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各板块问卷调查
1. 您的职称(或身份)
在读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含专本硕博),在ICU学习____月
全职规培/专培医生,在ICU学习_____月
进修医生,在进修科室学习_____月
科室住院医师
科室主治医师
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
2.
您使用CDSS 24小时病情概览小结的频率是多少?
几乎不用
每月1-3次
每周1-6次
每天1次
每天>1次
3.
您觉得CDSS 24小时病情概览小结提供的内容是否准确?
错误较多,经常与患者病情不相符
基本准确,显示的内容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
非常准确,显示的内容能够准确、全面、清晰地反映患者的病情
4.
您觉得CDSS 24小时病情概览小结对您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帮助?
减少考虑不周的情况
快速发现病情较重的患者
减少查找患者指标的时间
提升交班期间的效率
减少书写交班记录的时间
提高诊疗方案的规范性和质量
对低年资医生或实习生进行教学
其他
5.
您使用CDSS实时病情评估的频率是多少?
几乎不用
每月1-3次
每周1-6次
每天1次
每天>1次
6.
您觉得CDSS实时病情评估是否能够提醒患者的病情变化?
基本不能提醒,显示内容经常与患者病情不相符
基本能够提醒,显示内容经常能够提醒患者的病情变化
完全能够提醒,显示内容能够覆盖患者的病情变化
7.
您觉得CDSS 实时病情评估对您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帮助?
减少考虑不周的情况
快速发现病情变化的患者
避免潜在的用药错误或不良反应
提高诊疗方案的规范性和质量
其他
8.
您使用脓毒症休克预警的频率是多少?
几乎不用
每月1-3次
每周1-6次
每天1次
每天>1次
9.
您觉得脓毒症休克预警提示的风险与自己对患者的病情评估是否一致?
完全不一致,发生脓毒症休克风险较低的患者容易被标记为高分,发生脓毒症休克风险较高的患者容易被标记为低分
高风险患者的一致性差,发生脓毒症休克风险较高的患者容易被标记为低分
低风险患者的一致性差,发生脓毒症休克风险较低的患者容易被标记为高分
基本一致,发生脓毒症休克风险较低的患者容易被标记为低分,发生脓毒症休克风险较高的患者容易被标记为高分
完全一致,发生脓毒症休克风险越高的患者,分数越高
10.
您觉得脓毒症休克预警是否能够预警患者发生脓毒症休克的风险?
不能预警,患者发生脓毒症休克前分数一直较低
容易报警疲劳,脓毒症休克预警提示分数较高的患者不会发生脓毒症休克
能够提示风险,患者分数较高时,未来一段时间确实发生病情变化,但不一定是脓毒症休克
能够预警脓毒症休克,患者分数较高时,未来一段时间确实发生脓毒症休克
11.
您使用大模型个性化查询的频率是多少?
几乎不用
每月1-3次
每周1-6次
每天1次
每天>1次
12.
您觉得大模型个性化查询的回答内容是否正确?
基本错误
基本正确
完全正确
13.
您觉得大模型个性化查询对您有哪些帮助呢?
分析患者病情变化的原因
判断患者是什么疾病
给出合适的诊疗方案
评估患者的预后
总结患者的病情变化
查找患者的各项数据
其他
14.
您使用大模型病历撰写的频率是多少?
几乎不用
每月1-3次
每周1-6次
每天1次
每天>1次
15.
您经常使用大模型病历撰写生成哪类病历?
首次病程记录
当日病程记录
出院小结
转出记录
输血记录
侵入性操作记录
16.
您觉得大模型病历撰写生成的病历有用吗?
基本无用,生成的病历基本不能帮助病历书写
基本有用,生成的病历与临床差异不大,稍微修改后能够直接使用
完全有用,生成的病历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可直接用于病历撰写
17.
您使用危急值融合大模型的频率是多少?
几乎不用
每月1-3次
每周1-6次
每天1次
每天>1次
18.
您觉得危急值融合大模型的提示内容是否准确?
不准确,对患者病因的分析和提供的干预建议不准确
病因分析准确,提供的干预建议不准确
病因分析不准确,提供的干预建议准确
病因分析和提供的干预建议都准确,但不够细化,难以指导临床诊疗
病因分析和提供的干预建议都准确,能够指导临床诊疗
19.
您觉得危急值融合大模型对您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帮助?
分析危急值产生的原因
提供危急值的处理建议
及时发现危急值
书写危急值记录
其他
20. 您对上述功能还有哪些建议呢?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