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学术诚信调研实践调查

我们是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应急管理学院)的学生,目前正就“AI工具使用中的学术诚信边界探究:大学生态度与行为调研”进行调查。预计耗时5-8分钟左右的时间,谢谢大家的配合。
(调研得到的数据我们会进行严格保密,仅作为结果分析使用;因为词云分析需要,尽量使用简体中文,不用也没关系)
(以下所有题目中提到AI代替作业的时候,除特殊说明,默认AI可能会犯错,比如出现AI幻觉)
下面会对您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
1. 我们该如何称呼您?(不一定要填真名)
2. 目前,您所就读/已毕业的最高学历的大学层次是?
3. 您所就读/已毕业的最高学历层次的大学期间,所读的专业属于哪一门类?(若不清楚,可以用搜索引擎查询——但是一定要输入自己专业完整的名称,区分近似学科,比如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非中国大陆地区的,按照当地教育局所划定的填写在最后一栏)
4. 您目前就读的年级是?
5. 您的性别是?
6. 您目前的GPA是?(非使用GPA评判学生标准的用当地的标准填写在最后一栏)
以下会对您对AI相关的看法进行收集,在下面所提到的“AI”是指的模型本身,而并非应用,比如“360纳米搜索”中只会调用其他AI进行搜索,自己没有AI模型,所以不算“AI”。
7. 您使用生成式AI的频率是?(如Deepseek、豆包、Kimi、Chatgpt、Claude)
8. 您更偏向于使用国产的生成式AI还是非国产的生成式AI?
9. 你通常用 AI 做哪些任务?
10. 您使用AI之后,通常是否会在文字/作业中注明或者披露使用情况?
下面会用李克特5点量化表量化您对AI相关的意见,1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对以下行为进行1-5分的打分
11. 使用AI帮我改语法/润色文章并不构成学术不端
12. 如果我在最终成品使用了AI生成内容,但是标注了来源,那么不构成学术不端
13. 未经允许使用AI生成内容等同于代写,算作学术不端
14. 学校/老师应该明确在课程大纲/任务中标注学生是否允许使用AI而不是含糊其辞
15. 学校/老师对学生是否使用AI是心知肚明的
16. 学校应当使用AI检测工具来识别学生是否使用了AI代写
下面会给出情景进行判断
17. 用 AI 帮你把自己写的句子润色并改进表达,但最终内容仍是自己思路——是否需要在作业中披露?
18. 在实验报告的数据分析环节,用 AI 帮忙生成 R/Python 代码并直接使用——是否需在致谢或方法部分说明?
19. 在小组作业中,组员用 AI 生成部分段落并未告知组长——是否构成不诚信
20. 在有外文相关的作业时(非外语课程作业),不精通外语的李华用AI将原文翻译成外文,在未声明的情况下提交——是否构成学术不端?
21. 在论文中需要你亲自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使用了AI,但是数据、来源等都是正确的,没有出现AI幻觉——你认为这是否合适作为最终论文提交?
下面就是最后一部分了,会对您的行为动机和认知进行收集
22. 您使用AI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23. 如果您知道老师(不论是水课还是重要的专业课)必须要求披露使用AI的情况,您会如何做?
24. 您最担心使用AI之后的后果是什么?
25. (非必答)请简述,在您看来,合理使用AI的边界在哪里?
26. 你是否赞成课程中要求学生每次提交作业都需要披露AI的使用情况(不管您是专业课老师还是水课老师)
27. 您希望学校会采取哪些应对措施?(不需要考虑您自己会不会受到影响,就假设您是cs校长!)
28. (非必答)您有什么建议/决策/想法能帮助高校平衡“利用 AI 的便利”和“维护学术诚信”?
29. 您觉得该问卷使用AI的占比是多少?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