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胜任力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深入了解“AI+教育”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师的数字胜任力现状,特开展此项调查。本问卷旨在探索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构成与发展需求。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整体分析,将严格保密。恳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宝贵时间与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 性别
2. 年龄
3. 教龄
4. 学历
5. 职称
6. 学校类型
7. 学科门类
第二部分:数字胜任力问卷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高校教师应具备以下行为表现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判。
8. 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9. 了解数字技术在改进教育模式、提升教学效率方面的核心价值与潜力。
10. 熟悉这些能够识别并列举出数字技术在自己学科中的多种教学应用场景。
11. 能够利用多种搜索引擎和学术数据库,高效地查找到教学所需的数字资源。
12. 能够批判性地评估网络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和时效性,并筛选出优质资源。
13. 具备基本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获取的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归纳与整合。
14. 能熟练操作主流在线教学平台(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的核心教学功能。
15. 能使用本专业的学科专用软件或虚拟仿真平台来完成教学。
16. 当遇到新的数字教学工具时,能够快速学习并掌握其核心功能。
17. 能够使用AI工具来辅助生成初步的教学活动方案。
18. 能够系统地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明确技术在各个环节的作用。
19. 能够利用数字技术设计出模拟真实职业场景的学习任务。
20. 在课堂教学或在线辅导中,能熟练运用数字工具有效组织与管理教学活动。
21. 能根据在线平台反馈的实时学情,动态调整教学节奏,进行差异化指导。
22. 能利用数字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23. 能熟练运用数字工具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即时、高效的互动。
24. 能有效利用在线协作工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5. 能通过数字渠道(如课程论坛、微信群)与同事、学生进行有效的专业交流。
26. 能熟练运用在线测验、作业互评等数字工具,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7. 能利用学习平台数据、电子档案袋等数字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度及能力发展进行持续性的跟踪与评价。
28. 能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9. 养成利用数字工具(如教学平台数据、课堂录像)回顾教学过程的习惯。
30. 能根据数字工具提供的反馈(如学生评教、在线测验数据)来调整和改进后续的教学设计。
31. 能通过数字渠道听取学生反馈的课程建议,并将其作为反思与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32. 主动关注和了解新兴教育技术(特别是AI教育应用)发展动向。
33. 主动寻找并参与数字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或研讨活动。
34. 当在教学中遇到技术难题时,会通过自主搜索或请教他人的方式去学习解决。
35. 主动探索新的数字技术或教学模式,并有计划地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36. 能够利用数字技术或AI工具来辅助科学研究工作,提升科研效率。
37. 能基于数字教学实践,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或成果总结(如发表论文、申报教改项目、撰写案例等)。
38. 在使用数字工具和平台前,关注并了解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政策。
39. 了解并在工作中遵守国家关于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40. 在发布包含学生信息的资料(如成绩、作品)前,采取匿名化等保护措施。
41. 在教学中向学生阐明AI技术的潜在风险与局限性。
42. 在使用AI工具时,能注意避免算法偏见,确保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43. 在利用数字资源(如网络新闻、短视频、AI生成内容)进行教学时,会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质疑其来源、意图和背后可能存在的价值观偏见。
44. 在鼓励学生使用AI工具时,会引导他们关注其社会伦理影响(如隐私泄露、算法偏见等),并培养他们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的态度。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