伤预防规范?( )
A. 操作时戴手套
B. 操作后及时清理锐器
C. 用手分离使用后的针头与注射器
D. 定期开展针刺伤预防培训
9. 安全型注射器的核心优势是( )
A. 价格更低
B. 操作更简便
C. 可自动回缩针头,降低刺伤风险
D. 容量更大
10. 预防针刺伤,个人防护用品不包括( )
A. 手套
B. 口罩
C. 护目镜
D. 安全帽
11. 若针刺伤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在暴露后几小时内开始预防性用药?( )
A. 2小时内最佳,不超过24小时
B. 6小时内最佳,不超过12小时
C. 12小时内最佳,不超过48小时
D. 24小时内最佳,不超过72小时
12. 以下关于针刺伤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操作时集中注意力
B. 可将针头传递给同事
C. 避免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操作
D. 熟悉各类锐器使用规范
答案:B
二、多选题
13. 针刺伤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 )
A. 锐器使用后未及时规范处置
B. 操作时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C. 工作环境拥挤混乱
D. 人员缺乏针刺伤预防知识
14. 发生针刺伤后,伤口处理的正确步骤包括( )
A. 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
B.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C. 用75%乙醇或0.5%聚维酮碘消毒伤口
D. 必要时进行包扎
15. 安全型医疗器具包括以下哪些类型?( )
A.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B. 回缩式针头注射器
C. 无针输液系统
D. 普通注射器
16. 以下哪些操作可降低针刺伤风险?( )
A. 使用后针头直接放入锐器盒,不回套针帽
B. 操作时保持稳定的姿势和充足的光线
C. 多人协作时明确分工,避免误触锐器
D. 定期检查锐器盒是否完好、放置是否合理
17. 针刺伤可能传播的病原体有( )
A. 乙型肝炎病毒(HBV)
B. 丙型肝炎病毒(HCV)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D. 梅毒螺旋体
18. 个人预防针刺伤的措施包括( )
A.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减少操作失误
B. 操作时戴双层手套(高风险操作)
C. 避免将锐器放在口袋或工作台上
D. 操作后及时清理用物,避免锐器暴露
19. 关于锐器盒的使用规范,正确的有( )
A. 锐器盒应坚固、防渗漏、防刺穿
B. 锐器盒应放置在靠近操作区域且易于取用的位置
C. 锐器盒使用后可随意丢弃
D. 不同类型的锐器可混放于同一锐器盒(符合分类要求前提下)
20. 针刺伤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
A. 受伤时间、地点、操作场景
B. 锐器类型、暴露源情况
C. 伤口处理情况
D. 受伤人员基本信息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