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试卷
对于一切可以增加辐射照射的人类活动(或称作实践),电离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是()
A、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B、时间、距离、屏蔽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D、采取屏蔽措施、进行剂量监测、加强行政管理
2、参考水平是对()的值制定一些采取某种行动的标准
A、日等效最大操作量
B、年当量剂量限值或年摄入量限值
C、吸收剂量
D、有效剂量
3、电离辐射标志是()
A、
B、
C、
D、
4、1eV 的定义是一个()穿越 1V 电位差所获得的能量
α粒子
B、中子
C、电子
D、γ光子
5、因工作场所放射源失控或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通风系统故障或放射性物质包容失 效造成工作场所污染而开展的监测属( D )。
本底调查
B、常规监测
退役终态监测
D、应急监测
6、射线探伤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 X 射线和γ射线工业探伤技术。以下哪种探伤装置只有在 通电运行时才会有辐射安全和防护问题( C )
A、60Co 辐射源
B、192Ir 辐射源
X 射线探伤机
D、137Cs 辐射源
7、γ辐照装置加装源后、工业辐照用加速器维修后对工作场所进行的监测属()。
A、本底调查
B、常规监测
C、退役终态监测
D、应急监测
8、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中,工作台控制区的β放射性物质应低于 40()。
A、Bq/cm2
B、Bq/m2
C、Ci/cm2
D、Ci/m2
9、参照 GB18871-2002 中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的内容,毒性最高的一组是()。
A、极毒组
B、高毒组
C、中毒组
D、有毒组
10、对于重带电粒子的外照射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带电粒子质量大,因此内照射、外照射均无需防护
B、重带电粒子电离能力强,射程短,一般无外照射风险
C、重带电粒子外照射防护与中子防护相似
D、重带电粒子穿透能力很强与中子一样
11、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剂量分担”常被用于减少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那么“剂 量分担”按方法论分,属于下列哪种辐射方法()
A、时间防护法
B、距离防护法
C、屏蔽防护法
D、源项控制法
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以合理达到到的最低水平
C、避免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
D、降低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
46、按监测对象进行分类,可将辐射监测分为()
A、环境监测、工作场所监测、流出物监测、个人剂量监测
B、常规监测、应急监测
C、常规监测、验收监测、应急监测
D、常规监测、验收监测、应急监测、退役监测
47、下列表述最符合辐射监测中环境监测的目的是()
A、为个人剂量评价提供资料
B、为改正工艺和防护提供资料
C、检验监测对象是否和国家、地方、行业或审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相符合
D、为事故受照人员健康监护和医学响应提供资料
48、辐射水平监测所用的仪器类型应当与所涉及的放射性核素的()相适应
A、衰变常数
B、性质
C、活度
D、污染程度
49、以下()事故不是辐射事故
A、核技术利用中发生的辐射事故
B、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的辐射事故
C、铀矿冶及伴生矿开发利用中发生的环境辐射污染事故
D、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发生了翻车事故,但放射性物质没有泄漏与失控。
50、辐射事故主要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 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人员 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的事件
A、密封源破损
B、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丢失
C、环境放射性污染
D、射线装置损毁
51、辐射事故主要指除核设施事故以外,()丢失、被盗、失控, 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 射线装置失控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件。
A、放射源
B、射线装置
C、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D、货包
52、下列关于辐射防护的目的的说法错误()
A、保护人类
B、保护环境
C、限制一切有关辐射照射的实践活动
D、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降低到合理可达尽可能低的水 平
53、关于辐射能量的单位,正确的是()
A、千卡
B、千米
C、千瓦时
D、电子伏特(eV)
54、个人剂量限值一般不包括()
A、职业内照射剂量
B、职业外照射剂量
C、职业照射剂量
D、天然辐射照射剂量
55、按照操作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把非密封放射工作场所分为()级
A、A、B、C
B、A、B、C、D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
56、防护用 X、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和监测仪相对固有误差不超过( A )
±20%
B、±30%
C、±40%
D、±50%
57、α放射源火灾事故的主要响应行动错误的是()
A、为防止受到污染,先找仪器监测,确认没有环境污染,再灭火、救人
B、按常规灾害应对程序处理,首先灭火、救人
C、隔离事故区域
D、让非必要人员离开事故区域
58、在内照射防护中,可通过吸附、过滤、除尘等净化方式,降低物体表面()水平
A、放射性污染
B、污染
C、辐射
D、放射性吸附
59、在内照射防护的措施中,对于放射性物质,在操作过程中,通过采用()等方法, 将放射性物质密闭起来
A、通风橱
B、通风橱、手套箱
C、手套箱
D、通风、隔离
60、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重点应()
A、考虑本土食用性生物、牧草和放射性核素指示体生物的监测
B、考虑被污染生物的监测
C、考虑未被污染生物的监测
D、陆生生物的监测
61、下列关于电离辐射的警告标志的设置,描述错误的是()
A、警告标志可设置在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运输工具上。
B、警告标志通常只设置在放射性工作场所入口,出口不需要设置。
