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检验科感染风险关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培训考试
基本信息:
姓名:
科室: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0分。
1、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A、从污染最严重区域向污染最轻区域
B、从污染中心区域向污染外围区域
C、从污染一端区域向污染另一端区域
D、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
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至少保存()年。
A、1
B、2
C、3
D、4
3、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等,属于()。
A、感染性医疗废物
B、病理性医疗废物
C、化学性医疗废物
D、药物性医疗废物
E、损伤性医疗废物
4、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10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
5、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B、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C、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D、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E、标准预防+保护性隔离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 ()
A、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8、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9、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到达什么要求?()
A、灭菌要求
B、消毒要求
C、清洁要求
D、卫生要求
10、但凡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到达什么要求?()
A、无菌要求
B、消毒要求
C、清洁要求
D、卫生要求
11、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13、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
A、流失
B、泄漏
C、扩散
D、堆放
14、手消毒指征()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B、穿脱隔离衣前后
C、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D、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E、接触消毒灭菌物品后
15、医疗废物分类:()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药物性废物
E、化学性废物
16、职业暴露处理措施()
A、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B、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伤口
C、用0、5%碘伏消毒伤口,并包扎
D、被暴露的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E、常规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17、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A、口罩
B、手套
C、护目镜
D、隔离衣
E、防护服
18、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E、针头做为医疗废物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收集
19、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B、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立即进行伤口的挤压与冲洗
D、立即进行伤口旁端轻轻挤压与冲洗
20、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
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C、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D、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
E、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