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反恐怖应知应会知识题库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自 起施行。()
2、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 目的的主张和行为。(c )
3、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以 或者其他方法煽动仇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极端主义,消除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
4、反恐怖主义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 ,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 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6、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 ,提高公民的反恐怖主义意识。()
7、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 制度,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依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
8、电信、互联网、金融、住宿、长途客运、机动车租赁等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对 的,不得提供服务。()
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作、生产、储存、运输、进出口、销售、提供、购买、使用、持有、报废、销毁武器、弹药、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核与放射物品、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公安机关发现的,应当予以扣押;其他单位、个人发现的,应当立即向 报告。()
10、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宣扬极端主义的物品、资料、信息的,应当立即向 报告。()
11、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
12、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 。对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应当调整工作岗位,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
13、大型活动承办单位以及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进入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公路长途客运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 。()
14、对航空器、列车、船舶、城市轨道车辆、公共电汽车等公共交通运输工具, 应当依照规定配备安保人员和相应设备、设施,加强安全检查和保卫工作。()
15、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相关信息和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 。()
16、应对处置暴力恐怖事件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尚未确定指挥长的,由在场处置的 职级最高的人员担任现场指挥员。()
17、制作、传播、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18、为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实施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活动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 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19、利用极端主义,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 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20、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未成年人不接受义务教育,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 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21、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未实行运输、寄递客户身份、物品信息登记制度的,由 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22、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未实行安全查验制度,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或者未依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的,由主管部门处 元以上 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元以下罚款。()
23、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对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公告的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未立即予以冻结的,由 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
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防范恐怖袭击重点目标的管理、营运单位未落实相关反恐防范措施,由公安机关 ,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
25、个人拒不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工作的,由 处二千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26、个人阻碍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由 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27、根据《福建省公安机关对举报暴力恐怖宗教极端个人极端违法犯罪有功人员奖励办法》规定,、公民以电话、书面或其他形式向公安机关举报通过寄递、物流等渠道购买、转运爆炸物品、制爆原材料及管制刀具,经 的予以奖励。()
28、根据《福建省公安机关对举报暴力恐怖宗教极端个人极端违法犯罪有功人员奖励办法》规定,公民协助破获组织、策划暴力恐怖犯罪行动性案件的,奖励50000元至 元;()
29、旅店业工作人员、房屋出租人要严格执行 ,发现住宿旅客、承租人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30、以下不属于重点目标反恐了防范重点部位的是 。()
31、.反恐防范重要目标分为 级。()
32、重点目标反恐防范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检查的周期不低于 。()
33、.重点目标反恐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 次。()
34、Ⅱ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安保力量需在常态防范基础上增派 以上的安保力量。()
35、Ⅰ级非常反恐怖防范,安保力量需在常态防范基础上增派 以上的安保力量。()
36、反恐防范重点目标出入口和重点部位要设置 。()
