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护理工具包考核试卷
题型:单选题(共 40 题,每题 2.5 分)
基本信息:
姓名:
职称:
工作年限:
工号
一、心血管病患者出入量记录相关(1-10 题)
1.使用量具测量液体时,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 使用不透明量杯,目光高于液面读数
B. 使用透明量杯,目光低于液面读数
C. 使用透明量杯,水平放置量具且目光与液面齐平读数
D. 使用不透明量杯,水平放置量具且目光与液面齐平读数
2.测量未留置尿管患者的尿量时,应优先选择的工具是?( )
A. 无刻度尿壶
B. 刻度准确的尿壶
C. 普通量杯
D. 食品秤
3.关于固体食物液体量换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接目测估算即可
B. 对照《中国食物成分表》
C. 所有固体食物含水量按统一标准计算
D. 无需称重,直接按固定数值换算
4.液体测量量具的要求是?( )
A. 非透明材质,精度值不超过 50ml
B. 透明材质,精度值不超过 50ml
C. 透明材质,精度值不超过 100ml
D. 非透明材质,精度值不超过 100ml
5.留置引流管的心血管病患者,测量引流液应使用的工具是( )
A. 无刻度的普通引流袋
B. 刻度精确的引流瓶(袋)或有刻度的量杯
C. 仅目测估算引流液量
D. 普通量杯随意测量
6.危重患者出入量记录的时间要求是?( )
A. 每日记录 1 次
B. 每班记录 1 次
C. 每小时记录
D. 每 4 小时记录 1 次
7.评价出入量记录准确性的核心方法是?( )
A. 仅观察记录是否完整
B. 对比 24h 出入量平衡和体重变化趋势的一致性
C. 仅询问患者及照顾者
D. 仅检查测量工具是否合格
8.患者出现气管插管、高热大汗等特殊情况时,护理人员应?( )
A. 无需特殊处理,正常记录出入量
B. 在出入量记录表中备注,并与医生沟通
C. 仅告知医生,不做记录备注
D. 停止记录不显性失水
9.危重症患者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透、腹透、CRRT)时,出量记录应包含的特殊内容是( )
A.饮水量
B.脱水量
C.固体食物含水量
D.液体口服药剂量
10.心血管病患者出入量记录中,引流液需额外记录的信息是( )
A.引流时间
B. 引流管型号
C. 引流液性质和量
D. 操作护士姓名
二、血管活性药物静脉炎预防相关(11-20 题)
1.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首选的血管通路是?( )
A. 外周小静脉
B. 中心静脉通路
C. 下肢静脉
D. 关节屈曲处静脉
2.紧急情况下使用外周大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应在多长时间内替换至中心静脉通路?( )
A. 12~24 小时
B. 24~48 小时
C. 48~72 小时
D. 72 小时以上
3.外周静脉穿刺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推荐使用的导管型号是?( )
A. 16~18G
B. 20~24G
C. 24~26G
D. 任意型号均可
4.输注多巴胺浓度超过多少时,首选中心静脉通路?( )
A. 1.0mg/ml
B. 1.6mg/ml
C. 2.0mg/ml
D. 2.5mg/ml
5.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控制输注速度和量的首选方式是?( )
A. 手动调节输液器
B. 注射泵泵入
C. 重力输液
D. 随意调节
6.输注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经同一血管通路依次输注
B. 选择多腔中心静脉导管的另一腔或另一血管通路
C. 混合后经同一通路输注
D. 无需特殊处理,正常输注
7.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观察穿刺部位的时间间隔是?( )
A. 每 2 小时
B. 每 1 小时
C. 每 4 小时
D. 每日 1 次
8.预防外周静脉穿刺部位静脉炎,可推荐使用的物品是?( )
A. 普通纱布敷料
B. 水胶体敷料或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C. 创可贴
D. 无特殊物品
9.输注前确认导管在静脉管腔内的方法是?( )
A. 直接观察穿刺部位
B. 回抽血液
C. 询问患者感受
