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批量分析与预批量科支会安全知识竞赛

次考试时间共计30分钟,考试内容为30道判断题、30道单选题以及30道多选题。
得分标准如下:判断1分,单选2分,多选3分(少答得0.5分)。
1. 基本信息:
姓名:
工号:
手机号:
2. 2018年12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 ) 次修改?
3. 我国《职业病目录》中规定的法定职业病包括( )。
4. 我国《职业病目录》中的尘肺病有( )种。
5.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 )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7.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 ),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8. 一氧化碳属于血液性窒息性气体,它的毒性作用在于它们降低了血红蛋白与血的结合能力,并且阻止释放已携带的氧气,从而造成组织( )。
9. 用人单位的(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10. 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
11.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 )。
12.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承担。
13. 劳动者在进行焊接件打磨作业时必须佩戴( )。
1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5.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 )制度。
16. 矽肺是由于吸入(  )粉尘引起的。
17. 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 dB(A)
18.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 )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19. 粉尘进入人体主要途径是( )。
20.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 )职业病危害。
21. 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 )。
22.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 )治理”。
23. 《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24.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25.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26. 劳动者从事喷漆作业过程中需要佩戴哪种防护用品?
27.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 )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28.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 )和中文警示说明。
29. 患有( )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30. 目前我国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是( )。
31. 人员若进入缺氧密闭空间作业时,必须使用( )。
32. 分公司级安全红线有()。
33. 《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 ),因接触( )而引起的疾病。
34. 《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
35.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 ),同时施工,( ) 。
36.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 )、( )、( )和必要的泄险区。
37.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的方针。
38. 下列哪种职业病属于粉尘所致职业病 ( )。
39. 下列哪种职业病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
40.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 )。
41.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分为( )三类。
42. 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 ),是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43.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 )。
44. 从事打磨、喷漆作业的劳动者,需要配备哪些劳动防护用品?
45.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初次职业卫生培训不得少于()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8学时。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教育,上岗前培训不得少于()学时,在岗期间培训不得少于4学时。
46.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 )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 )。
47. 任何( )和( )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48.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的是( )。
49.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
50.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伴有( )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51. 硫化氢是一种( ),具有( )的气体.
52.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 )行政部门会同(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53. 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 )。
54. 电焊工人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
55. 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是( )。
56. 国家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57. 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有( )、()、()、()。
58. 报告事故信息,以下属于应当报告内容的是( )。
59.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
60.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危害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 )。
61. 职业病的特点有( )。
62. 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63. 因个人不良习惯导致的噪声性耳聋,不算法定职业病。
64. 金属打磨过程中需要佩戴护目镜、耳塞和一次性口罩。
65.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66. 用人单位应当不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67. 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正确使用。
68. 用人单位的动者需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69. 用人单位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70.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71.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72. 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规划管理。
73.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根据需求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74. 用人单位可以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
75. 贮存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时,场所应当在规定的部位设置危险物品标识或者放射性警示标识。
76.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77. 女职工在孕期不得安排从事第二级高温作业。
78.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
79. 女职工可以从事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
80. 离岗时职业体检的目的是发现劳动者是否是职业病。
81. 健康体检不能等同于职业健康体检。
82.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学时是24学时。
83. 《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84.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单位职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85. 用人单位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86. 用人单位可以安排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87.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88. 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89. 为了避免高温作业人员中暑,人员应多饮用淡盐水。
90. 在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容易造成中毒事故。
91.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时,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