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协调——Q3全员测试(10月1日前完成)
1. 基本信息:
姓名(如有后缀请填写):
组别:
工号:
2. 您的部门:
北一区
北二区
北三区
北四区
华东一区
3.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某位受试者因个人原因将访视日期安排在访视窗的最后一天。但不巧的是,这一天因恶劣天气,受试者无法赶到研究中心。这时研究团队应()
直接将试验用药品快递给受试者
研究者电话联系受试者了解其目前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估,提醒受试者尽快返院进行随访,并将以上沟通过程记录在病历中
要求受试者退出试验
请受试者自行购买试验用药品
4. 某女性受试者尿常规检查提示尿红细胞3+,尿细菌远超正常值范围上限,研究者评估CS,后经问诊得知该受试者访视当天为生理期,研究者考虑尿液污染,以上两项异常结果无临床意义,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直接在CS前面加N
B、划掉CS,改为NCS,重新签名签日期
C、划掉CS,改为NCS,签名签修改日期,并在病历或验单上记录受试者处于生理期。
D、重新打印验单进行评估
5. 以下哪个SAE上报流程是准确的?
完成原始病历→填写SAE报告→上报SAE→打印邮件回执
填写SAE报告→完成原始病历书写→上报SAE→打印邮件回执
填写SAE报告→完成原始病历书写→上报SAE
完成原始病历→填写SAE报告→上报SAE
6. 某项目入选标准对于受试者知情时年龄要求为18-75周岁,2025年9月12日有四位患者想要参加该项目,以下哪个出生日期的患者不符合要求?
1980.9.12
1950.9.12
2007.9.12
2000.9.12
7. 知情时受试者的精神状态,由谁评估并将评估情况记录在病历中?
研究者
CRC
CRA
伦理
8. 需要报SAE随访报告的条件是()
SAE的诊断名称改变时
SAE与试验药物的因果关系改变时
SAE结局改变时
以上均是
9. 受试者为14周岁的未成年人,有一定理解和书写能力,请问使用以下哪种知情签署程序符合法规要求?
受试者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本人签署未成年人版知情同意书
受试者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本人口头同意
受试者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不需要受试者本人同意
受试者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受试者本人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
10. 某位受试者回访时,研究者发现他服用了双倍剂量的试验用药品,研究者应()
再次培训临床协调员如何开具医嘱
本次访视可以少开一些试验用药品
检查受试者身体状况,如无异常不用上报
检查受试者身体状况,上报伦理及申办者,再次教育受试者遵医嘱服用
11. 受试者接受首次试验用药品治疗后出现以下情况,不属于SAE的是()
受试者为完成方案规定的检查而住院
受试者意外滑倒,导致手腕桡骨骨折住院
受试者住院随访期间,因白细胞持续下降,延长住院治疗时间
受试者出现重度贫血,医生建议立即住院治疗,受试者考虑经济原因,拒绝住院治疗
12. 研究者2025年7月3日首次发放受试者试验用药品一瓶,共30片,要求受试者自当日起每日服用一片。受试者2025年8月1日回访,当日未服药,归还试验用药品2片,因有一日忘记服药。受试者的依从性为()
96.55%
100.00%
96.70%
93.30%
13.
SAE报告可以作为源吗?
可以
不可以
14. 临床试验机构的信息化系统具备建立临床试验电子病历条件时,研究者应当首选使用。
对
错
15. 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中心不需收集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受试者的关系证明(如户口本,政府出具的证明等文书)。
对
错
16. 临床试验有一个原则是遵从实际,“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被授权的执行人员记录真实数据并且签名签日期才能保证过程是完整可追溯的。
对
错
17.
某项目受试者需在试验期间完成日记卡及问卷的填写,其中记录的异常症状,研究者未进行审阅评估是否可以?
