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宗教考试
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是否可以利用公益慈善活动传教?
2、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和收入是否可以用于分配?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捐资修建宗教活动场所,是否享有该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
4、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举办大型宗教活动,主办团体应在拟举行日前多少天提出申请?
5、各宗教坚持什么原则,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6、为违法宗教活动提供条件且情节严重的,罚款金额是多少?
7、擅自设立宗教活动场所,违法所得无法确定的,罚款金额是多少?
8、擅自举行大型宗教活动,可并处的罚款金额是多少?
9、大型宗教活动情节严重时,登记管理机关会吊销什么证书?
10、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且违反治安管理的,给予什么处罚?
11、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应到地方税务部门办理什么登记?
12、谁可以组织对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财务、资产检查和审计?
13、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应向哪个部门报告财务状况?
14、接受境外捐赠金额超过10万元的,应报哪个部门审批?
15、涉及宗教活动场所土地使用权变更时,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征求哪个部门意见?
16、其他组织或个人在对外合作交流中是否接受附加宗教条件?
17、哪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18、谁应当依法协助人民政府管理宗教事务?
19、哪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行政管理?
20、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和注销,应当按照国家社会团体管理规定办理什么手续?
21、我国宗教的特点包括哪些?
22、以下属于我国全国性宗教团体的是?
23、党关于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包括哪些?
24、教徒家庭子女能够做什么?
25、我党处理同爱国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是?
26、宗教教职人员包括哪些?
27、如何识别邪教?
28、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引导信教群众做到哪些?
29、我国宗教的主要特征包括哪些?
30、宗教关系的五个方面包括哪些?
31、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32、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3、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4、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
35、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维护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
36、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
37、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等违法活动。
38、2004年7月7日国务院令第426号公布的《宗教事务条例》,于哪一年3月1日施行?
39、《宗教事务条例》第一条内容是:“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什么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40、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什么权益?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