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1. 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
A. 现实增值性
B. 未来导向性
C. 明显的外部性
D. 高收益性
2. 假如某人用200万元投资了一个项目,2年后的回收收益是242万元,则当期利息为()。
A. 5%
B. 10%
C. 11%
D. 15%
3. 通过使收益现值与成本相等来求出 r (利率或贴现率)的值,然后再将这种收益率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如银行利率等)进行比较,如果最高贴现率大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则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是可行的,否则就是不可行的,该方法为()。
A. 内部收益率法
B. 现金法
C. 成本预测法
D. 社会收益率法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受高等教育后工作时间的长短会影响()。
A. 心理成本
B. 机会成本
C. 总收益
D. 经济成本
5. 一般情况下,公立大学的学费往往低于私立大学,选择上公立大学会降低上大学的()。
A. 直接成本
B. 心理成本
C. 机会成本
D. 外部成本
6. 上大学的总收益是指()。
A. 大学毕业后到退休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
B. 大学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在一生中多获得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
C. 大学毕业后到退休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减去读大学的直接成本
D. 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因从事兼职工作而获得的工资性报酬
7. 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高等教育投资数量的条件是()。
A. 总成本等于总收益
B. 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C. 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8. 一般情况下,政府会对义务教育给予了大量投资,是因为()。
A. 政府投资于高等教育不会产生社会收益
B. 义务教育只能让社会受益,因而只能由政府或社会组织投资
C. 义务教育不能给私人带来收益
D. 义务教育能够带来更多的社会收益
9. 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表现在()。
A. 有助于降低失业率
B. 有助于提高政策决策的质量
C. 能够提高被投资者在未来的收入能力
D. 能够带来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
10. 企业利用大学文凭作为筛选工具是一种简单而且预测率也比较高的方法,其支持理论是()。
A. 高等教育的效率工资理论
B. 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理论
C. 高等教育的劳动力需求理论
D. 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供给理论
11. 使劳动者对于所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所提高的培训是()。
A. 特殊培训
B. 一般培训
C. 在岗培训
D. 离职培训
12. 下列选项中,关于在职培训与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职培训对于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都没有影响
B. 在职培训对于企业行为有影响,对于员工行为没有影响
C. 在职培训对于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都有影响
D. 在职培训对于企业行为没有影响,对于员工行为有影响
13. 下列选项中,关于劳动力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劳动力流动包括企业间、职业间、产业间以及地区间的移动
B. 人们为劳动力流动所垫支的费用被视为一种消费
C. 劳动力流动有助于减少技术变化而引起的人力问题
D. 应当有适当的劳动力流动来保证整个经济的效率
14. 决定企业员工到其他组织寻找工作的便利性及其成本高低的因素是()。
A. 企业的组织文化
B. 企业规模
C.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
D. 企业的领导风格
15. 下列选项中,关于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跨地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B. 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流入地有好处,对劳动力流出地没有好处
C. 跨地区劳动力流动会受到迁移距离和迁移成本的影响
D. 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并非是单向的,流出的劳动力也可能会重新流动回原居住地
1. 下列选项中,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需要科学分析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与成本
B.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发生在当前,收益产生在未来
C.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及其家庭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都是越多越好
D. 人力资本投资并不是越多越好
E. 人力资本投资在今后历年中获得的货币收益直接加总即可获得其总收益
2. 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包括()。
A. 直接成本
B. 机会成本
C. 生理成本
D. 心理成本
E. 无形成本
3.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较为合理的情形包括()。
A. 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较低
B.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较高
C. 人力资本投资完成后获得收益的风险较高
D. 人力资本投资后收入增加值较大
E. 人力资本投资后获得收益的时间较长
4.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的是()。
A. 地区偏差
B. 高估偏差
C. 选择性偏差
D. 歧视偏差
E. 低估偏差
5. 下列选项中,关于在职培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在职培训可以使劳动者对于所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所提高
B. 特殊在职培训只能使劳动者对提供培训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
C. 一般在职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在企业中很容易被严格区分
D. 一般在职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均需要员工和企业共同投资
E. 一般在职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都能带来员工劳动生产率提高
6. 下列选项中,属于在职培训成本中直接成本的是()。
A. 教师的讲课费
B. 培训场地的租金
C. 受训者因脱产参加培训而产生的损失
D. 受训者的工资
E. 培训设备的费用
7. 下列选项中,关于在职培训与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职培训中包含的一般培训内容有助于抑制员工的离职倾向
B. 在职培训中包含的特殊培训内容有助于抑制员工的离职倾向
C. 随着员工年龄的增长,他们进行在职培训投资的意愿越来越低
D. 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数量越多的人,越有可能接受更多的在职培训
E. 一个大学生比一个高中生更有可能被企业挑选出来作为在职培训的候选人
8. 一个有经验的员工离职,企业不得不用一个缺乏经验的员工填补空缺时,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员工要放弃已经培养起来的较为亲密的同事关系
B. 企业必须重新培训新的员工
C. 造成企业特殊培训费用丧失
D. 对离职员工来说不产生任何损失
E. 企业需要承担新员工生产效率低的损失
9. 下列选项中,关于大企业往往支付相对较高水平工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可能通过规模经济来增加利润,能够承受更高的工资
B. 力图通过较高的工资率来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C. 对严格纪律约束所提供的一种补偿性工资差别
D. 较少的培训降低了企业负担
E. 培训使得员工提升了生产效率
10. 衡量劳动力市场松紧程度的指标包括()。
A. 就业率
B. 临时解雇率
C. 失业率
D. 离职率
E. 通货膨胀率
11. 下列选项中,关于劳动力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适度的劳动力流动有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B. 整个社会对于流动的态度以及流动的传统习惯会影响劳动力的流动率
C. 在劳动力市场宽松时,劳动力流动更为频繁
D. 自愿的劳动力流动所垫支的费用可以被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E. 社会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没有影响
12. 下列选项中,关于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越大,劳动力地区间流动的可能性越大
B. 就业机会越多,对劳动力地区流动的吸引力越大
C. 距离越远越有利于流动,越近越不利于流动
D. 旅途费、安家费属于迁移成本
E. 两个地区条件差异越大,越不利于劳动力流动
13. 下列选项中,关于劳动力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收入差异是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原因之一
B. 回归迁移是一种跨产业劳动力流动现象
C. 取代“子承父业”属于职业流动
D. 收入高于或接近于中值水平的职业,都有劳动力的净流入
E. 收入低于中值水平的职业,会有劳动力净流出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