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海事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公眾意見調查
您的身份是:
澳門本地居民
本地商戶
遊客
其他
您在澳門居住/經營了多久?
10年以上
5-10年
5年以下
這是您第幾次來澳門?
第一次
2-3次
多次
在澳門海事文化遺產的背景下,提到“澳門與海洋的關係”,您認為最能代表其核心的是?
A. 航海貿易遺產(如碼頭等)
B. 傳統漁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造船工藝等)
C. 海防與軍事遺跡 (如炮台等)
D. 海洋宗教與民俗活動 (如媽祖信仰等)
E. 其他 (請填寫)
您聽說過或去過以下哪些澳門海事遺址?
媽閣廟
媽閣炮臺
東望洋燈塔及炮臺
內港碼頭
荔枝碗船廠
路環碼頭
海事博物館
其他(請填寫)
都沒去過
您是通過什麼方式瞭解這些地方的?
學校教育
家人朋友介紹
書籍/媒體
旅遊宣傳
偶然路過
您過去一年內參觀下列遺址的頻率是?(媽閣廟、海事博物館、東望洋燈塔、荔枝碗船廠等)
多次(3次以上)
偶爾(1-2次)
從未去過但聽說過
從未聽說過
您是否瞭解以下內容?
詳細瞭解
大致瞭解
聽說過但不瞭解
完全沒聽過
媽祖信仰的由來
東望洋燈塔的歷史作用
荔枝碗船廠的造船技藝
內港碼頭的歷史地位
澳門炮臺的歷史與功能
在您看來,這些遺址之間是否存在聯繫?
是,聯繫緊密
是,但聯繫不強
否,完全獨立
不清楚
在澳門的歷史傳統中,媽閣廟的信仰活動與荔枝碗船廠的造船活動之間,您認為最主要的聯繫是什麼?
A. 精神庇護與物質生產的結合:工匠祈求媽祖保佑造船順利、船舶平安
B. 行業分工與協作:兩者是海事行業鏈的上下游
C. 社區與文化活動的中心:二者共同構成漁民、船工和工匠的社會生活與信仰中心
D. 並無直接聯繫:都在海邊的兩種不同活動
您認為應如何體現兩者的這種歷史聯繫?(可多選)
A.在兩地設置信息牌講解該關係
B.在船廠加入模擬新船下水前的傳統祭祀表演活動
C.開發連接兩者的旅遊路線
D.在整體保護規劃中體現這種精神聯繫,但不設立單獨的展示項目
您認為東望洋燈塔與內港碼頭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導航與被導航的關係
象徵性地標與實用設施的關係
沒有直接關係
其他(請填寫)
如果有一條旅遊路線將“媽閣廟 - 內港碼頭 - 東望洋燈塔”串聯起來,您最希望這條路線講述一個什麼樣的主題故事?
信仰與航行的故事(精神庇護)
貿易與財富的故事(商品流通)
技術與工程的故事(航海與造船)
防禦與衝突的故事(海防安全)
其他(請填寫)
如果您來設計一條澳門海事遺址文化旅遊路線,您最希望以下哪些景點被串聯起來?請按您心中的偏好順序將下列選項進行排序。(請根據最希望到最不希望依次進行點擊,將自動排序)
媽閣廟
內港碼頭
海事博物館
東望洋燈塔
荔枝碗船廠
路環碼頭
大炮臺
加思欄炮臺
其他(請在下題中填寫)
如果您在上題中選擇了“其他”,請在此註明您希望加入的地址名稱
您認為保護這些海事遺址的主要意義是什麼?
保存歷史記憶
發展旅遊業
教育下一代
延續宗教信仰/傳統
美化城市環境
其他(請填寫)
您認為當前對這些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做得如何?
很好
一般
較差
很差
不瞭解
您是否擔心這些遺址所承載的文化(如造船技藝、祭祀儀式、漁民生活記憶)會逐漸消失?
非常擔心
有些擔心
不擔心
無所謂
您是否認為保護這些分散的遺址與澳門的城市發展(如交通建設、商業開發、住房需求)存在矛盾?
存在嚴重矛盾
存在一定矛盾,但可以協調
幾乎沒有矛盾
說不清
您更希望以何種形式體驗和瞭解這些海事文化?
參觀博物館展覽
參與實景互動/工作坊
參加節慶儀式
跟隨文化導遊路線遊覽
購買相關的文創產品
其他(請填寫)
如果對荔枝碗船廠、內港街區等區域進行活化,您最支援以下哪種方式?
原樣保護,只做修繕
改造為文化展示館/博物館
改造為創意藝術空間
改造為酒店
維持傳統業態,支持老店經營
其他(請填寫)
如果通過數位技術(如手機APP、AR增強現實)來連接這些分散的遺址,您對以下哪種功能最感興趣?
地理位置打卡,集章兌換紀念品
AR重現歷史場景
聆聽地點相關的口述歷史故
查看歷史老照片與現狀的對比
規劃導航,提供最佳遊覽路線
以下哪個想法您比較認可(保護態度)?
我認為保護這些老碼頭、老船廠比開發新房地產更重要
即使需要花費大量公共資金,也應全力保護這些海事遺產
保護遺產的同時,應優先保障原有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
以下哪個想法您比較認可(活化偏好)?
我支持在荔枝碗船廠原址舉行現代藝術展覽或音樂會
我更喜歡看到船廠被復原為一個有工匠實際工作的“活態博物館”
將內港部分倉庫改造為精品酒店或咖啡館,是一個好主意
我希望在河邊新街看到更多傳統漁具店和海產店,而不是連鎖便利店
以下哪個想法您比較認可(參與意願)?
我願意付費參加由老漁民或工匠帶領的深度文化導覽遊
如果有機會,我願意作為一名志願者參與口述史採集或遺址維護工作
我會因為一個地方擁有豐富的海事文化遺產而更願意去那裡消費(如購物、用餐)
您是否願意參與相關的保護活動(如志願者、社區講座、口述史採集)?
非常願意
有時間可以考慮
不感興趣
在您看來,要更好地保護和發展這些海事遺址,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產權複雜,難以統一規劃
管理部門太多,協調困難
缺乏資金
公眾參與度不高
缺乏專業人才和理念
其他(請填寫)
如果成立一個由政府部門、專家、商戶和本地居民共同組成的“海事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來協調所有事宜,您是否支持?
非常支持
支持
無所謂
不支持(請說明原因)
對於保護和傳承澳門的海事文化,您還有什麼具體的意見或建議?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