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室查3例病人,遵循先查高危跌倒患者,眩晕症、项痹、脑出血患者列入检查范围。
制度流程
有预防患者跌倒的制度、流程
评方法、时机及记录正确
患者入院时、转科时、住院期间出现病情变化、使用高跌倒风险药物、跌倒后、跌倒高风险患者出院前,应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记录。
判定跌倒风险等级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符; 评估内容完整无错漏。
评估为高风险患者有醒目的警示标识。
对跌倒高危患者及家属进行跌倒坠床风险教育,签署《跌倒坠床安全告知书》
.在床边、就餐区、卫生间、盥洗间等跌倒高危区域放置防跌倒警示标识。
跌倒高风险患者应专人 24 h 看护,保持患者在照护者的视线范围内。活动时有人搀扶或帮助。
病床的床栏牢固、功能正常。地面保持平整,没有明显的凹凸、坑洼或裂缝;地面干燥,无积水、潮湿、油脂、污渍等情况;走廊、卫生间等是否配备足够的扶手等设施。辅助设施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使用带轮子的床、轮椅等器具时,静态时应锁定轮锁,转运时应使用安全带或护栏。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巡视频率符合要求。
头晕、眩晕、视力障碍、使用高跌倒风险药物患者知晓预防跌倒的措施。
头晕、眩晕者:
将头晕、眩晕引起跌倒的可能性提前告知患者和或照护者。
指导患者头晕及眩晕时及时蹲下或扶靠牢固稳定物体。
有鼓励患者和/或照护者参加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康复训练,并督促实施。
视力障碍者:
有不同用途的两副以上眼镜,应贴上相应的标签。
指导因视力减弱曾有跌倒史或跌倒风险的患者使用单光眼镜。
护理偏盲患者时,宜站在盲侧,并通过声音等増强患者对空间、位置的感知
使用高跌倒风险药物者:
明确告知患者和或照护者可能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
患者服用高跌倒风险药物时,在药效期内宜限制活动。服用药物半小时内宜卧床或床位。
知道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等保护性器具。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知晓预防跌倒的措施
患者体位转换时速度缓慢,避免弯腰后突然站起,减少弯腰动作及弯腰程度。
患者卧位转为站位时,遵循“三部曲”,即平躺 30s、坐起 30s、站立 30s 再行走。
患者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或患者体位改变、外出行走出现头晕、肢体无力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就近坐下或搀扶平躺休息:指导陪同人员按摩四肢并立即呼救。
携带管道患者妥善固定管道。
患者穿大小适宜的低跟防滑鞋,衣服不过长。
患者跌倒处理符合要求
护士正确评估生命体征、患者意识及伤情分级。
根据患者伤情分级及医嘱要求及时正确处理。
处置记录符合要求
按护理不良事件制度要求及时报告,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