可以
不可以
18. 某试验用药品的贮存条件为2~8℃,试验用药品在科室贮存。周一上班时,药品管理员和CRC发现药品超温了,此时药品管理员和CRC应该()
将超温药品从冰箱中取出封存,常温放置待CRA回收
用袋子将药品封存放在2~8℃冰箱中,标记为“超温待处理”
收集药品超温信息立即上报申办方
必要时,申请新药品保证受试者正常用药
19. 某药品管理员发现温度计校准证书即将过期,以下做法
错误
的是()
在研究中心找一个温度计直接替换,能正常记录温度即可
温度计过期不影响监测温度,可以等CRA监查时再告知替换
即将使用的新温度计应当经过稳定性测试
新的温度计需要具备合格证书或者质检证书,符合项目要求
20. 为保障临床试验用药品的正确发放,需要执行核对工作的环节有()
领取试验用药品前核对贮存温度
配制试验用药品前核对配制方法和药物编号
配药结束后再次核对药物编号
输注试验用药品前核对受试者编号和药物编号
试验用药品输注结束后核对受试者编号和药物编号
21. 某中心肿瘤科习惯,住院患者化验医嘱为提前一天开立医嘱,护士提前一天扫管,方便早上6点采血。某肠癌项目0019受试者C5D1访视化验单显示2025.9.11采血,2025.9.12出具结果,结果显示中性粒1.4,CTCAE2级,病历记录AE NEU 降低开始时间为2025.9.12,与报告单不一致,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研究者口头解释出于科室习惯,化验单采血时间不准确,以报告出具时间为准。
出具相关说明,由PI签名保存在中心。
对于采血护士进行再次培训,强调采血完毕后立即进行扫管,避免报告采集时间(即扫管时间)与实际采血时间有偏差
研究者医嘱备注清楚临床研究,明日执行,请勿提前扫管。
22. 某口服药项目,2025.9.8质控过程中发现2025.7.7回收的019受试者C4周期日记卡,存在以下情况:受试者使用圆珠笔进行记录,2025.7.1是否存在不适勾选了否,但描述中记录出现腹泻,该份日记卡未进行评估和审阅签名,正确的做法有:
研究者直接修改日记卡
2025.7.1是否出现不适,由受试者修改为是,并签名签修改日期
日记卡交由研究者审阅,对受试者描述的不适情况进行评估,日期签署为2025.7.7
对受试者再次进行日记卡填写宣教
23. 在某一次质控过程中,QC发现该中心由于冰箱不够用,研究护士把研究药物(注射类,安瓿瓶)和血样放在一个冰箱同一层里(血样和药物温度要求均是 2-8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血样包装破坏或者药物包装瓶破坏可能会造成交叉污染,有安全风险
药物管理和血样管理不是相同人员,有非授权的人员能接触到的风险
如果仅有一台冰箱,专人管理,药物和血样放置在不同层并且有安全的阻隔距离
条件允许下,尽可能血样和药物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冰箱,由授权的人员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管理
可以放在同一层,将药物用外包装盒封闭保存即可
24. 不良事件来源可以有哪些?
症状
体征
诊断
检验检查异常结果
受试者问卷/日记卡
25. 关于AE及SAE的时限要求,研究者需了解的内容包括()
方案中规定的收集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方案中规定的随访或跟踪的结束时间
申办方要求的录入EDC的时限要求
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对SAE上报的具体时限要求
符合GCP法规的要求
26.
以下关于知情同意的要求哪个是正确的?
公正见证人签署需收集见证人身份证复印件
法定监护人签署需收集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受试者的关系证明(如户口本,政府出具的证明等文书)
文盲并不是无阅读能力的唯一评判标准,受试者/其法定监护人生理缺陷导致无阅读能力(如双目失明)亦属于无阅读能力
受试者知情时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受试者本人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or采用按手印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情况均需详细记录在病历中
27. 某受试者V5的检验检查报告如下,需要研究者关注并判断是否为不良事件的有()
ALT:28U/L(正常值范围:5~35U/L)
HGB:80g/L(正常值范围:120~160g/L)
心电图报告:房性早搏,部分导联ST改变
尿蛋白:++
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