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及训前问卷】\n2025年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中小学学科带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尊敬的老师您好,欢迎您参加2025年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中小学学科带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为统计大家的报到情况优化培训效果,使我们安排的培训内容更切合您的实际工作场景与痛点,请您花费约5-8分钟填写本问卷。您的所有回答将被严格保密,仅用于优化培训教学内容,为您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第一部分:报到返程情况统计
1. 您的姓名:
2.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3. 您前往西安乘坐的是
火车
高铁
飞机
4. 您到达西安的站点是?
西安站
西安北站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5. 您到达西安的时间是?(例如10月12日10:13)
6. 您是否已购买返程车票
是
否
7. 您的返程出发时间是(例如10月18日8:30)
8. 您返程是从以下哪个站出发
西安站
西安北站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第二部分:训前问卷
(一)
基本信息
9.
您所在的学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10.
您所负责的学科
11.
您的教龄
5 年及以下
6-10 年
11-15 年
16-20 年
20 年以上
12.
您从事教研工作的年限:
3 年及以下
4-8 年
9-13 年
14-18 年
18 年以上
13. 您目前主要负责的教研工作(可多选)
新课标 / 新教材解读与培训
课堂教学指导(如听评课、磨课)
区域教研活动策划与实施
教师专业成长帮扶(如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培养)
教学质量监测与分析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其他
(二)教研现状与核心痛点调研
14. 您对《义务教育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学科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 “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 的理解程度:
完全不理解
基本了解,但不会落地
理解较深,能初步指导教师实践
理解透彻,可系统设计教研活动推动落地
15. 您在指导本区域 / 学校教师实施新教材时,遇到的最突出问题
(最多 3 项)
新教材内容重构后,教师把握重难点困难
新教材与旧教学方法不匹配,教师不知如何调整
新教材涉及的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等设计,教师缺乏实操经验
无法精准评估新教材教学效果
其他
16. 您在开展教研指导(如听评课、磨课、帮扶青年教师)时,最需要解决的能力短板是:
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计评课标准
如何引导教师从 “教知识” 转向 “育素养”
如何针对不同水平教师提供差异化指导方案
如何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改进行动
其他
17.
您所在区域 / 学校在 “AI、数字化工具” 与教学融合方面的应用现状:
几乎未应用
仅少数教师尝试(如用 PPT、在线题库)
部分学科推进(如智慧课堂、虚拟实验)
区域整体推进,但缺乏系统教研支持
18.
您在设计 “新教材培训的教研活动方案”(本次培训需完成的产出)时,已有的基础与困难:
从未设计过,不知从何入手
有初步框架,但目标不明确、流程不完整
方案较完整,但不知如何结合本区域教学痛点落地
其他困难
19. 您认为当前本区域教研工作转型(如从 “经验型” 到 “科学型”、从 “单一学科” 到 “跨学科”)中,最大的阻力是:
教研员自身理念更新慢
教师参与积极性低
缺乏系统的方法与工具支持
资源(如时间、经费、专家)不足
其他
(三)
课程模块需求侧重调研
20.
您所在区域教师在教学中最突出的 “技术应用痛点” 是
不会用 AI 工具(如 AI 备课、AI 学情分析)
用了 AI 但没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如效率低、效果差)
担心 AI 替代教师,不知如何定位自身角色
其他
21.
您希望专家在 “AI 赋能路径” 中重点讲解(可多选)
适合中小学各学科的 AI 工具推荐与实操演示
AI 解决 “学情诊断”“个性化辅导” 等具体痛点的案例
教研员如何指导教师科学使用 AI(如避免过度依赖)
其他
22.
您在 “应对教研工作转型” 时,最希望专家分享的内容是:
不同学段 / 学科教研转型的差异化策略
教研员提升 “转型能力” 的学习路径(如书单、工具)
区域推进教研转型的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方法
其他
23.
您在 “应对教研工作转型” 时,您希望专家多结合(可多选):
西安市或其他地区教研转型的成功经验
转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教师抵触、推进缓慢)
教研员个人转型的成长故事与启示
其他
24.
参观教研机构(教师进修学校)时,您最想了解的内容是:
教研资源(如课件、案例)的建设与共享机制
教研室在 “教研能力建设” 中如何开展分层培训(如针对新老教研员)
教研活动规划、校本教研组织形式(如跨校联动、线上线下结合)
数字化教育建设的 “应用场景”(如智慧课堂、在线教研)设计与效果评估
其他
25. 您在 “设计新教材培训的教研活动” 时,最希望专家指导的环节是:
如何基于 “新教材难点” 确定教研主题(避免主题空泛)
如何制定可落地的教研目标(如 “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
如何设计教研活动流程(如破冰、研讨、实操的衔接)
如何评估教研活动效果(如教师反馈、教学改进)
其他
26. 小组合作分析 “新教材培训方案初稿” 时,您希望专家在 “点拨指导” 中侧重
方案 “目标与主题匹配度” 的判断方法
如何结合本区域教师特点调整方案
方案中 “实操环节” 的优化建议(如时间分配、工具选择)
其他
27.
您在完成 “新教材培训的教研活动方案初稿” 时,需要哪些支持
(可多选):
方案模板与框架参考
不同学科的方案案例
专家提前提供的设计工具(如目标分解表、流程清单)
其他
(四)培训期望与建议
28. 您对本次培训还有哪些其他的期望或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