37、反 恐 怖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成 员 单 位 、 其 他 各 有关 部 门 和 单 位 是 本 行 业 系 统 、 本 单 位 反 恐 怖 主 义工 作 的 责 任 人 。()
38、反 恐 怖 工 作 责 任 状 ( 书 ) 内 容 不 因 责 任 人的 更 替 而 改 变 , 责 任 人 如 有 更 替 的 , 接 任 者 。()
39、恐怖袭击常规手段通常有袭击、 、破坏。()
40、恐怖袭击常规手段之一“袭击”,具体包含刀斧砍杀、 、纵火、枪击等几种类型。()
41、恐怖袭击非常规手段通常有核与辐射恐怖袭击、 、化学恐怖袭击、网络恐怖袭击。()
42、遭遇恐怖袭击,公民向警方报警时需报告的重要内容有地点、时间、发生事件及 。()
14、大型活动承办单位以及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进入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公路长途客运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的 、 和
35、成员单位、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按 照 党 委 、 政 府 和 反恐 怖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确 定 的
二、多选题
1、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8222.htm" \t "_blank" 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 , , ,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ABC)
A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
B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
C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
D实施个人极端行为
2、恐怖主义,是指通过 、 、 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3、下列行为属于恐怖活动的有: 。()
4、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应当尊重公民的 和 ,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
5、任何 和 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6、对 或者 、 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作出其他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7、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安全查验制度,包括: , 。()
8、电信、互联网、金融、 、 、 等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得提供服务。()
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作、生产、储存、运输、进出口、 、提供、 、 、 、报废、销毁枪支等武器、弹药、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核与放射物品、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1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作、生产、储存、运输、进出口、销售、提供、购买、使用、持有、报废、销毁枪支等武器、弹药、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核与放射物品、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公安机关发现的,应当予以扣押;其他主管部门发现的,应当 ,并 ; ()
11、下列属于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
12、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城乡规划、相关标准和实际需要,对重点目标 、 、 符合反恐怖主义工作需要的技防、物防设备、设施。()
13、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对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应当 ,并 。()
15、应对处置暴力恐怖事件时,公安机关未能到达现场的,由在场处置的 或者 职级最高的人员担任现场指挥员。()
16、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 , ,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7、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18、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19、单位拒不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工作的,由主管部门处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 和 其他 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20、单位阻碍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由公安机关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 和其他 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21、为有效提升普通公民日常生活中的反恐意识,鼓励广大群众踊跃检举揭发 、 、 违法犯罪线索,联手打赢反对暴恐活动这场人民战争,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了《福建省公安机关对举报暴力恐怖宗教极端个人极端违法犯罪有功人员奖励办法》。()
22、根据《福建省公安机关对举报暴力恐怖宗教极端个人极端违法犯罪有功人员奖励办法》规定,公民以电话、书面或其他形式向公安机关举报非法购买爆炸物品、制爆原材料、 及 ,经查证属实的予以奖励。()
23、根据《福建省公安机关对举报暴力恐怖宗教极端个人极端违法犯罪有功人员奖励办法》规定,公民以电话、书面或其他形式向公安机关举报 、 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思想的传单、图片、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移动存储介质等,经查证属实的予以奖励。()
24、根据《福建省公安机关对举报暴力恐怖宗教极端个人极端违法犯罪有功人员奖励办法》规定,公民协助破获 、 暴力恐怖、宗教极端、个人极端案件的,奖励10000元至100000元;()
25、根据《福建省公安机关对举报暴力恐怖宗教极端个人极端违法犯罪有功人员奖励办法》规定,公民协助抓获公安部督捕、省公安厅督捕 、 、 案件逃犯的,奖励2000元至30000元;()
26、反恐防范重点目标常见的反恐器材有: 、 、防刺背心、防割手套、 、强光手电、自卫喷雾剂、 等。()
27、对恐怖袭击事件先期处置包含: 。()
28、涉恐可疑人员外貌特征通常有: 。()
29、一般可以从 判断疑似爆炸物。()
30、安保人员巡逻反恐防范重点目标主要围绕 、 、 重点区域开展?()
31、反恐防范重点目标反恐器材应配置在 、 、 、保安岗等部位。()
32、重点目标.安保岗位有 、 、 、 等类型。()
33、重点目标视频监控系统必须覆盖 、 、 等区域。()
34、重点目标的 、 部位要设置紧急报警装置。()
36、公民遇到刀斧砍杀恐怖袭击时,正确做法是:1.丢弃携带的重物快速跑开,远离手持刀斧的人;2. ;3. ;4. ;5.做好自救互救并积极向警方提供现场情况。()
37、公民遇到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恐怖袭击时,正确做法是:1. ;2. ;3. 做好自救互救并积极向警方提供现场情况。()
38、爆炸恐怖袭击时,爆炸物可能放置的位置有:标志性建筑物、 、 、 、各种交通工具等。()
39、公民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时要注意:1. 2. 3. 4.关好门窗,防止高温与毒气进入。房间内有烟雾必须排放的,在开窗排放后应重新关好;5.发生火警时电梯可能断电,不可乘电梯逃生,以免被困电梯内;6.不可随意奔跑,以免引火烧身。()
