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食品生产-1-100)

1、监控是指按照预设的方式和参数进行观察或测定,以评估控制环节是否处于()状态。
2、以下不属于生物性污染的是?
3、以下哪类人员负责每日根据风险管控清单进行检查,形成《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
4、食品安全总监或者食品安全员每周至少组织()次风险隐患排查。
5、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听取()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6、国家对食品生产实行()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了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等内容,为食品生产企业()畜禽肉类原料提供依据。
8、以下属于通用标准的是?
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腌菜》(GB 2714-2015)为()标准。
10、以下属于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的是?
11、如果所采购的原料在现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尚未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应按照通用食品安全标准进行()。
12、食品生产企业应对照相应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结合各类食品(),采取相适应的贮存、运输方式。
13、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食品生产者要求支付( )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14、食品生产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国家行政法律规范的,应当追究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食品生产者可能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主要是()。
15、食品生产企业有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违法情形,除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给予处罚外,有以下哪些情形的,将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
16、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7、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8、以下哪些属于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19、以下属于食品的是?
20、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已改变为其他成分(如酒、酱油、食醋等发酵产品)时,食品标签上可用()代替“配料”、“配料表”。
21、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国无传统食用习惯的物品,以下属于新食品原料的是?
22、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是指?
23、企业应当公开其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哪些信息?
24、应通过对以下哪些方面的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25、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
26、营养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
27、生产日期指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也包括()日期,即将食品装入(灌入)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28、以下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29、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产者按照规定程序,对由其生产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不安全食品,通过()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
30、根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机制。
31、以下属于食品生产企业的风险管控清单应当包括的内容是?
32、企业在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上,至少还需结合生产实际建立并落实以下哪些制度?
33、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应当()。
34、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规定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中不合格品的管理要求和处置措施。
35、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等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
36、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配合监督检查工作,提供相关()等有关资料。
37、食品生产企业收到监督抽检不合格检验结论后,应当立即采取()等风险控制措施。
38、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配合监督抽查考核工作,组织()按要求参加考核。
39、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
4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违反食品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其处罚依据为()等有关法律法规。
41、食品安全法律主要包括?
42、生产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禁止()。
4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
44、《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适用于食品生产许可的()。
45、地方政府规章一般规定了()等小微业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要求和资质条件,许可、登记、备案形式和要求,小作坊加工食品正负面清单,监管事权,以及相关主体加工的食品包装标签等相关内容。
46、食品生产企业应及时了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规定,此类文件形式包括包括()。
4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包括()等。
48、以下属于规范性标准的是?
49、以下属于产品标准的是?
50、食品生产企业应对照食品安全标准明确本企业各类食品生产过程中()等具体要求。
5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生产企业法律责任追究的条款中涉及到的行政处罚种类有()。
52、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相关罪名有()。
53、食品原料是指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原始物料。
54、食品配料是指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形式存在)于最终产品的任何物质,包括水和食品添加剂。
55、食品辅料一般是指加工食品时使用量较小的一种或多种物料。
56、新食品原料应当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告发布后,方可用于食品生产经营。
57、未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的中药材不得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58、非食用物质是指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59、食品的产品配方一般指食品生产加工使用的各种营养素。
6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应当标明“产品标准名称”。
61、食品加工是指改变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形状、大小、性质、纯度,使之符合食品标准的各种操作。
62、关键工艺参数一般是指食品生产加工中重要工艺的控制参数,该工艺参数发生改变后可影响食品关键质量或安全特性。
63、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是指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而制定的贯穿于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方法、技术要求和监控措施,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被动性管理的制度。
64、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是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65、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是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66、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是指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餐具、饮具以及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67、食品加工场所是指用于食品加工处理的建筑物和场地,以及按照相同方式管理的其他建筑物、场地和周围环境等。
68、接触表面是指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工器具、人体等可能被食品接触到的表面。
69、分离是指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等非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70、分隔是指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71、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
72、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73、食品生产批次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将生产的食品按照一定的数量或时间范围进行分类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74、不安全食品是指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以及其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
75、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是指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在食品或农产品表面法定允许的农药最大浓度。
76、化学性污染是指有害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
77、物理性污染包括在食品中非正常性出现的能引起疾病和对个人伤害的任何异杂物污染。
78、食品、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79、食品辐照是指利用电离辐射在食品中产生的辐射化学与辐射微生物学效应而达到抑制发芽、延迟或促进成熟、杀虫、杀菌、灭菌和防腐等目的的辐照过程。
80、食品生产企业已经有类似工作机制的,可以将原有制度与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相结合继续执行。
81、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82、企业应当配合食品安全事故调查部门开展调查工作,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
8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监督管理活动相关要求。
84、乳制品生产企业不得向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生鲜乳。
85、食品生产企业采购生猪产品,只需查验检疫证明即可。
86、地方食品安全条例由地方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区、市)实际制定,适用于在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经营及其监督管理。
87、《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是为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责任而制定。
88、《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适用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89、《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为规范新食品原料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工作而制定。
90、食品产品配方和工艺过程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
91、食品生产企业应使用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结果判定等进行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
92、食品生产企业应对照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准确、规范标示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93、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不得向生产者追偿。
94、生产经营者财产不足以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95、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96、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遵守广告法等法律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发布声称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婴儿乳制品、饮料和其他食品广告。
97、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98、对于性质恶劣的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先考虑适用刑罚,后考虑适用行政处罚,防止以罚代刑。
99、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其他严重情节”“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100、在畜禽屠宰相关环节,对畜禽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虽不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