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体育教育类应届本科生就业压力应对举措》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正在做关于长江大学体育教育类本科生应对就业压力应对的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是为促进和提升长江大学体育教育类应届本科生的就业质量提供理论建议。本次问卷采用匿名形式进行,且所有信息均用于本次科研,绝不外漏,不会对您产生任何影响。

        您的真实经历与观点对本研究至关重要!因此,衷心的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根据您的真实经历来填写此问卷。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2、您的年级
3、您的专业学习方向
4、您的户口所在地
5、截至目前,您已经取得的专业资格证书有
6、作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您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
7、作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您对个人未来的职业定位在
8、作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您对个人专项技能的评价是
9、作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您对个人体育教育基本功的评价是

二、压力源调查

下面列举的是体育教育类本科生在应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就业压力的部分来源或部分原因调查,请您就题目给出的各种压力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选项前打“√”,每题只选一项,无所谓对与错

社会支持压力源调查

10、国内新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岗位需求存在巨大变数
11、各类中小学中有编制的体育教师岗越来越少
12、个人的主要社会关系很普通,无法帮我联系教师岗位
13、体育教师岗位招聘过程中,对个人素质及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14、在自己的就业问题上,我可以指望我的家人
15、在自己的就业问题上,我可以指望我的老师、同学或朋友
16、就业信息严重不足,就业渠道过于单一

生涯适应力压力源调查

17、担心自己的专项技能水平无法匹配体育教师岗位需求
18、担心自己的体育教育基本功不能胜任体育教学工作要求
19、没有考取某些重要的资格证书(如:包括但不限于教师资格证、运动员等级证、裁判员/教练员等级证或大学英语四级等)
20、除了本专业的学习之外,没有其他跨学科(双学位)的学习经历
21、除本专业实习之外,缺少其他专业领域的实习或实践经历及经验积累
22、自己的抗压能力较差,担心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23、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弱,担心不能把握面试和选拔的机会

职业生涯规划压力源调查

24、除了体育教师工作之外,不确定自己真正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25、除了体育运动技能之外,自己没有其他特长
26、知道就业形势日趋内卷,但自己未采取实质性尝试(包括但不限于体育领域或跨行业创业、考研等)

三、应对举措调查

下面列举的是体育教育类本科生在就业压力过程中的部分应对举措,请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选项前打“√”,每题只选一项,无所谓对与错

27、为确保自己将来可以从事体育教师职业,注重个人专项技术的学习与提高
28、为确保自己将来可以从事体育教师职业,注重个人基本学术研究能力的强化与提升
29、为确保自己将来可以从事体育教师职业,注重各类型的体育教育实习或实践经验积累,提升个人的体育教育基本功

30、为拓展个人的复合型能力,您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1)跨学科知识学习与技能实践
(2)参加专业社会实践或学术活动
(3)进行体育类相关创新创业活动准备采取
(4)进行非体育类相关创新创业活动

31、为培养个人的抗压能力,提升个人的挫折应对能力,您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1)跨学科知识学习与技能实践
(2)参加专业社会实践或学术活动
(3)进行体育类相关创新创业活动
(4)进行非体育类相关创新创业活动

32、为构建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暨积极的就业心理品质),您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1)阅读心理学或自我成长类的书籍/文章,建设积极的就业心理储备
(2)关注各类就业政策与就业导向,构建积极的就业心理预期
(3)将大目标拆分成诸多细小的目标并逐一实现,培养积极的就业心理暗示习惯
(4)建立并维护有利于自己成功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搭建积极的就业信息渠道
(5)参与求职面试技巧培训,学习职场礼仪和沟通技巧,提升积极的就业技巧能力
(6)向已成功就业的学长、相关老师或前辈请教经验,形成积极的就业经验积累

33、为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您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1)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提升个人综合表达与协调沟通能力
(2)参加体育类兼职或创业实践,有意识地积累行业实践经验
(3)参加非体育类兼职或创业实践,有意识地积累跨行业实践经验
(4)参加各类体育专业资格培训并获取证书,有意识地积累行业资质
(5)参加各类非体育专业资格培训并获取证书,有意识地积累跨行业资质
(6)专注于个人专项技能与体育基本功的提升与实践

34、为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就业焦虑,您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1)与父母或家人交谈,寻求父母或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2)向相关老师或行业前辈交流,寻求建设性的指导或建议
(3)与同学或朋友交谈,倾诉内心的烦恼
(4)寻求个人业余爱好,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5)借鉴他人处理类似情境的办法
(6)改变自己原来的想法与做法,不把问题看的太重
(7)通过吸烟、喝酒、打游戏或吃东西来解除烦恼
(8)转移注意力,暂时把问题(烦恼)抛开
(9)接受现实,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

四、压力应对痛点调查

下面列举的是针对体育教育类本科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部分政策或部分举措调查,请您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与感受,在合适的选项前打“√”,每题只选一项,无所谓对与错

35、学校虽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必修课,但该门课程属于全校通识性课程,有万金油的性质,没有学到真正的技能技巧
36、希望学校建构具有专业化属性和系统化训练的就业指导类课程、讲座和实践活动
37、现有大学生职业规划必修课,缺少针对应届本科生的求职实务模拟及职业能力培养等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课程及指导,没有学到实际的求职技巧和职业素养
38、希望学校改进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在基于基础理论和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着力构建针对性较强的技能类和实训类的实践课程
39、学校虽有心理援助和心理辅导工作机制,但在应对求职或就业压力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的寻找专业指导
40、希望学校健全心理援助支持体系与个性化辅导机制,将专业心理咨询纳入就业指导,提供包括一对一就业咨询、职业兴趣与能力评估等服务
41、学校虽在校园相关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但就业资源与就业路径的搭建上依然不足,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问题,毕业生无法获得精准匹配的就业信息
42、希望学校拓展多元化就业路径,构建数字型资源共享就业生态,增加大学生与企事业单位的实时信息互动与咨询
43、学校虽有就业指导专干教师,但在助力毕业生求职与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不突出
44、希望学校落实校企合作机制,主动吸纳或邀请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咨询专家及相关行业资深人士,开展就业指导讲座与咨询研讨活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视野

     问卷调查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