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学情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更加精准地了解您在学习方面的基础情况与个性化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我们特别设计了本问卷。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教学研究与分析,严格保密。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民族是:
汉族
壮族
瑶族
其他少数民族
2.您的专业类别:
文科类(如语言、经管、法学等)
理工类(如计算机、工程、技术等)
艺术类(如美术、音乐、设计等)
其他(请注明)
二、课程认知与兴趣
1.您对本课程的熟悉程度?
非常熟悉(系统学习过相关内容)
比较熟悉(通过中学课程或媒体了解)
一般(仅知道课程名称)
不熟悉(首次接触)
2.您对以下哪些课程内容最感兴趣?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民族文化习俗与当代传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政策实践
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与人物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挑战
其他
3.您对以下哪个历史阶段的民族融合与发展感兴趣?
天下秩序与华夏共同体演进 (夏商周时期)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初步形成 (秦汉时期)
“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 (魏晋南北朝)
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 (隋唐五代时期)
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 (辽宋夏金时期)
混-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 (元朝时期)
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接续巩固 (明朝时期)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 (清前中期)
其他
三、学习动机与目标
1.您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要求
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与国家认同感
为未来从事民族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其他
2.您期望通过课程获得哪些能力提升?
理解民族政策与法律法规
分析民族问题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能力
增强跨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
提升调研报告或政策分析写作能力
其他
四、学习基础与储备
1.您在中学阶段对民族理论与政策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
扎实(系统学习并理解)
较好(掌握基本概念)
一般(仅了解表面内容)
薄弱(几乎不了解)
2.您是否关注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会议和政策(如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等)?
经常关注并思考
偶尔关注重要新闻
仅在课堂上被动学习
基本不关注
3.您知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包括哪些?
“十二个必须”
“五个共同”“五个相”
“四个与共”“四对关系”
不太清楚
4.您知道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什么吗?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各民族离不开繁荣发展
不太清楚
五、学习习惯与方式
1.您每周愿意为这门课程投入多少课外学习时间?
4 小时以上
2-4 小时
1-2 小时
1 小时以下
2.您是否参与过以下与民族相关的实践活动?
民族文化节、民族博物馆参观
民族团结主题志愿服务
民族地区社会调研
民族文化体验活动(如民族歌舞、手工艺)
从未参与过
六、教学期望与需求
1.您比较喜欢的课堂教学形式是?
教师系统讲授理论
案例分析(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实例)
小组讨论与成果展示
互动式教学(提问、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其他
2.您希望课程中增加哪些特色内容?
地方民族文化建设案例
跨专业融合的民族问题分析
民族政策解读与时政结合
民族历史影像资料或纪录片观摩
学生自主策划的民族文化分享
其他
3.您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期待是?
实地走访民族博物馆或民族文化村
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志愿服务
线下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情景演绎民族历史事件
其他
4.您希望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关注?
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案例的真实性与启发性
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
学习方法的指导
情感认同与价值观引导
其他
5.您希望课堂讨论的频率是?
每节课都有讨论
每单元一次集中讨论
偶尔开展专题讨论
不需要课堂讨论
七、您对本课程的教学有什么具体建议或期待?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