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中模拟考试A卷
试卷共120题,共120分,限时60分钟
单选题与多选题打乱顺序随机出题!
请大家看清楚要求后作答!
做题期间切屏次数超过5次视为作弊,系统将自动提交试卷!
单位:
姓名:
单选题共80题,共80分
八正散的功用是()。
A)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B)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C)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D)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白虎汤的功效是()
A) 清热生津
B) 清热凉血
C) 清热息风
D) 清热除烦
半夏泻心汤属于下列哪一类方剂()。
A)和解少阳
B)解表清里
C)调和肝脾
D)调和寒热
保和丸的主治是()。
A)脾虚食积证
B)食滞胃脘证
C)肝火犯胃证
D)湿滞脾胃证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
A)《五十二病方》
B)《普济方》
C)《伤寒杂病论》
D)《黄帝内经》
防风通圣散的功用是()。
A)发表温里,活血消积
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C)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D)益气解 表,理气化痰
风邪初中经络,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治宜选用()。
A)大秦艽汤
B)地黄饮子
C)牵正散
D)天麻钩藤饮
归脾丸的功用是()。
A)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B)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C)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D)健脾补气,消食和胃
藿香正气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A)外感风寒,内伤食滞
B)外感风寒,内伤痰滞
C)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D 外感风 寒,内有气滞
健脾丸的组成药物有()。
A)人参、黄芪
B)白术、当归
C)山楂、莱菔子
D)木香、砂仁
君臣佐使理论最早见于()。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
C)《伤寒杂病论》
D)《备急千金要方》
理中丸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A)脾胃虚寒
B)阳虚失血
C)热病惊厥
D 病后多涎唾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主治证是()。
A)风温初起,肺失清肃
B)外感风邪,泻热蕴肺
C)风寒外束,痰热内蕴
D)肺有伏 火,宣降失司
配伍体现培土生金法的方剂是()。
A)四君子汤
B)小建中汤
C)参苓白术散
D)理中丸
治疗胃火牙痛的常用方是。
A)泻白散
B)平胃散
C)清胃散
D)黄土汤
症见心下痞,但满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腻,治宜首选()。
A)半夏泻心汤
B)逍遥散
C)旋覆代赭汤
D)痛泻要方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陶弘景
B)唐慎微
C)李时珍
D)赵学敏
E)张锡纯
艾叶善治()
A)尿血血淋
B)便血痔血
C)崩漏下血
D)吐血咯血
E)外伤出血
白芍缓急止痛宜配伍()
A甘草
B)大枣
C)当归
D)熟地
E)龙眼肉
贝壳类药入汤剂宜()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冲服
桔梗可用治癃闭、便秘,主要是因其()
A)有利尿通便之功
B)有通淋润肠之功
C)有开宣肺气之功
D)有肃降肺气之功
E) 有加强肾与膀胱气化之功
菊花具有的功效是()
A)平降肝阳,息风止痉
B)散寒解表,息风止痉