C、警告标志可设置在室外、野外作业安全防护区域。
D、警告标志可设置在放射性同位素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
C、所有文件资料和信息 D、责任人员信息 69、适用于皮肤和工作服表面污染测量方法是()
A、《表面污染测定第 1 部分β发射体(E βmax>0.15MeV)和α发射体》(GB/T14056.1-2008)
B、《表面污染测定第 2 部分氚表面污染》(GB/T14056.1-2011)
C、《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GBZ166-2005)
D、《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93)
70、对于内照射的防护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γ射线从外部穿透人体,对人体形成照射,这种情况叫做内照射
B、放射性物质在伤口处对人体形成照射,叫做内照射
C、对于非密封α放射源,因为其穿透性差,不需要考虑内照射
D、内照射多见于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很大
71、辐射事故主要指除核设施事故以外,放射性源丢失、被盗、失控, 或者放射性物质或者 ()失控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件
A、放射性物质
B、射线装置
C、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D、密封源
A、2001 B、1998 C、2002 D、1992
对含短半衰期核素的放射性废液,可放置衰变,直到可排放为止。
91、对于( )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应先放入()
A、工作场所、处理设备
B、工作场所、任意设备
C、任意场所、处理设备
D、任意场所、任意设备
92、关于内照射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多见于放射源
B、多见于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C、常见内照射粒子为γ射线和 X 射线
D、照射特点主要为间断性照射
α粒子
B、α粒子<γ射线<β粒子
C、γ射线<α粒子<β粒子
D、β粒子<γ射线<α粒子
111、γ射线与物质不会发生的相互作用是()。
A、光电效应
B、康普顿效应
C、电子对效应
D、韧致辐射
Co-60 的半衰期约为 5 年,一枚 20 年前购买的 Co-60 源,现在的活度是原来的()。
A、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八分之一
D、十六分之一
A、全身γ放射性核素测量 B、对粪样分析
C、对尿样分析 D、对鼻涕或鼻拭样分析 150、下列人员,最有可能需要进行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是( D )。
A、γ辐照装置卡源事件处理工作人员
B、γ探伤机倒源工作人员 C、碘-125 粒籽植入医生
D、吸入大量放射性气体的放射性药品生产人员
151、关于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的报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报告个人剂量计使用人即可
B、报告本单位辐射防护安全负责人即可
C、报告本单位辐射防护安全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即可
D、报告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
152、关于个人剂量计的佩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即在围裙内侧佩带个人剂量计, 在围裙外侧佩带个人剂量报警仪
B、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即在围裙内侧佩带个人剂量报警 仪,在围裙外侧佩带个人剂量计
C、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一个佩带在围裙内侧用来估算皮 肤和眼睛的当量剂量,另一个佩带在围裙外侧用来估算有效剂量
D、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一个佩带在围裙内侧用来估算有 效剂量,另一个佩带在围裙外侧用来估算皮肤和眼睛的当量剂量
153、用于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最常用仪器是()。
A、X、γ辐射剂量率仪
B、α、β表面污染仪
C、热释光个人剂量计
D、个人剂量报警仪
154、外照射个人剂量中,可以按季度为周期进行监测的为()。
A、常规监测
B、任务监测
C、特殊监测
D、均不可以
186、气体探测器主要是利用()来获得辐射的信息。
A、电离效应
B、热效应
C、化学效应
D、核反应
187、有关医务工作人员进行介入放射治疗操作时,他们受到的照射跟 X 射线诊断相比,要 ()。
A、大得多
B、小得多
C、一样多
D、没有放射性的照射
188、人工辐射源主要有核设施、核技术应用的辐射源和核试验落下灰等。在人工辐射源中, ()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源。
A、工业探伤
B、核能发电
C、医疗照射
D、辐射育种
C、安全措施 D、人为控制
199、为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现行的基本安全标准是()。
A、GB18871-2002
B、GB18877-2012
C、GB18883-2002
D、GB18285-2018
200、对于控制区,在进出口及其它适当位置处设立()规定的警告标志。
A、橙色的
B、醒目的
C、小的
D、大的
201、按照操作放射性核素的(),把非密封放射工作场所分为甲、乙、丙三级。
A、日等效最大操作量
B、月等效最大操作量
C、年等效最大操作量
D、日等效最小操作量
202、对于年龄为 16-18 岁接受涉及辐射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年龄为 16-18 岁在学习过程 中需要使用放射源的学生,应控制其职业照射使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 ()。
A、15mSv/a
B、50mSv/a
C、150mSv/a
D、500mSv/a
妇女在怀孕前 50 天辐射对胎儿影响最大。
C、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辐射敏感性。
D、DNA 含量高的细胞比 DNA 含量低的细胞更可能受到电离辐射损伤。 210、受照射个体体细胞损伤而致本身发生的各种效应称为( C )
A、随机性效应 B、确定性效应 C、躯体效应 D、遗传效应 211、下列选项中,与随机性效应无关的是( A )
A、辐射效应严重程度 B、致癌效应
C、辐射效应发生概率 D、遗传效应 212、辐射致癌属于哪种效应( D )
A、急性效应 B、遗传效应 C、确定性效应 D、随机性效应
213、确定性效应有剂量阈值,且与剂量大小有关。下列哪项可用于描述确定性效应()
A、严重程度
B、发生几率
C、致癌效应
D、遗传效应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