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中医方案试题
您的姓名:
1、胃脘痛(慢性胃炎)胃脘疼痛穴位贴敷选:
A中脘
B胃俞
C足三里
D梁丘
E内关
2、胃脘痛(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证忌食:
A辛辣
B肥甘
C生冷
D易消化
E浓茶
3、吐酸(胃食管反流病)胸骨后灼痛采取的中医操作技术有:
A穴位按摩
B耳穴贴压
C穴位贴敷
D艾灸
E中药热奄包
4、胆胀(胆囊炎),发热,采取的中医操作技术有:
A穴位注射
B耳穴贴压
C穴位贴敷
D艾灸
E中药热奄包
5、积聚(肝硬化)脾虚湿盛证:宜食健脾利湿的食品如:
A红枣
B山药
C莲子
D黄瓜
E鲜笋
6、吐酸(胃食管反流病)常见的症候要点:
A肝胃郁热证
B胆热犯胃证
C中虚气逆证
D气郁痰阻证
E气虚血瘀证
7、积聚(肝硬化)黄疸的中医特色技术有:
A中药保留灌肠
B中药熏洗
C耳穴压豆
D艾灸
8、呕吐(急性胃炎)的证型有:
A暑湿伤胃证
B寒湿阻滞
C饮食伤胃证
D风寒袭胃证
9、胆胀(胆囊炎)右胁胀满不适耳穴压豆取穴:
A肝
B胆
C大肠
D交感
E脾
10、呕吐(急性胃炎),脘腹胀满的中医特色技术有:
A穴位贴敷
B穴位注射
C拔火罐
D艾灸
11、胃癌常见证侯要点:
A脾气虚证
B胃阴虚证
C血虚证
D风寒袭络证
E虚血瘀证
12、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胆热犯胃证,常见的证候要点:
A反酸
B嗳气反流
C心烦失眠
D嘈杂易饥
1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瘀血阻络证,常见的证候要点:
A胸骨后灼痛或刺痛,后背痛
B呕血或黑便
C烧心
D心烦失眠
14、胃癌血虚证宜食补气养血的的食品,如:
A金橘根
B猪肚
C大枣
D桂圆
E山药
15、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肝气犯胃者宜理气降气的食品,如:
A萝卜
B佛手
C生姜
D冰冻饮料
16、呕吐(急性胃炎)胃脘疼痛的中医操作技术有:
A穴位贴敷
B穴位按摩
C耳穴贴压
D拔火罐
17、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烧心、反酸中医操作技术有:
A 穴位贴敷
B 穴位注射
C艾灸
D耳穴压豆
18、胃脘痛(慢性胃炎)嗳气、反酸的中医操作技术有:
A穴位注射
B耳穴压豆
C艾灸
D低频脉冲电治疗
19、胃癌便秘患者的中医操作技术有:
A 穴位按摩
B 耳穴贴压
C穴位注射
D穴位贴敷
20、胃疡病的常见症状:
A胃脘疼痛
B胃脘胀满
C嗳气、反酸
D纳呆
21、胃疡病(消化性溃疡)纳呆病例中医操作技术有:
A穴位贴敷
B耳穴压豆
C拔火罐
D耳尖放血
22、胃疡病(消化性溃疡)胃脘痛的中医操作技术有:
A穴位贴敷
B艾灸
C拔火罐
D耳穴压豆
23、大肠息肉(结肠息肉)常见证型有:
A湿瘀阻滞证
B肠道是热证
C气滞血瘀证
D脾虚夹瘀证
24、大肠息肉(结肠息肉)常见症状有:
A腹痛
B腹胀
C便秘
D泄泻
25、积聚(肝硬化)纳呆的中医特色技术有:
A艾灸
B 穴位贴压
C拔火罐
D穴位按摩
26、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便秘的中医特色技术有:
A穴位按摩
B耳穴贴压
C拔火罐
D艾灸
27、胃疡病(消化性溃疡),出现嗳气、反酸的症状,予穴位按摩,选取的穴位有:
A内关
B 足三里
C大肠俞
D中脘
E胃俞
28、大肠息肉(结肠息肉)常见症状有:
A腹痛
B腹胀
C便秘
D泄泻
29、大肠息肉(结肠息肉)泄泻的中医特色技术有:
A艾灸
B 穴位贴压
C拔火罐
D穴位按摩
30、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便秘的中医特色技术
A穴位按摩
B耳穴贴压
C拔火罐
D艾灸
1、胃脘痛(慢性胃炎)胃脘胀满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 。
2、胆胀(胆囊炎)气滞血瘀证:宜食疏肝理气的食,活血活血祛瘀的食物: 。
3、大肠息肉(结肠息肉)生活起居指导:腹痛急性发作时宜 卧床休息 ,减少增加腹压的姿势,如:
4、胃癌吐酸、嗳气者,应避免 产酸 的食物,如: 。
5、中药内服药物内服一般要 温服 ,减少过冷或过热对胃肠的刺激;虚寒胃痛者药宜 。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