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对市民素养与城市治理现代化影响调查问卷
您好!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本问卷旨在了解公众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城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历程、垃圾分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您的回答对我们至关重要,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我们将严格保密您的个人信息。
1. 您所在的城市
2. 您所在的城市开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时间
2019年及以前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尚未正式实施
不清楚
3. 您对当前所在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的了解程度如何
非常了解,能清晰说出具体分类标准和投放要求
比较了解,知道大致的分类类别和基本投放规则
一般了解,只知道少数几种常见垃圾的分类
不太了解,仅听说过垃圾分类政策,但具体内容不清楚
完全不了解
4. 您认为所在城市推行垃圾分类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
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减少垃圾总量,缓解 landfill 压力
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提升城市形象
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其他
5. 您个人进行垃圾分类的频率
每次产生垃圾都会严格分类
大多数情况下会分类
偶尔会分类
很少分类
从不分类
6. 您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政府或社区宣传海报/宣传栏
电视/广播新闻报道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推送
学校或单位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
垃圾分类指导员或志愿者讲解
手机APP(如垃圾分类查询软件)
邻居或同事朋友告知
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
其他
7.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您坚持垃圾分类的影响程度如何(1星表示影响很小,5星表示影响很大)
1星(影响很小)
2星(影响较小)
3星(影响一般)
4星(影响较大)
5星(影响很大)
个人环保意识
对环境改善的期望
社区垃圾分类设施的便利性
垃圾分类投放点的设置合理性
分类标准的清晰易懂程度
不分类可能面临的处罚或约束
分类行为得到的鼓励或奖励
家人朋友的分类习惯影响
8. 您认为当前城市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分类标准复杂多变,难以掌握
分类设施不足或分布不均(如垃圾桶数量少、种类不全)
垃圾投放点设置不合理(如距离过远、位置隐蔽)
垃圾清运不及时或混装混运现象依然存在
市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意识有待提升
宣传教育不到位,指导不足
缺乏有效的激励或约束机制
回收体系不完善,分类后处理衔接不畅
其他
9. 您认为垃圾分类对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作用有多大
作用非常大,显著提升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感
作用比较大,对市民素养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用一般,有一定影响但不明显
作用比较小,对市民素养影响有限
没有作用
10. 您认为垃圾分类对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贡献程度如何
贡献非常大,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贡献比较大,有效提升了城市环境治理水平
贡献一般,有一定帮助但仍需其他措施配合
贡献比较小,对整体城市治理现代化影响不大
没有贡献
11.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垃圾分类工作
简化分类标准,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操作
增加分类垃圾桶等设施的数量和覆盖面,优化布局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多样化的科普活动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如积分奖励、物质奖励)
加大对混装混运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提高垃圾清运和处理的透明度
鼓励社区自治,发挥志愿者和指导员的作用
推广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如智能回收箱、扫码溯源)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
其他
12. 综合来看,您向他人推荐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可能性有多大(0分表示非常不可能,10分表示非常可能)
不可能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极有可能
13. 您认为从“新时尚”到“新常态”,垃圾分类在成为市民生活习惯和城市治理常规方面,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14. 对于未来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的优化和发展,您还有其他什么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