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家长版)
尊敬的家长:
您好!为深入了解幼小衔接阶段大班幼儿家庭时间管理现状,探究家庭对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影响,为后续培养策略研究提供依据,特设计此问卷。问卷答案无对错之分,您的真实反馈对研究至关重要,数据仅用于课题分析,严格保密。请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1.幼儿性别
男
女
2.您的身份
父亲
母亲
其他
3.家庭主要照顾者
父母共同照顾
母亲为主
父亲为主
祖辈为主
其他
二、家庭作息习惯与时间环境
1.您孩子平时晚上(周日至周四晚上)通常几点睡觉?
晚上8:30之前
晚上8:30~9:30
晚上9:30~10:30
晚上10:30以后
2.您孩子早上通常几点起床?
早上6:30之前
早上6:30~7:00
早上7:00~7:30
早上7:30以后
3.您孩子的作息时间(睡觉/起床)在周末和工作日是否差异很大?
基本一致
周末会晚睡晚起一小时左右
周末会晚睡晚起两小时以上
很不规律
4.您认为家庭的作息规律对孩子的时间观念形成影响大吗?
影响非常大
影响比较大
一般
影响不大
没有影响
5.在您家中,日常活动(如吃饭、看电视、游戏)的时间安排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非常有规律
比较有规律
一般
不太有规律
非常随意
三、家长对时间管理的认知与重视程度
1.您认为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重要吗?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不太重要
不重要
2.您认为孩子目前是否有必要开始认识时钟、理解时间概念?
非常有必要,是重要准备
有必要,可以开始接触
顺其自然,上学后再学也行
为时过早
3.您最关心孩子时间管理能力中的哪一方面?(可多选)
做事不拖沓(如穿衣吃饭快)
守时(不迟到)
会合理安排任务的顺序
能做简单的计划(如规划游戏内容)
能预估并分配时间(如看电视能遵守约定时长)
4.您认为影响孩子时间管理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可多选)
家长自身的作息习惯
家长的督促和引导方式
孩子的天性(慢性子或急性子)
幼儿园的教育要求
缺乏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四、家庭引导方式与策略(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选项)
1.当孩子做事(如穿衣、收拾玩具)拖沓时,您最常怎么做?
催促、批评
代替他做完
给予时间限制(如“再给你5分钟”)
讲明后果并让其承担(如“再玩下去,睡前故事时间就减少了”)
鼓励、比赛(如“我们比赛看谁穿的快”)
2.您是否有意识地教孩子认识时钟或感知时间?
经常,有专门的方法
有时,会随机教育
想过,但不知如何做
没有
3.您是否会和孩子一起为第2天的活动或一周的活动做简单计划?
经常如此
偶尔会
很少
从未
4.您是否允许孩子自己管理一段自由时间(如自己决定30分钟内先玩什么后玩什么)?
经常,并会和他回顾
允许,但不管过程
不允许,担心他安排不好
没试过
5.您最希望通过哪种方式获得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指导?
家长讲座或培训
老师个别沟通
公众号文章或推荐书籍
幼儿园布置相关的亲子任务
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
五、开放性问题
1.在培养孩子守时、不拖沓、会安排时间等方面, 您目前最大的困惑或挑战是什么?
2.您希望幼儿园或老师在“幼小衔接时间管理培养”方面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或支持?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耐心参与和宝贵意见!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