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试题
一、单选题
科室:
姓名:
1.属于新生儿高危技术的是()
A.机械通气
B.PICC置入
C.气管导管插入
2.下列关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时准确识别及抢救护理错误的是()
A.正确识别患儿反应差,肌张力低,进行性呼吸困难,不规则,三凹征,叹息,双吸气,抽泣样呼吸
B.生命体征监测,SpO2<85%,血气分析PaO2>50mmHg、PaCO2<60mmHg,皮肤苍白,发绀
C.放置辐射抢救台或箱内保暖,维持体温36.5~37.3℃。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予鼻吸位打开气道,持续监护仪监测
D.予合适的氧疗;抽血气分析,建立静脉通道
3.下列关于肺出血的识别错误的是()
A.全身症状:体温不升,皮肤苍白,SpO2<85%,活动力低下,呈休克症状
B.呼吸障碍: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吸气性凹陷,呻吟,发绀
C.出血:从鼻孔、口腔流出或喷出血性分泌物、棕色液体或气管插管时流出、吸出泡沫样血性液
D.肺部听诊:呼吸音增强或有湿啰音
4.肺出血的紧急处理包括()
A.打开气道,迅速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B.予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1:1000肾上腺素或立止血止血,注入药物后用呼吸气囊加压供氧30秒。予机械通气,调节吸气峰压为25~30cmH2O
C.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静脉注射止血药,注射泵注射多巴胺5~7μg/(kg・min)和酚妥拉明5~10μg/(kg・min)改善微循环
D.伴DIC者予小剂量肝素纠正凝血功能
5.使用10%氯化钾的风险管理错误的是()
A.10%氯化钾要特別明显标识。
B.常将10%氯化钾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般不超过0.3‰。
C.护士掌观察高钾、低钾患儿的症状和体征。随时监测电解质的变化(血钾正常值3.5~5.5mmol/L),以便调整输液速度及用量。
D.尿少者慎用,无尿及高钾者禁用。
6.不是使用10%氯化钠的风险管理的是()
A.10%氯化钠与0.9%氯化钠分开放置、明显标识,使用前严格核对
B.10%氯化钠不必须稀释后静脉滴入,能原液接注射或作为溶媒稀释药物静脉推注,以免引起药效下降及局部肿胀坏死
C.严格按照医嘱配药,使用前了解患儿病情、电解质情况、根据患儿年龄、脱水程度合理调节输入的滴速;掌握观察高钠、低钠患儿的症状和体征
D.控制输液速度,输注过程中观察患儿有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等水、钠潴留的症状;随时监测电解质的变化
7.关于新生儿保暖,下列哪项说法错误。()
A.刚出生的新生儿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加强保暖,选用棉质柔软的衣被,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
B.室温控制在24-26℃,湿度控制在55-65%之间,Q4H监测体温。早产儿暖箱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和日龄在32~35℃ 左右,湿度一般为60%~80%,胎龄和出生体重越低,暖箱相对湿度要高一些。
C.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辐射台使用中加用保鲜膜以减少患儿热量的丢失。
D.使用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以防暖箱无限制加热;确保双侧袖套拧紧,避免对流影响患儿体温。打开箱门操作时给予适当包被遮盖保暖。各项护理操作集中,尽量减少打开箱门。
E.加强巡视,每小时记录箱/台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维护。
禁止使用热水袋保暖。
F.沐浴:严格执行新生儿沐浴流程,水温控制在38-40℃,沐浴前臂内侧试温合适为宜,确保不会过热或过冷。洗澡后立即包被包裹,避免患儿着凉。避免所有冷的物品直接接触患儿。
8.PICC导管滑脱的风险管理错误的是()
A.正确固定导管,先固定圆盘,导管以“S”型固定。
B.穿刺24小时后第一次更换敷料,维护为每天更换,每班巡视敷贴黏贴情况,如有松脱、卷边,渗液渗血过多时及时更换敷贴,换药时护士精神应高度集中。
C.如出现静脉炎,需要外涂喜辽妥时,避开敷贴,避免引起敷贴松脱。涂抹喜辽妥时量合适,避免过多。
D.每班观察导管外露长度,如见不妥,及时处理;对于烦躁的患儿做好适当约束。
9.气管导管的风险管理包括()。
A.正确可靠的固定,使用3M弹力胶带进行固定。