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D)降肺止 咳,清热解毒
E)疏风清热,利咽通便
具消食,回乳功效的药物是()
A)鸡内金
B)陈皮
C)紫苏子
D)莱菔子
E)麦芽
具有安胎作用的化湿药是()
A)苍术
B)紫苏
C)砂仁
D)豆蔻
E)厚朴
具有开窍、辟秽、止痛之功,用治冠心病心绞痛的首选药物是()
A)石菖蒲
B)冰片
C)苏合香
D)丹参
E)红花
盗汗多见于()
A)阳虚证
B)阴虚证
C)气虚证
D)实热证
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诸病源候论
E)瘟疫论
巅顶疼痛属于病在()
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多食易饥,多由()
A)食滞胃脘
B)胃火炽盛
C)胃阳不足
D)胃阴不足
花剥苔表示()
A)胃气阴两伤
B)湿遏热郁
C)胃肠有热
D)脾肾阳虚
E)肾精亏虚
患者,男,36岁。前3日因过食辛热肥甘,昨日即发生腹痛泄泻,泻下粘滞不爽,兼 有肢体困重,脘腹痞满,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其主要病机是()
A)食滞胃脘,胃失和降
B)大肠湿热,传导失常
C)湿热蕴脾,运化障碍
D)肝胆湿 热,疏泄失职
E)寒湿困脾,脾失健运
患者高热烦躁,手足抽搐项强,角弓反张,神昏,脉弦数,应考虑为()
A)热极生风证
B)血虚生风证
C)肝阳化风证
D)肝血虚证
E)阴虚动风证
患者汗出如油,热而黏手,肌热烦渴,脉躁疾无力,应为()
A)亡阳
B)亡阴
C)中暑
D)热盛
E) 气脱
患者肌肉痿软,肢体软弱无力,行动不便,多属()
A)痹病
B)痫病
C)癫病
D)痴呆
患者少腹冷痛,月经后期,经色紫暗,舌淡暗,脉沉迟涩,证属于()
A)血寒证
B)血瘀证
C)气滞证
D)虚寒证
E)肾虚证
大肠功能失常,可直接影响()
A)肾失气化
B)肝失疏泄
C)肺失肃降
D)脾失健运
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取决于()
A)肝气的疏泄功能
B)胆贮藏胆汁功能
C)胆排泄胆汁的功能
D)脾气的运化功能
寒因寒用,系指采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来治疗下列哪一病证()
A)寒证
B)真热假寒证
C)真寒假热证
D)寒热错杂证
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
A)湿邪
B)燥邪
C)热邪
D)暑邪
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是()
A)经筋
B)别络
C)皮部
D)维脉
适用“急则治标”治则的是()
A)阴虚咳嗽
B)持续低热
C)大小便不通
D)慢性胃痛
手太阴肺经的起点在()
A)肺中
B)中焦
C)胃中
D)膻中
外感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
A)六经传变
B)三焦传变
C)卫气营血传变
D)表里传变
五脏中最常见哪两脏的血虚证()
A)心、肝
B)心、脾
C)脾、肾
D)肝、肾
下列不符合五行生克规律的是()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下列不属于痰饮致病特点的是()
A)蒙蔽心神
B)损伤脉络
C)致病广泛
D)阻滞气血
下列不属于虚实错杂的是()
A)真实假虚
B)表实里虚
C)上实下虚
D 实中夹虚
下列何项归属于五行之“土”?()
A)目
B)舌
C)口
D)鼻
下列何项属于胃的生理特性()
A)喜燥
B)喜满
C)喜润
D)喜运
虚证的病机特点是()
A)邪气亢盛,正气已衰
B)正气不足,实邪留滞
C)正气不足,邪气已退
D)邪气稽留,损伤正气
循行于“乳中线”的经脉是()
A)胃经
B)肝经
C)脾经
D)胆经
言人体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至阴
与“气虚”关系最大的脏腑是()
A)肺与脾
B)脾与胃
C)心与肾
D)肝与肺
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A)心肺
B)肝脾
C)肺脾
D)肺肾
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哪一组脏腑()
A)心肝肾
B)心脾肾
C)脾肝肾
