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法律知识,享大学美好
添加问卷说明
1. 您的姓名:
2.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
3. 国家宪法日是( )
2月4日
12月4日
4月12日
11月1日
4. 公民的肖像权属于( )
身份权
人格权
财产权
政治权利
5. 下列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是
( )
未经允许使用同学的照片做表情包
散布虚假谣言损害同学社会评价
临时借用同学文具未及时归还
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争执
6.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12
14
16
18
7. 甲在校园内丢失笔记本电脑,被乙拾得。乙因电脑损坏花500元维修,后甲认领时,乙可主张( )
拒绝返还,需甲支付500元维修费
返还电脑,要求甲补偿500元维修费
留置电脑,直至甲支付维修费
要求甲支付1000元作为报酬
8. 大学生甲为“赚快钱”,帮陌生网友将他人银行卡内的资金转移至指定账户,获利500元。后查明该资金为诈骗所得,甲的行为构成( )
诈骗罪共犯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洗钱罪
不构成犯罪
9. 甲因与室友乙发生口角,深夜在校园论坛发布帖子虚构乙“学术造假”,导致乙被同学孤立。甲的行为可能构成( )
侮辱罪
诽谤罪
寻衅滋事罪
侵犯名誉权,仅需民事赔偿
10. 正当防卫的前提是( )
他人正在实施不法侵害
自己主观认为有危险
提前预判可能发生侵害
对方有犯罪前科
11.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
50%
60%
70%
80%
12. 大学生甲向乙借款5000元,约定半年后归还,到期后甲拒不还款,乙可以通过( )途径维权
直接扣押甲的财物
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散布甲的欠款信息
要求学校处分甲
13. 某大学生在超市购物时,被怀疑盗窃并被强行搜身,超市的行为侵犯了其( )
财产权
人身自由权
知情权
消费权
14. 大学生周某因与同学发生口角,故意将对方的手机摔碎(价值5000元),周某的行为属于( )
民事侵权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犯罪行为
仅违反校规校纪
15. 用人单位与兼职大学生约定“工作期间发生意外,单位概不负责”,该免责条款( )
有效,双方自愿约定
无效,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部分有效,仅对轻微意外免责
有效,大学生兼职不适用劳动法
16. 大学生张某在宿舍内私拉电线给电动车电池充电,引发火灾造成学校财产损失,张某的行为可能构成
( )
失火罪
盗窃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
寻衅滋事罪
17. 大学生刘某将自己的考研笔记(包含原创整理的知识点)卖给他人后,又以“著作权”为由要求买家不得传播,该主张( )
成立,笔记属于原创作品受著作权保护
不成立,卖出后著作权已转移给买家
成立,仅买家可使用不可传播
不成立,考研笔记不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
18. 17周岁的大学生张某通过直播带货月入3万元,其用收入购买价值2万元的名牌包赠予女友,该赠与行为的效力如何?( )
无效,需法定代理人追认
有效,张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可撤销,超出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
效力待定,赠与金额过大
19. 大学生李某在实习期间因执行单位指派的任务受伤,实习单位以“双方无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李某欲维权,正确途径是?( )
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
直接向法院提起工伤保险待遇诉讼
依据《民法典》提起人身损害赔偿民事诉讼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工伤认定
20. 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某APP收集大学生的生物识别信息(如人脸数据)时,应当取得的同意形式是?( )
注册时的概括性同意
单独同意
书面同意
口头同意
21. 行政机关对某大学生作出罚款6万元的行政处罚,该学生有权要求举行听证的依据是?( )
罚款数额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罚款属于涉及重大财产权益的处罚
任何行政处罚都可申请听证
该学生是未成年人应特殊保障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