B.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C.对于因诊疗或翻身需要移动患者时,需双人进行,一人妥善固定导管,一人进行操作,不可提、拉、拽。;对于躁动患者,适度镇静和约束。
D.每班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对于导管插入深度做到班班交接,做好记录。
加强巡视,发现胶布松动,及时通知医生重新固定。
10.关于新生儿科管饲的风险管理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喂奶前回抽胃管看胃内排空情况及确定胃管在位,单纯的绿色或黄色胃储留物并不重要;呕吐胆汁样物提示可能存在肠梗阻;有血性胃储留物时需要禁食并汇报医生和做好记录。
B.残奶量小于等于喂养量的1/2,给予余量鼻饲;如残奶量大于喂养量1/2,即停喂一次。
C.鼻饲时采用重力喂养,如使用注射器推注奶液时避免推注力量过大引起呕吐和误吸。喂养时护士禁止离开病人身边。
D.可予右侧卧位预防胃食道返流。喂奶后把新生儿置俯卧位半小时有助于缓解胃储留。加强巡视,观察患儿有无腹胀及大便情况。
11.使用NCPAP时,为预防压疮的发生做法错误的是()
A.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塞,鼻塞连接管避免牵扯过度,加大压力,影响局部血运。
B.使用人工皮,将其剪成新生儿合适尺寸的鼻子形状,清洁局部皮肤,人工皮贴合时要紧密,尽量不留气泡,再插入鼻塞。
C.加强巡视,观察患儿体位,避免患儿下滑,引起管道牵拉,压迫鼻子。
D.评估病人病情,病情允许情况下,每3小时松解鼻塞,观察鼻中隔、上唇局部皮肤血运情况,以防坏死;如病情较重,无须松解鼻塞观察。
E.每班根据人工皮的粘性及时更换新的人工皮以保持其有效性。
二、多选题
1.新生儿科专科风险管理包括()方面
A.高危病人管理
B.高危环节管理
C.高危药品管理
D.高危技术管理
2.下列哪些病人属于新生儿科专科风险管理()
A.早产儿
B.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
C.坏死性小肠结炎
D.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E.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
3.属于新生儿高危环节管理的是()
A.压疮、坠床、安全喂养
B.管路滑脱、给药错误
C.身份识别、皮肤护理
D.保暖、鼻中隔压伤
4.下列药品属于新生儿风险管理内容的是()
A.钙剂
B.多巴胺
C.多巴酚丁胺
D.高浓度液体
5.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使用时应注意()
A.有PICC,首选经PICC输入,如无建立新的静脉通路。评估血管,选择粗、直血管两根,优先选择头部血管。穿刺一次成功,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B.两名护士确认留置针在位方可使用。两条静脉通路交替使用,以减轻对局部血管的刺激,一般一条静脉使用不超过2小时
C.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穿刺局部皮肤有无发白、渗出,泵速。密切观察患儿心率、血压,药物疗效
D.输液过程中严禁经此通道推注任何药物,避免药物浓度突然增大引起血压、心率的波动
6.钙剂使用风险管理包括()
A.核对医嘱,检查有无《钙剂使用同意书》
B.有PICC,首选经PICC输入,如无建立新的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路前,评估患儿血管,避开关节、头部及水肿明显处
C.两名护士确认留置针在位方可使用;如使用外周静脉严禁使用推注泵,用输液管滴注
D.加强巡视,心率≤100次/分,通知医生
E.输注完毕,生理盐水冲管。两名护士核对输注过程无渗出,拔除留置针
7.下列关于新生儿皮肤护理正确的是()
A.查找病因,祛除病因;遵医嘱局部皮肤外涂药膏
B.密切观察皮疹消退情况,如无明显消退或加重者,可请皮肤科做进一步处理。
C.红臀患儿置于辐射台下局部暴露皮肤,减少大小便进一步刺激皮肤
D.大便次数较多的患儿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勤换尿片
E.根据红臀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红臀伴破损者可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氧疗;红臀伴红疹未见破溃者可用碘伏消毒,保持干燥;红臀伴真菌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软膏外涂)
8.新生儿可身份识别风险管理包括()等环节
A.新生儿入院
B.患儿腕带脱落
C.新生儿出院
D.护士执行各项操作时
E.产科患儿转入新生儿科身份交接