D)脾肺肾
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循行于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A)脾经
B)肝经
C). 肾经
D)胃 经
在肾气的闭藏功能中,最基本的是()
A)纳气归肾,促进元气的生成
B)固摄二便,防止二便失禁
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 无故流失
D)固摄肾精,防止精的无故散失
具有“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生理机能的腑是()
A)胆
B)膀胱
C)胃
D)三焦
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功能的是()
A)脾
B)心
C)脉
D)气
脾统血是通过哪项实现的()
A)气的固摄作用
B)气的温煦作用
C)气的气化作用
D)气的卫外作用
下列哪一项对诊断脾气下陷证最有意义()
A)食少腹胀,便溏乏力
B)面色萎黄,食少神疲
C)头晕目眩,舌淡脉细
D)久泄脱肛,食少体倦
E)食少腹泻,畏寒肢冷
下列哪一项是喘与哮的鉴别要点()
A)呼吸困难
B)呼多吸少
C)呼吸急促
D)张口抬肩
E)喉中痰鸣
下列哪一项是肾气不固证与膀胱湿热证都可出现的症状()
A)小便频数
B)夜尿多
C)遗尿
D)小便清长
E)面红颧赤
下列哪一项为肝气郁结之象()
A)咳嗽
B)呃逆
C)太息
D)呕吐
脉象“有根”的主要表现是()
A)脉位居于中
B)柔和而有力
C)尺部沉取有力
D)往来均匀流利
脉象四要素不包括下列哪项()
A)脉位
B)脉形
C)脉势
D)脉次
E)脉度
脉形宽大,来盛去衰的脉为()
A)细脉
B)洪脉
C)大脉
D)实脉
E)长脉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胁胀满,急躁易怒,多属()
A)气虚发热
B)气郁发热
C)阴虚发热
D)小儿夏季热
E)血虚发热
面色黑而暗淡的成因是()
A)肾阳虚衰
B)肝肾阴虚
C)脾胃虚极
D)肾精不足
E)以上均否
气机阻滞导致的疼痛多为()
A)刺痛
B)胀痛
C)重痛
D)空痛
E)隐痛
中药传统的给药途径是()
A)舌下给药
B)直肠给药
C)口服和皮肤给药
D)粘膜表面给药
E)吸入给药
属于“疗寒以热药”治疗原则的是()
A)用附子、干姜治疗腹中冷痛、脉沉无力
B)用猪苓、茯苓治疗水肿、小便不利
C)用黄芩、板蓝根治疗发热口渴、咽痛
D)用山茱萸、五味子治疗虚汗、遗精
E)用 麻黄、薄荷治疗表证
桑叶、菊花的功效共同点是()
A)生津止渴
B)升阳举陷
C)清肺润燥
D)清肝明目
E)清热解毒
善于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是()
A)厚朴
B)苍术
C)砂仁
D)豆蔻
E)藿香
善治鼻渊头痛的药物是()
A)羌活
B)辛夷
C)藁本
D)紫苏
E)荆芥
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的药物是()
A)诃子
B)五味子
C)乌梅
D)五倍子
E)覆盆子
苇茎汤的主治证是()。
A)肺痈
B)肠痈
C)疮痈
D)阴疽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宜选用()。
A)清暑益气汤
B)竹叶石膏汤
C)蒿芩清胆汤
D)青蒿鳖甲汤
温胆汤的君药是()。
A)茯苓
B)竹茹
C)陈皮
D)半夏
温经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血虚寒凝,瘀血阻滞
B)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C)冲任虚寒,痰湿郁阻
D)瘀阻胞 宫,胎元不固
E)脾肾亏虚,冲脉不固
多选题共40题,共40分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君药是()。
A)橘红
B)茯苓
C)白 术
D)半夏
E)天麻
半夏厚朴汤的功用有()。
A)行气
B)降逆
C)通阳
D)化痰
E)散结
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是()。
A)寒热互用
B)辛开苦降
C)刚柔相济
D)补泻兼施
E)表里双解
补阳还五汤的功用是()。
A)补阳
B)补气
C)活血
D)通络
E)行气
补中益气汤的药物组成包括()。
