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育背景下小学与社区互动现状调查问卷(社区卷)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配合此次调查。为了解小学与社区的互动现状,进一步分析协同教育背景下小学与社区的互动机制和优化策略,特邀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本次问卷的填写。本问卷仅用于学术研究,不会泄露您的任何信息,对于您的支持与配合,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注:问卷中提到的“参与主体”指参与小学与社区互动的所有主体,包括学校教师、管理者、学生、街办、社区、社工、企事业单位、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志愿者团队、社区居民等。

1.

您的性别:

2.

您从事基层(街道或社区)工作的年限:

3. 您的学历:
4.

您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级别:

5. 您的职务:
6.

您的工作领域:

7.

互动重要性认同程度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我认为小学和社区为两个不相关单位,应该各行其事,互不干涉
我认为小学与社区两者互相平等、互惠互利,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学习型社会
我认为加强小学与社区之间的互动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
我很愿意参与学校和社区的互动
8. 参与主体扮演的角色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我认为社区是小学与社区互动过程中的主导者、组织者和资源的提供者
我认为学校是小学与社区互动过程中的主导者、组织者和资源的提供者
我认为小学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应由政府部门来主导,社区与学校是互动的参与者与协调者
我认为学校与社区是资源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互动的受益者
9. 参与主体的类型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应该参与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中
我认为社区的工作者、志愿者、党员骨干等应该参与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中
我认为社会的公益性组织、民办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应该参与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中
我认为教育局、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等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参与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中
10.

对学校的了解程度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我很了解学校的组织与人员(管理、教学、后勤、安保等各部门及其成员)
我很了解学校组织的活动(文体类、学术类、实践类、志愿服务类、主题类等)
我很了解学校的场所构成(教学楼、操场、图书馆、食堂、宿舍、办公楼等)
我很了解学校其他的资源(教学、财力、信息、社会、文化等)
11.

社区与小学常在哪些方面进行互动

12.

社区与小学是怎么进行互动的?

13.

社区与小学常用的沟通途径是?

14.

互动政策保障水平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社区有与学校互动相关的工作指导文件或明文规定
社区用于互动的经费有所保障
街办支持学校与社区加强互动,审批流程顺畅
15.

互动组织机构完善度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社区有专门负责与学校对接的口子和人员
社区和学校组建了由教师、学校管理者、社区管理者、社区工作人员、家长、居民等多方人员构成的“互动共同体或联合体”
社区与学校有定期开展的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计划、解决互动的相关事宜
16.

评价机制的完善度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社区与学校的互动会定期记录并与上级汇报,是社区工作评价的一项指标
活动举办后社区会及时收集参与者与组织者的感受与建议
社区工作的评价有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参与
社区有专门制定与学校互动相关的评价方案或指标
17.

激励保障的具体做法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参与互动积极的干部有相应的工资补贴
参与互动积极的干部优先考虑入党、晋升等
互动的成功做法通过公众号、网站等进行宣传报道等树立榜样
给予参与人员金钱以外的其他物质奖励
18.

影响主体参与小学与社区互动的因素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社区日常工作任务繁重
社区不重视小学与社区的互动
教师和社区工作者的观念不一致
自己缺乏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社区和社会上可利用的资源不足
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机构、社会组织等不够支持和配合
19.

影响小学与社区互动效果的因素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组织主体是否受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是否有积极的政策支持、经费和人员保障
是否有长效的协同机制
是否有丰富的协同资源
是否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
参与主体是否积极、参与人数是否到位
是否对互动活动进行反馈、评价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