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课题组一年级新生入学调查问卷(家长篇)
尊敬的家长:
您好!为深入研究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适应现状、成长需求及过渡难点,为后续衔接教育优化提供数据支持,课题组特设计此问卷。问卷答案仅用于学术研究,严格保密,恳请您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感谢您对教育研究工作的支持!
1. 孩子姓名:
2. 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3. 出生日期:
4. 就读小学名称:
5. 班级:
6. 入学前就读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
公办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
幼小衔接专项班
家庭自主衔接
其他(请说明)
7. 家长联系电话:
8. 入学前6个月,您是否有意识地为孩子做“幼小衔接”准备?
是(主要准备内容:如调整作息、培养任务意识等)
否(未专门准备)
9. 孩子入学前,是否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核心差异(如上课时长、纪律要求、作业任务等)?
完全了解(能清晰说出2-3个差异)
部分了解(知道一点,但不具体)
不了解(从未听说过差异)
10. 您为孩子选择的衔接准备方式主要有(可多选)
参加线下衔接班
使用衔接类书籍/练习册
家长自主引导(如模拟上课、讲小学故事)
幼儿园集体衔接课程
未做准备
11. 您认为孩子目前最欠缺的衔接准备是(可多选):
生活自理能力(如整理书包、自助吃饭)
学习习惯(如专注度、任务感)
规则意识(如遵守课堂纪律)
社交能力(如主动交朋友)
无明显欠缺
12. 孩子每天上学前的状态是:
主动起床,开心上学
需家长提醒,无明显抗拒
哭闹、拖延,明确表示不想上学
时好时坏(不稳定)
13. 孩子放学后,对“小学课堂”的反馈更倾向于:
觉得有趣,能跟上老师节奏
有点无聊,但能坚持
听不懂、坐不住,想出去玩
没主动提过课堂情况
14. 孩子目前是否出现“衔接不适”表现(可多选)
上课容易走神、坐不住
放学回家后特别累(情绪/身体)
拒绝聊小学相关话题
睡眠/食欲变差
无明显不适
15. 孩子目前完成“小学基础任务”(如读拼音、写数字、整理文具)的状态是:
独立完成,无需提醒
需家长简单指导,能完成
依赖家长帮助,自己无法做
抗拒完成,易发脾气
16. 孩子每次专注做一件事(如读绘本、写作业)的时长约为:
15分钟以上
10-15分钟
5-10分钟
5分钟以内(易分心)
17. 孩子是否有“任务意识”(如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完成”)?
有(能主动说“要写作业”)
一般(需家长提醒“老师布置了什么”)
无(不知道“作业”是什么,不主动做)
18. 您认为孩子的学习基础(如拼音、数字、阅读)对小学学习的帮助程度:
帮助很大,能快速适应
有一点帮助,基本能跟上
帮助不大,和其他同学差距明显
不清楚
19. 孩子入学后,是否认识1-2个同班朋友?
是(能说出朋友名字,放学一起玩)
不确定(没提过朋友,但没说孤单)
否(说“没有朋友”,偶尔独自玩耍)
20. 孩子遇到小学里的问题(如找不到教室、被同学碰倒)时,会:
主动找老师/家长求助
自己尝试解决(如问同学、记路线)
哭鼻子,不知道怎么办
憋在心里,不主动说
21. 孩子对比“幼儿园和小学”,更偏爱哪一个?
小学(觉得比幼儿园有趣)
幼儿园(觉得小学太严格)
都喜欢(无明显偏爱)
都不喜欢
22. 您观察到孩子入学后,情绪状态整体比幼儿园时:
更积极(更开朗、话更多)
差不多(无明显变化)
更低落(话少、易烦躁)
不稳定(时好时坏)
23. 您每天花在“帮助孩子适应小学”上的时间约为:
1小时以上(如陪写作业、聊小学事、练自理)
30分钟-1小时
10-30分钟
10分钟以内(基本不专门花时间)
24. 您在帮助孩子衔接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可多选):
不知道怎么教(如拼音、握笔)
孩子不配合,引导无效
没时间陪伴
不清楚小学的具体要求,怕教错
无明显困难
25. 您最希望课题组/学校提供的“衔接支持”是(可多选):
家长指导手册(如衔接方法、习惯培养技巧)
线上讲座(小学老师讲解适应要点)
孩子专属衔接材料(趣味练习、绘本)
家长交流群(分享经验)
26. 您认为“幼小衔接”最需要关注的核心是(开放题):
27. 补充说明:若您有其他关于孩子衔接适应的观察或建议,可在此补充: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