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网络成瘾调查问卷


指导语:本问卷旨在了解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为确保结果准确,请根据孩子近 3 个月的实际情况作答,答案无对错之分,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家庭结构与基础信息
1.您孩子的性别:
2.您孩子的家庭结构:
3.您孩子所在地区:
4.您孩子的年级:
5.家庭中拥有可联网电子设备的数量(手机、电脑、平板等):
6.孩子日常使用的主要上网设备由谁提供:
二、游戏接触与行为观察
1.孩子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
2.孩子首次接触游戏的主要途径:(可多选)
3.孩子是否曾通过冒用身份信息绕过防沉迷限制?
4.孩子在上学日平均每天游戏时长:
5.周末 / 假期孩子平均每天游戏时长:
6.孩子通常在哪些时间段玩游戏?(可多选)
7.过去 3 个月内,孩子因玩游戏而忘记吃饭、睡觉的频率:
8.孩子是否在非允许时间(如上课、写作业时)偷偷玩游戏?
9.孩子玩游戏时,是否会主动告知您游戏中的负面经历(如遭遇网络暴力、诈骗信息)?
三、家庭监管与政策认知
1.您是否知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每周限玩 3 小时,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每日 20 时至 21 时进行” 的规定?
2.您是否使用过以下游戏防沉迷措施?(可多选)
3.您对孩子常玩的游戏类型了解程度:
4.您是否了解孩子在游戏中的社交情况(如是否结交网友)?
5.您家是否制定了关于孩子使用网络和玩游戏的家庭规则?
6.当您限制孩子游戏时,其典型反应是:(可多选)
7.您是否会定期与孩子沟通网络安全知识(如隐私保护、防诈骗技巧)?
四、游戏影响与成瘾风险
1.过去 3 个月,您是否观察到孩子因游戏出现以下情况?(可多选)
2.孩子是否在游戏中投入大量精力,导致忽略现实中的兴趣爱好?
3.当无法玩游戏时,孩子是否出现烦躁、易怒等情绪?
4.孩子是否有游戏充值行为?
5.孩子是否向您隐瞒过游戏充值或消费情况?
6.孩子是否在游戏中参与过赌博性质的活动(如开宝箱、抽奖)?
7.孩子是否会将游戏中的虚拟身份(如高段位、稀有装备)视为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
五、亲子互动与教育方法
1.您平均每天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长(专注沟通或活动,无电子设备干扰):
2.您与孩子每周讨论游戏相关话题的频率:
3.您是否与孩子探讨过游戏中的价值观(如虚拟社交、竞争规则)?
4.您与孩子共同参与的非游戏活动包括:(可多选)
5.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如被欺负、被骗)时,是否会主动向您求助?
6.您是否参与过孩子学校组织的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家长会或培训?
7.您是否会通过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如组队游戏、观看直播),增进亲子沟通?
六、引导措施与效果评估
1.您采取过哪些方式引导孩子合理游戏?(可多选)
2.您是否尝试过与孩子合作完成游戏内健康任务(如教育类游戏关卡)?
3.孩子参与线下兴趣活动后,游戏时长是否减少?
4.您认为孩子对哪种替代活动最感兴趣?
5.您是否鼓励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发展社交技能,以减少对游戏社交的依赖?
6.您是否使用过网络监管软件(如限制访问网站、记录使用时长)?
7.您认为孩子减少游戏时间的最大障碍是?
七、心理健康状况(简化版 PHQ-9 与 GAD-7 量表)
【请根据孩子近 2 周的表现作答】
44. 孩子情绪低落、沮丧或绝望的频率:
45. 孩子容易烦恼或急躁,感到紧张不安的频率:
46. 孩子对做事缺乏兴趣或乐趣的频率:
47. 孩子感觉孤独,认为没人理解自己的频率:
48. 孩子入睡困难、睡眠浅或早醒的频率:
49. 孩子回避与家人、朋友交流,更喜欢独处的频率:
八、开放式问题(可选答)
50.您在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玩游戏以及关注其心理健康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