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培训考试

1、《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正式施行的日期是?
2、发生医疗纠纷时,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解决纠纷?
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什么制度,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日常监控?
4、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多长时间内提供?
5、疑似输液、输血、注射、用药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谁保管?
6、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一般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多长时间内完成调解?
7、医学会出具的医疗损害鉴定意见,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进行鉴定?
8、医疗机构篡改、伪造、隐匿、毁灭病历资料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的处罚不包括?
9、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10、《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所称医疗纠纷,是指什么主体之间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
11、《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中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哪些情况?
12、以下哪些属于《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中规定的医疗纠纷预防措施?
13、发生医疗纠纷后,以下哪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
14、医患双方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15、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16、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
17、发生医疗纠纷,只有患者有权申请医疗损害鉴定。
18、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
19、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20、医患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应当签署书面和解协议书。
您的姓名:
科室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