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学术氛围优化调查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您好!为持续优化我院学术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我们特开展本次问卷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将直接帮助我们了解现状、识别需求,并制定更有效的改进措施。
本问卷匿名填写,预计耗时约6-9分钟。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1.
您的身份是
请选择
2. 您所在的单位/中心是
请选择
3. 您如何评价研究院目前的整体学术/科研氛围?
非常活跃,充满创新活力
较为活跃,但仍有提升空间
一般,交流合作有待加强
较为沉闷,缺乏互动
不清楚,难以评价
4. 在您看来,一个理想的、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请选择1-3项)
频繁且高质量的跨学科交流
宽松自由、敢于试错的科研环境
丰富及时的学术信息与资源获取渠道
高效协同的科研合作网络
对青年学者/学生的良好支持体系
其他
5.
您认为当前阻碍院内科研氛围提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缺乏有效的常态化交流平台和机会
研究方向差异大,缺乏共同兴趣点
科研任务繁重,时间有限
对其他课题组/团队的研究工作了解不足
其他
6.
在科研过程中,您认为目前最需要强化的支持是?
先进科研仪器设备与共享平台
学术交流与合作支持机制
科研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培训
项目申报与经费管理指导
论文写作与发表支持(如润色、期刊选择)
研究生科研能力系统化培训
其他
7. 您希望通过何种形式获取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技能?
定期邀请国内外顶尖学者举办高端讲座
组织内部青年学者/优秀学生进行研究分享
开设短期技能培训课程
建立线上知识库 分享学术资源
其他
8. 您对研究院定期举办学术沙龙(Happy Hour)活动的态度是?
非常支持,非常期待
比较支持,愿意参与
一般,看具体情况(主题、时间等)
不太感兴趣
完全没兴趣
9.
如果您参与意愿不太高,主要原因是?
科研/学业任务繁重,没有时间
担心沙龙内容与自身研究方向关联性不强
对社交和交流有压力
现有交流渠道(如组会)已能满足需求
其他
10.
您平均每月期望参加学术沙龙的频率是?
1次
2次
1次/两周
1次/月或更低
11.
您最感兴趣的学术沙龙主题类型是?
前沿热点研究进展报告(如CNS顶刊解读)
资深学者分享科研心得与职业生涯规划
研究技术与方法专题(如实验技能、数据分析软件培训)
跨学科交叉研讨(如医学与AI、材料、工程的结合)
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分享
项目申请与基金撰写辅导
研究生生活与压力应对
其他
12.
您更倾向于哪种形式的沙龙?
传统线下讲座+问答
小型讨论会(15人以内)
线上会议
其他
13.
您认为每次沙龙的理想时长是?
1小时以内(含交流)
1-1.5小时
1.5-2小时
2小时以上
14. 您认为一周中哪个时间段举办沙龙最合适?
工作日上午
工作日中午
工作日下午
工作日下午(下班后)
周末
15. 哪些措施会显著提升您对学术沙龙的参与积极性
提供简餐/茶歇
计入学术活动证明/学分(针对学术)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主讲人
提供宽松自由的交流氛围,减少形式主义
提前公布详细主题和提纲
其他
16.
在学术沙龙中,您更希望扮演什么角色?
安静的听众,吸收信息
积极的提问者和讨论者
有机会的话,愿意作为主讲人分享自己的研究
活动组织志愿者
17. 您更期待通过哪些形式加强与临床医务人员的科研合作?需要哪些支持?
18.
您认为研究院在营造更好学术/科研氛围方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或者提出您在相关方面的任何建议与意见。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