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课2--测试

1. 姓名:
2. 专业班级:
3. 教资班级:
请选择
4.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
5. 教师向学生依次呈现一组单词,要求他们记住,随后进行自由回忆,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单词更容易被回忆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
6. 学习程度需达到( )时,学习效果才最佳。
7. 丽丽花10分钟背会了《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
8. 在一次郊游中,张明一眼就认出了同学王岗,这体现了记忆的哪个环节?( )
9. 美术老师在创作时会在头脑中对各种图像进行重组,这种思维模式是( )。
10. 张老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带有“口”的字,李强不仅写出了与口的活动有关的字,如“吃、喊、吐、叫”,还写出了其他类别的字,如“邑、困、照、赢”等。这主要反映的是李强的哪一种思维能力?( )
11. 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能促进学生哪种思维的发展?( )
12. 小亮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决方法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式属于( )。
13. 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途,小丽只想到了纽扣可以钉在衣服前面用来扣衣服,却想不到纽扣可以制作成装饰品、点缀衣服等其他用途。这种现象属于( )。
14. 崔老师要求学生在三分钟内说出尽可能多的红色物品,孙强同学列举出来很多例证,但主要跟食物有关。这表明孙强的发散思维( )。
15. 教师:“面粉有什么用处?”
学生甲:“可以做面包、蛋糕、馒头、花卷、油条、面条。”
学生乙:“可以做馒头、调胶水、捏面人。”
上述对话说明,学生乙比学生甲思维更具有( )。"
16. 当中学生刘明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时,他头脑中会浮现草原的美丽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
17. 晓晶每次读到“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这首诗时,她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幅恬静、清新的春日美景。这个过程是( )。
18. 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出现“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
19. 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20. 毛毛刚开学就不喜欢英语老师,但是他发现英语老师讲课特别有趣,之后就越来越喜欢英语老师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21. 小旺在课上学到中国的首都是北京、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日本的首都是东京、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种学习属于( )。
22. 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 )
23. 吴老师总是喜欢搞突击考试,认为这样能够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吴老师的做法实际上违背了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