D. 按压穿刺部位
10.告知患者及照顾者穿刺部位护理注意事项时,下列哪项是核心内容?( )
A. 可随意触摸穿刺部位
B.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
C. 穿刺部位可沾水
D. 无需观察穿刺部位
三、INR 静脉血标本采集相关(21-30 题)
1.采集 INR 静脉血标本时,应使用的采血管是?( )
A. 红色盖帽血清管
B. 蓝色盖帽枸橼酸钠抗凝管(0.109mol/L,3.2%,1:9 比例)
C. 紫色盖帽 EDTA 抗凝管
D. 绿色盖帽肝素抗凝管
2.采集 INR 标本的首选采血针类型是?( )
A. 蝶翼针
B. 直针
C. 任意类型均可
D. 注射器针头直接采血
3.使用注射器代替采血针采集 INR 标本时,注射器体积要求是?( )
A. ≤10ml
B. ≤20ml
C. ≥20ml
D. 无体积限制
4.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宜超过多久?( )
A. 0.5min
B. 1min
C. 2min
D. 3min
5.经静脉穿刺采集 INR 标本时,首选手臂肘前区静脉的优先顺序是?( )
A. 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
B. 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
C. 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
D. 任意顺序均可
6.输液结束后多长时间内不宜在同侧肢体采集 INR 标本?( )
A. 1h 内
B. 2h 内
C. 3h 内
D. 4h 内
7.不应在下列哪个部位采集 INR 标本?( )
A.乳腺癌根治术后同侧上肢
B.B. 正中静脉
C. 贵要静脉
D. 头静脉
8.采集 INR 标本后,血液与抗凝剂混匀的要求是?( )
A. 采集后 5min 内,剧烈摇晃混匀
B. 采集后 1min 内,轻柔颠倒混匀 3~4 次
C. 无需混匀
D. 采集后 3min 内,随意颠倒混匀
9.INR 标本保存与运送的温度条件是?( )
A. 0~4℃冷藏
B. 18~24℃室温
C. 25~30℃
D. 无温度要求
10.同时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 INR 标本,应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检测?( )
A. 4h 内
B. 12h 内
C. 24h 内
D. 48h 内
四、室颤 / 无脉室速除颤相关(31-40 题)
1.下列哪类患者不属于需给予心电监护的高危患者?( )
A. 心脏骤停复苏者
B. 心力衰竭 EF<30% 者
C. 无心律失常病史的健康体检者
D. 急性心肌梗死者
2.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的要求是?( )
A. 将室颤、室速报警设置为低优先级
B. 将室颤、室速报警设置为高优先级
C. 无需设置报警参数
D. 仅设置心率报警,不设置心律报警
3.室颤患者的典型症状体征不包括?( )
A. 意识丧失
B. 大动脉搏动消失
C. 血压正常
D. 紫绀、瞳孔散大
4.成人除颤电极板前 - 侧位的放置位置是?( )
A. 心底部(胸骨左缘第 2-3 肋间)、心尖部(右腋中线第五肋间)
B. 心底部(胸骨右缘第 2-3 肋间)、心尖部(左腋中线第五肋间)
C. 心底部(胸骨右缘第 4-5 肋间)、心尖部(左腋中线第三肋间)
D. 无固定位置
5.成人双相波除颤的能量选择范围是?( )
A. 50~100J
B. 120~200J
C. 200~300J
D. 300~360J
6.儿童初始除颤能量应为?( )
A. 1J/kg
B. 2J/kg
C. 3J/kg
D. 4J/kg
7.除颤时,两电极板 / 片的距离要求是?( )
A. 大于 5cm
B. 大于 10cm
C. 大于 15cm
D. 无距离要求
8.医院内任何地方发生室颤 / 无脉性室速,从发现至除颤的时间应控制在?( )
A. ≤2min
B. ≤4min
C. ≤6min
D. ≤8min
9.除颤仪日常管理中,科室定点放置的除颤仪到位时间要求是?( )
A. 不超过 1.5min
B. 不超过 3min
C. 不超过 5min
D. 不超过 10min
10.除颤仪每日自检内容不包括?( )
A. 日期时间准确性(误差≤1min)
B. 放电检测、电池检测
C. 患者体重测量
D. 记录器检测及报警声音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