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AI赋能学术写作素养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感谢您参与本次题为《研究生AI赋能学术写作素养调查》的研究。本问卷旨在了解研究生在学术写作过程中对人工智能(AI)写作工具的认知、使用能力、批判性判断及伦理意识等方面的现状与看法。研究结果将用于学术研究与教学改进,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

本问卷匿名填写,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信息将严格保密。问卷大约需 5–8分钟 完成,答案无对错之分,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一、基本信息
请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或填写相应选项。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保证匿名与保密。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龄
3. 您的年级
4. 您的专业类型
5. 您已发表或被录用的学术论文数量(包括中文与英文论文)
6. 您是否在学术写作中使用过AI工具?
7. 如果您回答“是”,请说明您使用AI工具的频率:
8. 使用AI工具的主要目的
9. 是否接受过AI相关培训或课程
二、AI赋能学术写作素养量表
本量表采用五点量表(Likert 5-point scale)评分:

1 = 非常不同意

2 = 不同意

3 = 一般

4 = 同意

5 = 非常同意


10. 我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
11. 我具备一定的技术自学能力,能主动探索AI的新功能与用法。
12. 我能比较不同AI工具的功能,选择最适合科研需要的。
13. 我愿意与他人分享AI在科研中的有效使用经验。
14. 我了解AI在科研中的常见应用场景(如文献综述、学术写作、实验分析等)。
15.  我支持在科研中建立透明、可追溯的AI使用记录制度。
16.  我认为AI的使用应体现人本价值,服务于教育与社会进步。
17. 在使用AI时,我仍保持独立思考,不完全依赖其结果。
18.  我能在科研中用AI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或文本处理。
19. 我认为AI研究和应用应避免传播偏见与歧视。
20.  我认为研究者应对AI使用结果的准确性和伦理后果负责。
21. 我理解生成式AI(如ChatGPT、deepseek等)是基于大规模语料训练的语言模型。
22.  我愿意学习AI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科研中的作用。
23. 我能在研究设计或论文写作中,创新性地使用AI。
24.  我能区分常见的AI工具类型(如写作辅助、数据分析、翻译生成等)。
25. 我不会将未公开或敏感的科研数据上传至AI平台。
26.  我乐于尝试AI工具来提升我的研究与学习能力。
27. 我了解高校或期刊关于AI写作工具使用的学术诚信规范。
28. 我能利用AI帮助我梳理或总结研究主题的核心观点。
29. 我认为AI不能取代研究者的原创性和批判性思维。
30. 我能结合AI工具与学术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率。
31. 我能有效使用AI工具来辅助学术写作或文献综述。
32. 我知道AI的输出结果可能受到训练数据偏差的影响。
33. 我认为在论文中使用AI生成的文字或图像,应当注明或引用来源。
34.  我相信AI可以成为研究生科研的重要助手。
35. 我对AI技术在科研中的发展持积极态度。
36.  我能够判断AI生成内容是否准确、逻辑清晰且符合学术规范。
37. 我意识到AI算法可能造成结果不公或隐性偏差。
38. 当AI输出出现错误或模糊时,我能发现并纠正。
39. 我清楚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学术研究的方式。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