40、紧急撤离危险现场应注意:1.保持镇静,判明所处位置,及时撤离;2. 3. 4. 5.拥挤时,如有可能要抓住牢靠的东西(如楼梯扶手)暂时躲避,侍人群过后迅速离开现场。()
41、处在陌生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去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务必留心灭火设施、 、 和 ,以便关健时刻能尽快逃离现场。()
三、判断题
1、为了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 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个人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3、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行为属恐怖活动;
4、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行为属恐怖活动;
5、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五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6、各单位保卫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反恐怖主义意识。
7、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运输、寄递物品信息登记制度。
8、电信、互联网、金融、住宿、长途客运、机动车租赁等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服务。
9、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宣扬极端主义的物品、资料、信息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10、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11、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六十日。
12、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背景审查。对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应当调整工作岗位,并将有关情况通报上级单位。
13、对航空器、列车、船舶、城市轨道车辆、公共电汽车等公共交通运输工具,保安公司应当依照规定配备安保人员和相应设备、设施,加强安全检查和保卫工作。
14、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相关信息和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可拒绝提供涉密信息和材料。
15、厦门市恐怖事件发生、发展和应对处置信息,由厦门市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发布;
1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事件信息;
1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报道、传播可能引起模仿的恐怖活动的实施细节;
18、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恐怖事件中残忍、不人道的场景;
19、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仅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不会构成刑事犯罪。
21、参与制作、传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22、为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实施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活动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
23、电信、互联网、金融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或者对身份不明、拒绝身份查验的客户提供服务的,由主管部门直接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24、大型活动承办单位以及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未依照规定对进入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公路长途客运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的,公安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25、个人拒不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工作的,由主管部门处二千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26、单位拒不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工作的,由主管部门处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27、个人阻碍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28、单位阻碍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由公安机关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29、公民以电话、书面或其他形式向公安机关举报策划、实施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的行动性线索,经查证属实的予以奖励。
30、公民以电话、书面或其他形式向公安机关举报以爆炸-、投毒、纵火、砍杀、驾车冲撞等方式拟实施个人极端犯罪,经查证属实的予以奖励。
31、协助破获组织、策划暴力恐怖犯罪行动性案件的,奖励10000元至100000元;
32、协助查获非法购买爆炸物品、制爆原材料、枪支弹药及管制刀具的,通过寄递、物流等渠道购买、转运爆炸物品、制爆原材料及管制刀具的,奖励1000元至10000元;
33、安保部门负责人是单位反恐怖防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34、Ⅱ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安保力量需在常态防范基础上增派100%以上的安保力量。
35、重点目标重要部位视频监控的清晰度不低于1080P。
36、反 恐 怖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成 员 单 位 、 其 他 各 有关 部 门 和 单 位的保安主管是 本 行 业 系 统 、 本 单 位 反 恐 怖 主 义工 作 的 责 任 人 。
37、反 恐 怖 工 作 责 任 状 ( 书 ) 内 容 随着 责 任 人的 更 替 而 改 变 , 责 任 人 如 有 更 替 的 , 接 任 者不必履 行 。
38、枪 支 弹 药 、 管 制 器 具 、 危 爆 物 品 、 核 与 放 射 性 物品 等 涉 恐 要 素 管 控 和 防 范 工 作 情 况 , 寄 递 物 流 行 业 收 寄 验视 、 寄 递 实 名 、 过 机 安 检 “三 个 1 0 0%”, 管 理 制 度 落 实 情况 , 电 信 、 互 联 网 、 金 融 、 住 宿 、 长 途 客 运 、 机 动 车 租 赁 及散 装 汽 油 销 售 等 行 业 实 名 登 记 情 况都是督 导 检 查重要内容;
39、反 恐 怖 主 义 工 作 经 费 未 列 入 本 地 区 、 本 单 位 预 算 ,人 防 、 技 防 、 物 防 等 措 施 未 按 有 关 规 定 落 实 , 存 在 严 重 涉 恐风 险 隐 患 的 ; 应 当 逐 级 进 行 责 任 倒查 , 依 纪 依 法 追 究 相 关 地 区 、 部 门 、 单 位 以 及 相 关 责 任 人 的责 任 。
40、公民发现可疑爆炸物品,应先检查确认,后再向公安机关报警。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