9.预防给药错误风险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A.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除抢救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大声复述一遍医嘱,给药前再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B.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三查八对保证药物的正确使用。如有疑问必须及时询问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
C.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使用特殊药物认真交接。
D.重点人群的管理,实习生、进修生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
E.药品管理到位,药名、规格、包装等相似的药物特别注意区别,做好标识,定位摆放。
F.定期有药物知识学习,了解药物的作用、用法、剂量、使用途径等相关内容,科室药物说明书及时更新以备查阅。新进药物按新进药物管理制度执行、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10.为防止坠床的发生,我们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提高防范意识,护理患儿时保持精神高度集中。
B.提供安全环境,保持病房灯光明亮及地面干燥,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医护人员穿防滑拖鞋,环抱患儿姿势正确。
C.护理患儿动作要缓慢,护送患儿外出检查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D.婴儿床调整至合适高度,打开暖箱门及在辐射台进行操作时护理人员不能离开患儿,操作结束后及时关上箱门及辐射台挡板。
E.对于极度躁动的患儿,及时评估患儿病情,如有需要,遵医嘱给予镇静或给予适当的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11.若我科患者压疮形成后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
A.压疮一旦形成,按其分期进行治疗,主要原则是解除压迫,清洁创面,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B.防止继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局部皮肤水胶体敷料或人工皮保护;使用赛肤润或皮肤保护膜,避免继续受压,促进组织的修复。
C.渗出小的创面使用水胶体敷料,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在其最低位置抽出泡内液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开放性伤口:每天清洁创面换药,每次清创要彻底,先剪去压疮边缘和底部的坏死组织,直至出现渗血的新鲜创面,以利于健康组织和生存。清创结束后,使用水胶体敷料贴于患处。
E.根据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加营养。
12.避免气道阻塞的护理措施包括()。
A.最佳气道湿化
B.体位更换:每3小时翻身一次,变换体位,可按左→平→右→左顺序进行。
C.拍背。拍背禁忌:体重小于1kg,心力衰竭、颅内出血、气胸、肺出血及肺透明膜早期未并发感染。
D.必要时吸痰:吸痰过程密切观察患儿有否发绀,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应停止吸痰:SpO2低于85%,经皮氧分压低于50mmHg,心率低于80次/分。
13.NEC的识别包括()。
A.患儿胃排空延迟、胃潴留、腹胀、呕吐物常带胆汁或咖样物、排水样便,一日3~6次至10次左右,1~2日后排血便,可为鲜血、果酱样或是黑便。
B.反应差、精神萎靡,体温不升,全身出现大理石花斑纹或青紫。
C.并发穿孔时,腹胀和触痛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X线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
D.并发腹膜炎时,腹壁发红、发硬、发亮,压,严重者有DIC。
14.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识别表现包括()。
A.患儿反应兴奋性增高,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易激惹,惊厥,脑性尖叫
B.前囟紧张隆起,肌震颤,惊厥,呕吐,继而出现皮质抑制状态
C.四肢肌张力低下,运动减少,呼吸异常,反复呼吸暂停,眼球固定,凝视,头
D.颅B超示颅内出血表现,甚至死亡。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