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康复医学科《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试卷
基本信息:
姓名:
科室:
工号:
层级:
1. 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发热反应
B.急性肺水肿
C.静脉炎
D.空气栓塞
2. 患者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提示可能发生了:
A.空气栓塞
B.过敏反应
C.发热反应
D.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
3. 预防静脉炎最有效的措施是:
A.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
B.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C.充分稀释刺激性强的药物并交替更换穿刺部位
D.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 肌肉注射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局部硬结
B.针眼出血
C.坐骨神经损伤
D.针头堵塞
5. 为预防肌肉注射后局部硬结,错误的是:
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B.注射深度要达到肌肉层
C.长期注射者交替更换注射部位
D.注射后立即进行热敷按摩
6. 留置导尿过程中,预防尿路感染最关键的措施是:
A.选择型号合适的硅胶导尿管
B.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进行消毒
C.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和通畅
D.鼓励患者多饮水
7. 为膀胱高度充盈的患者首次导尿时,放尿量不应超过: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500ml
8. 鼻饲时,患者突然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提示可能发生了:
A.胃食管反流
B.胃潴留
C.误吸
D.腹泻
9. 为预防鼻饲并发症,每次鼻饲前必须评估的内容是:
A.患者的食欲
B.胃潴留情况
C.患者的排便情况
D.口腔卫生
10. 为患者吸氧时,预防呼吸道黏膜干燥的措施是:
A.调节氧流量至8L/min以上
B.使用鼻导管吸氧
C.氧气湿化瓶内加适量蒸馏水
D.鼓励患者多喝水
11. 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为:
A.5°-10°
B.15°-30°
C.30°-40°
D.90°
12. 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时发生药液外渗,错误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停止注射,拔除针头
B.局部热敷,促进药液吸收
C.原位更换针头再穿刺
D.根据外渗药液性质使用相应拮抗剂(如酚妥拉明)进行局部封闭
13. 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护士应首先:
A.加快灌肠速度,尽快完成
B.抬高臀部
C.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
D.嘱患者深呼吸
14. 预防压疮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是:
A.使用气垫床
B.增加营养
C.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D.定时翻身,解除局部持续受压
15. 为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时,每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
A.5秒
B.10秒
C.15秒
D.20秒
16. 静脉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下列哪些处理是正确的?( )
A.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B.立即将患者置于右侧头低足高卧位
C.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D.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E.嘱患者深慢呼吸
17. 下列哪些情况提示可能发生了导管堵塞?( )
A.输液速度突然变慢或停止
B.无法抽到回血
C.推注盐水有阻力
D.穿刺点周围皮肤发红
E.患者主诉穿刺部位疼痛
18. 关于导尿术,下列哪些操作可以预防尿路感染?( )
A.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B.选择粗细合适的导尿管
C.集尿袋位置应低于膀胱水平
D.鼓励患者多饮水,若无禁忌每日尿量应维持在2000ml以上
E.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
19. 鼻饲患者发生腹泻的可能原因包括:( )
A.鼻饲液温度过低
B.鼻饲液浓度过高、输注速度过快
C.鼻饲液被细菌污染
D.患者对鼻饲液不耐受
E.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菌群失调
20. 患者吸氧过程中出现口唇、面颊、甲床等部位呈紫玫瑰红色,且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应考虑发生了氧中毒,其处理原则包括:( )
A.立即降低氧流量或改为间歇吸氧
B.立即提高氧流量至10L/min以上
C.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
D.进行血气分析监测
E.安慰患者,保持镇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