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视角下法理情融合化解矛盾纠纷的路径探索问卷调查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学术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法律、道理和人情(简称“法理情”)来促进社区和谐、基层善治。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我们将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您的参与将对我们的研究提供至关重要的帮助。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用于分类分析,绝不披露您的个人身份)
1. 您的年龄段是?
2. 您的最高教育程度是?
3. 您是否知晓距离您居住处最近公安分局派出所的位置?
4. 您是否有过直接参与(如作为当事人或调解方)矛盾纠纷调解的经历?
第二部分:核心认知与评价
(请根据您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作答)
1. 当您在社区或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如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小额经济纠纷等)时,您首先倾向于寻求哪种解决途径?
2. 在您看来,一个理想的矛盾纠纷化解结果,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可多选,不超过3项)
3. 您是否听说过“枫桥经验”(一种强调基层源头化解矛盾的治理模式)?
4. 在化解矛盾时,您认为法律(法)、事理(理)、人情(情)三者的关系应该是?
5. 请根据您的理解,对以下表述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性进行评分。
(1-5分,1为非常不重要,5为非常重要)

5.1 调解过程符合法律规定
5.2 调解人处事公道,以理服人
5.3 调解人能体谅双方的难处,以情感人
5.4 解决方案能够彻底了结事情,不留后患
6. 您认为当前基层(如社区、村里)化解矛盾纠纷的主要不足体现在哪里?(可多选)
第三部分:偏好与建议
1. 在调解涉及家庭、邻里关系的矛盾时,您更能接受哪种风格的调解方式?
2. 情景假设题:假设您与邻居因公共区域堆放杂物发生争执,矛盾迅速激化。此时,社区民警前来调解。您最希望他/她在立即制止争吵,控制局面后做到?
3. 您认为,将“法理情”融合应用于基层矛盾化解,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什么?
4. 您对在基层(社区/乡村)推广“法理情”融合化解矛盾纠纷,还有哪些具体的意见或建议?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