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相关诊疗指南考核试题
基本信息:
姓名:
部门:
1.患者,男性,40 岁,因 “搬重物后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 1 周” 入院,疼痛沿右臀部、大腿后侧放射至小腿外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侧 30°),加强试验阳性。下列疾病中,最需与该患者鉴别诊断的是( )
A.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
B. 腰椎管狭窄症
C. 腰椎间盘突出症
D. 原发性骨质疏松
2.女性,65 岁,反复腰背部疼痛 3 年,近期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时需扶拐,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体格检查示腰椎后伸受限,双下肢肌力 4 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神经根型颈椎病
B. 腰椎管狭窄症
C. 腰椎间盘突出症
D. 原发性骨质疏松
3.患者,男性,50 岁,因 “高处坠落致腰背部疼痛、双下肢不能活动 2 小时” 入院,体格检查示 T10 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 0 级,病理征未引出。该患者首先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
A. 腰椎间盘突出症
B. 腰椎管狭窄症
C.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
D. 急性脊髓炎
4.女性,55 岁,颈肩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无力 2 个月,疼痛沿右上肢桡侧放射至手部,颈部后伸时症状加重,右侧肱二头肌反射减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神经根型颈椎病
B. 椎动脉型颈椎病
C.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D. 脊髓型颈椎病
5.患者,男性,45 岁,诊断为 “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拟行 “后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术前准备中最重要的是( )
A. 术前禁食禁水 8 小时
B. 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C. 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及下肢肌力
D. 术前完善腰椎 X 线片检查
6.女性,60 岁,因 “原发性骨质疏松伴 T12 椎体压缩性骨折” 拟行 “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前准备中需特别关注的是( )
A. 患者血糖水平
B. 患者骨密度值
C. 患者凝血功能
D. 患者心肺功能
7.患者,男性,50 岁,因 “神经根型颈椎病(C5/6)” 行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术后第 2 天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最可能的术后并发症是( )
A. 切口感染
B. 植骨块松动
C. 喉头水肿
D. 脊髓损伤加重
8.患者,女性,55 岁,诊断为 “腰椎管狭窄症(L3/4、L4/5)”,拟行 “后路腰椎管减压术”,术前需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
A. 颈椎不稳
B. 下肢深静脉血栓
C. 股骨头坏死
D. 腕管综合征
9.男性,35 岁,因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T10)” 行 “脊柱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护理中最重要的是( )
A. 观察伤口引流情况
B. 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C. 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
D. 监测患者体温变化
10.女性,60 岁,因 “原发性骨质疏松” 长期口服钙剂及维生素 D 治疗,近期出现腰背部疼痛加重,X 线片示 L2 椎体压缩性骨折,该患者骨折的主要原因是( )
A. 钙剂剂量不足
B. 维生素 D 缺乏
C. 骨质疏松病情进展
D. 外伤
11.某脊柱外科医师接诊 1 名 “高处坠落致腰背部疼痛” 患者,根据《首诊医师负责制度》,首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最重要的职责是( )
A. 仅完成患者初步问诊后立即转诊至上级医师
B. 全程负责患者本次就诊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追踪,直至患者诊疗结束或转诊
C. 仅开具影像学检查单,等待检查结果回报后再处理
D. 因患者病情复杂,直接请多学科会诊,无需亲自参与诊疗
12.脊柱外科针对 1 例 “复杂腰椎管狭窄症” 患者开展三级查房,根据《三级查房制度》,下列关于查房时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主任医师每周查房 1 次,主治医师每 3 天查房 1 次,住院医师每日查房 1 次
B. 主任医师每 3 天查房 1 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 1 次,住院医师每日查房 2 次
C. 主任医师每周查房 2 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 1 次,住院医师每日查房 2 次
D. 主任医师每月查房 1 次,主治医师每周查房 2 次,住院医师每日查房 1 次
13.某脊柱外科拟为患者行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根据《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安全核查的关键时间节点不包括( )
A. 手术开始前
B.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核查
C. 麻醉诱导前
D. 手术结束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14.脊柱外科医师在为 “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开具处方时,发现患者同时服用抗凝药物,存在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根据《处方审核制度》,正确的处理流程是( )
A. 直接开具处方,告知患者注意用药反应
B. 暂停处方开具,与药师沟通确认用药安全性,调整方案后再开具
C. 忽略药物相互作用,按原方案开具处方
D. 让患者自行咨询药师,医师无需参与
15.某脊柱外科接收 1 名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 危重患者,根据《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关于抢救记录的完成时间要求正确的是( )
A. 抢救结束后 24 小时内完成
B. 抢救结束后 6 小时内完成
C. 抢救结束后立即完成
D. 抢救结束后 12 小时内完成
16.脊柱外科针对 “原发性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 患者开展多学科会诊(MDT),根据《多学科会诊制度》,下列关于会诊流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由主管医师提出会诊申请,明确会诊目的与需求
B. 会诊前需收集患者完整病历资料(包括影像学、检验结果)
C. 会诊后无需形成书面意见,仅口头告知患者即可
D. 会诊主持人需总结会诊意见,制定诊疗方案并记录
17.某脊柱外科医师发现 1 例 “脊柱肿瘤” 患者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根据《病例讨论制度》,应优先启动的病例讨论类型是( )
A. 术前病例讨论
B. 疑难病例讨论
C. 死亡病例讨论
D. 出院病例讨论
18.脊柱外科护士在执行 “术后伤口换药” 操作时,发现医嘱中换药频率与护理规范不符,根据《查对制度》,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 按医嘱执行,无需质疑
B. 暂停操作,与开具医嘱的医师核对确认,待医嘱修正后再执行
C. 按护理规范执行,忽略医嘱
D. 让患者家属决定是否执行医嘱
19.某脊柱外科医师需将 “腰椎滑脱症” 患者的病历资料用于学术研究,根据《病历管理制度》,关于病历资料使用的要求正确的是( )
A. 可直接复制病历资料用于研究,无需审批
B. 需经医院医务部门审批,且需对患者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
C. 仅需患者口头同意即可使用
D. 可将完整病历资料(含患者身份信息)分享给研究团队
20.脊柱外科为 “颈椎骨折” 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关于报告时间的要求正确的是( )
A. 发现不良事件后 48 小时内报告
B. 发现不良事件后 24 小时内报告
C. 发现不良事件后立即报告(最迟不超过 2 小时)
D. 无需报告,自行处理即可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