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性别
2. 您所在的年级
3. 您的学科类别
4. 您的生源地
5. 您是否为独生子女
6. 您是否为学生干部(班委、学生会、社团负责人等)
7. 大学所在城市层级
(二)劳动认知
8. 您对"劳动"的定义更倾向于以下哪种理解?
9. 您认为劳动的核心价值在于?
10. 您如何看待"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这一观点?
11. 您认为"劳动最光荣""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在当代是否仍有现实意义?
12. 您对"新型劳动"(如短视频剪辑、线上家教、自媒体运营、AI辅助创作等)的价值判断是?
13. 您认为高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应该是?
14. 您是否了解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需达到一定学分"的相关政策?
15. 您认为"不劳动也能获得舒适生活"(如"躺平""啃老")的想法是否合理?
(三)劳动习惯
16. 您每周参与个人生活劳动(整理房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维修小物件等)的频率?
17. 面对个人生活劳动中的困难(如不会做饭、家电小故障、衣物难清洗),您通常会?
18. 您参与校园集体劳动(班级值日、宿舍卫生打扫、校园公益清扫、活动场地布置等)的态度是?
19. 您是否有定期参与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的经历?(如社区服务、支教、环保、大型赛事志愿者等)
20. 您是否有课外兼职或勤工助学的经历?(如家教、校园岗位、企业兼职、线上兼职等)
21. 您每周用于个人生活劳动的时间大致是?
22. 面对需要团队协作的劳动任务(如小组作业分工、社团活动筹备、实践项目执行),您通常会?
23. 完成劳动任务后(如做好一顿饭、打扫完房间、完成兼职工作),您对劳动成果的态度是?
(四)劳动实践与环境影响
24. 您大学期间参与过哪些类型的劳动实践活动?
25. 您参与上述劳动实践的主要动机是?
26. 您参与劳动实践后,认为最大的收获是?
27. 您认为影响您参与劳动实践的主要障碍是?
28. 您认为家庭环境对您劳动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29. 您认为学校在劳动教育与实践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30. 您认为同辈群体(同学、室友、朋友)对您劳动意识的影响是?
31. 您认为社会风气对大学生劳动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五)劳动教育需求与对策建议
32. 您希望高校通过哪些方式加强劳动教育?
33. 您认为家庭层面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升大学生劳动意识?
34. 您认为社会层面可以提供哪些支持来改善大学生劳动意识?
35. 您认为大学生自身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主动提升劳动意识?
36. 您认为当前大学生劳动意识最需要改善的方面是?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