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讲师-交通安全培训-秩序维护部赵微-9月份优秀讲师投票

教学内容准确性。
  • 10 分:讲解知识点无任何错误,引用案例、数据准确,与教材 / 权威资料完全一致;
  • 6-9 分:核心知识点准确,存在 1-2 处非关键性细节误差(如案例表述不完整),不影响整体理解;
  • 1-5 分:核心知识点有误(如公式记错、概念混淆),或存在 3 处及以上细节误差,影响内容可信度。
教学逻辑清晰度。
  • 10 分:开篇明确主题,环节衔接自然(如 “先讲定义→再举例子→最后总结”),结尾有清晰总结,听众能轻松跟上思路;
  • 6-9 分:主题明确,环节衔接基本流畅,但存在 1 处逻辑断层(如跳过关键推导步骤),或结尾总结不够简洁;
  • 1-5 分:主题模糊,环节混乱(如频繁切换话题),存在 2 处及以上逻辑断层,听众难以理解内容框架。
内容贴合需求度。
  • 10 分:讲解内容精准匹配培训重点,实用性极强;
  • 6-9 分:内容基本贴合学习需求,实用性一般;
  • 1-5 分:内容与员工需求脱节(如讲解超纲知识、脱离工作场景的内容),几乎无实用价值。
语言流畅程度。
  • 10 分:全程无卡顿、无重复表述,用词准确(如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语言表达连贯自然;
  • 6-9 分:存在 3 处及以内轻微卡顿(如 “嗯”“然后” 等语气词较少),无明显重复表述,用词基本准确;
  • 1-5 分:频繁卡顿(超过 5 处)、重复表述(如同一内容讲 3 遍以上),或用词错误(如错用学科术语),影响信息传递。
语速合理性。
  • 10 分:语速均匀,每分钟 120-150 字(常规讲解适宜速度),重点内容会适当放慢语速,方便听众记录;
  • 6-9 分:语速基本均匀,但整体偏快(>160 字 / 分钟)或偏慢(<110 字 / 分钟),重点内容未刻意调整语速;
  • 1-5 分:语速忽快忽慢(如突然加快导致听不清,或突然停顿超 3 秒),严重影响倾听体验。
表达感染力。
  • 10 分:讲解时情绪饱满(如讲趣味内容时语气活泼,讲重点内容时语气坚定),能通过语调变化调动听众注意力,部分段落让听众有共鸣感;
  • 6-9 分:情绪较平稳,语调有轻微变化(如重点内容语调略高),但感染力较弱,听众注意力易分散;
  • 1-5 分:全程语气平淡(如 “念稿子式” 讲解),无任何语调变化,听众易产生困倦感。
台风自然度。
  • 10 分:站姿端正且放松(不僵硬、不晃动),手势配合讲解(如比划数字、指向 PPT 重点),无多余小动作(如挠头、抖腿);
  • 6-9 分:站姿基本端正,但存在少量多余小动作(如偶尔扶眼镜、轻晃身体),手势配合较少;
  • 1-5 分:站姿僵硬(如身体紧绷、固定不动)或随意(如弯腰、靠桌),存在频繁多余小动作,影响整体形象。
 眼神交流效果
  • 10 分:讲解时频繁与 “听众”(镜头 / 现场观众)对视,眼神自然(不躲闪、不呆滞),能通过眼神传递专注感;
  • 6-9 分:偶尔与 “听众” 对视(如每 1 分钟对视 1-2 次),眼神基本自然,但多数时间看 PPT 或地面;
  • 1-5 分:全程不与 “听众” 对视(如一直低头念稿、看天花板),或眼神躲闪、呆滞,缺乏交流感。
 互动设计有效性
  • 10 分:有明确的互动设计(如提问 “大家觉得这个方法适用于哪种题型?”、引导思考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简单小游戏 “快速抢答这个知识点”),且能有效调动听众参与感;
  • 6-9 分:有互动设计,但互动形式单一(如仅 1 次提问,且无等待听众回应的时间),或互动与内容关联性较弱(如讲解数学知识点却提问无关的生活话题);
  • 1-5 分:无任何互动设计,全程单向讲解,或互动设计不合理(如提问超纲问题、互动时间过长导致偏离主题),无法调动听众参与感。

道具使用熟练度
  • 10 分:PPT内容简洁清晰(重点突出、无多余文字),操作熟练(如切换 PPT 不卡顿),道具完全服务于讲解;
    • 6-9 分:PPT / 教具内容基本清晰,但存在 1 处小问题(如 PPT 文字略多),操作基本熟练(仅 1 次轻微失误);
    • 1-5 分:PPT (如文字模糊、重点不突出),操作失误多(如多次误触 PPT),或道具与讲解无关。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