A)茯苓,山药
B)升麻,柴胡
C)当归,橘皮
D)白术,甘草
E)黄芪,人参
清营汤中体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药物是()。
A)金银花
B)连翘
C)玄参
D)麦冬
E)生地黄
三仁汤中“三仁”是指()。
A)杏仁
B)砂仁
C)薏苡仁
D)瓜蒌仁
E)白蔻仁
桑菊饮的功用是()。
A)疏风清热
B)清热解毒
C)清热祛暑
D)宣肺止咳
完带汤主治证的临床表现有()。
A)带下色白
B)清稀无臭
C)倦怠便溏
D)舌淡苔白
E)脉濡缓
1温胆汤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其证候可见()。
A)惊悸
B)不眠
C)呕吐
D)眩晕
E)癫痫
温经汤组成药物包括()。
A)桂枝
B)当归
C)麦冬
D)人参
E)丹皮
温脾汤的君药是()。
A)附子
B)人参
C)大黄
D)当归
E)干姜
五苓散的功用是()。
A)利水渗湿
B)理气和中
C)养阴清热
D)温阳化气
E)益气祛风
五苓散与猪苓汤组成中共有的药物是()。
A)白术
B 猪苓
C)桂枝
D)茯苓
E)泽泻
下列方剂中属止血剂的有()。
A)十灰散
B)桂枝茯苓丸
C)小蓟饮子
D)归脾汤
E)槐花散
下列方剂组成中含有大黄的方剂是()。
A)茵陈蒿汤
B)藿香正气散
C)五苓散
D)健脾丸
E)八正散
下列哪些方剂属于活血祛瘀剂()。
A)桂枝茯苓丸
B)小蓟饮子
C)补阳还五汤
D)枳实薤白桂枝汤
E)桃核承气汤
薄荷的功效是()
A)疏散风热
B)清利头目
C)疏肝行气
D)清肺润燥
E)利咽透疹
补骨脂的功效是()
A)固精
B)缩尿
C)平喘
D)止泻
E) 止汗
苍术可以治疗的病证是()
A)湿阻中焦
B)湿温初起
C)风湿痹证
D)风寒挟湿表证
E)痰饮咳喘
产生中药毒性的主要原因有()。
A)剂量过大
B)误服伪品
C)炮制不当
D)制剂服法不当
E)配伍不当
沉降药物的作用有()
A)泻下
B)清热
C)重镇安神
D)收敛
E)止咳平喘
临床上确定中药用量的主要依据是()。
A)服药的季节
B)所用药物的性质
C)患者年龄、体质、病情
D)剂型
E)配伍
舌诊的临床意义()
A)分辨病位浅深
B)区别病邪性质
C)判断邪正盛衰
D)分析病势进退
E)推测病情 预后
神气不足的表现有有下列哪些项()
A)精神不振
B)形体赢瘦
C)面色无华
D)倦怠乏力
E)动作迟缓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体现,具体反映于多个方面,其中观察重点有()
A)两目
B)面色
C)神情
D)体态
E)皮肤
肾不纳气证可出现()
A)久病咳喘,呼多吸少
B)咳嗽痰稀
C)尿随咳出
D)腰膝酸软
E)自汗神疲
下述属于“补其不足”方法的有()
A)回阳救阴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阴阳并补
E)阳中 求阴
相对而言,属于阴的基本物质有()
A)气
B)血
C)津
D)液
E)精
小肠泌别清浊机能主要体现在()
A)将饮食分离为精微和残渣
B)吸收精微和输送食物残渣
C)吸收水谷中的水液
D) 将精微上输心肺
E)将糟粕排出体外
小儿的体质特点为()
A)脏腑娇嫩
B)形气未充
C)易虚易实
D)易寒易热
E)代谢缓慢
形成“气随津脱”病变的原因有()
A)过用发汗方法
B)剧烈呕吐
C)大量泄泻
D)过度使用下法
E)滥用补液法
形成肝风内动的原因包括()
A)邪热炽盛
B)阴虚阳亢
C)阴血亏耗
D)感受风邪
E)脾土虚败
以下哪项说法是对的()
A)齿为骨之余
B)爪为筋之余
C)脉为血之府
D)发为血之余
E)腰为肾之
湿热泄泻的临床表现为()
A)泻下如水
B)泻而不爽
C)粪色黄褐
D)气味臭秽
E)肛门灼热
湿热蕴脾证可见()
A)腹部胀满
B)头身困重
C)舌苔黄腻
D)睾丸肿胀
E)带下黄臭
水肿可见于下列哪些证候()
A)脾气虚证
B)心肾阳虚证
C)肾阴虚证
D)脾阳虚证
E)心血虚证
疼痛形成的原因有:()
A)感受外邪
B)气滞血瘀
C)痰浊凝聚
D)气血不足
E)精血亏虚
通过望舌可以诊病是因为()
A)脏腑精气上荣于舌
B)舌为心之苗
C)舌为脾之外候
D)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以 养舌
E)肺系上达咽喉,其气上充于舌
亡阴与亡阳的鉴别要点是()
A)肌肤的冷热
B)汗的冷热
C)病之新久
D)渴与不渴
E)痛处拒按与否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