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
欢迎参加本次考试,请认真阅读题目并按要求作答。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1. 考生基本信息:
姓名:
报考岗位:
准考证号: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2.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3.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的
阶段性
互补性
个别差异性
顺序性
4.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改革
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教育结构改革
5.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启发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巩固性原则
教学相长原则
6.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和归纳,形成知识结构的过程,属于()
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保持
知识的应用
知识的迁移
7.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8. 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又要对他们动之以情,这体现了德育的()
导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复杂性
创造性
长期性
示范性
10.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过程
反思过程
11.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自主感对羞怯感
主动感对内疚感
勤奋感对自卑感
12.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
实验法
演示法
练习法
参观法
13.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的()
应试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成绩
1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15. 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
16. 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上位学习
下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符号学习
17. 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劳动
班主任工作
1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认知和反思的能力是()
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
19.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皮亚杰
维果茨基
埃里克森
弗洛伊德
2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体现了教学的()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21. 教育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主体是()
教育行政机关
学校
教师
学生
第二部分 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22.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
教育环境
23.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24.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专业态度
专业理念
专业情意
25.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26. 德育的方法有()
说服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
实际锻炼法
情感陶冶法
品德评价法
27.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教师的指导
28.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稳定性与可变性
29.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有()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30.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的要求有()
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3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学生学的心理规律
教师教的心理规律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2.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
直接导入
复习导入
情境导入
问题导入
故事导入
33. 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包括()
双轨制
单轨制
分支型学制
壬寅学制
癸卯学制
34.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问题情境
定势与功能固着
原型启发
已有知识经验
情绪与动机
35.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了解和研究学生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