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深入了解我们在英语读后续写中遇到的困难与需求,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开展本次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教学研究。请根据你的真实情况和想法选择,感谢你的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与总体认知
1. 你所在的年级是:( )
A. 高一
B. 高二
C. 高三
2. 你对自己的读后续写日常考试得分的评价是:( )
A. 优秀(稳定在22分以上)
B. 良好(稳定在18-21分)
C. 一般(稳定在15-17分)
D. 有待提高(15分以下)
3. 在续写时,你认为最难把握的是什么?( )
A. 情节的合理发展与创新
B. 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 的合理衔接
C. 动作描写的准确与生动
D. 语言对话的契合与个性化
E. 将情感、动作、语言自然融合
4. (“微场景”指故事中关键的情感时刻,如:争吵、重逢、求助、发现真相等)你认为情绪描写的核心作用是什么?
完全不能
较难完成
基本能完成
轻松完成
5. 你具有“区分合理情节”与“不合理情节”的能力(如原文主角内向,续写其突然能当众表达自己即为不合理):
完全不能区分,经常设计不合理
不太能区分,偶尔能发现明显不合理处
一般,能发现不合理情节,但不全面
比较能区分,大多时候能设计合理情节
非常能区分,能快速识别并规避不合理情节
6. 在读后续写中,你是否能注意到语法、拼写和标点的正确性?
完全不注意
偶尔注意
经常注意
每次都注意
第二部分:读后续写文本连贯性与逻辑性调研
7. 进行读后续写时,你能根据阅读材料的情节和人物性格,合理推测后续发展吗?
完全不能
较难做到
基本能做到
轻松做到
8. 你会在读后续写中尝试加入自己的创意想法,让自己的情节更丰富吗?
从未尝试
偶尔尝试
经常尝试
每次都尝试
9. 你对读后续写题目中“原文情节逻辑”(如人物关系、事件起因)的理解程度:
完全不理解,经常看不懂原文逻辑中心
不太理解,偶尔能抓住部分逻辑
一般,基本能看懂,但需反复
非常理解,一眼就能抓住原文逻辑脉络
比较理解,快速读完就能理清逻辑
10. 你对“读后续写情节需与原文原文主题一致”的认知
完全不清楚,经常偏离原文主题的情节
不太清楚,偶尔会无意识偏离主题
一般,知道要贴合主题但偶尔会出错
比较清楚,大多时候能报能保持主体一致
非常清楚,能严格围绕原文主题设计情节
11. 你对“读后续写需包含情节转折”的认知
完全不知道,从未设计过情节转折
不太知道,偶尔设计但很生硬
一般,知道需要转折,但不知如何设计
比较清楚,能设计简单的情节转折
非常清楚,能设计自然且生动的情节转折
12. 你对“读后续写结尾需与前文呼应”的认知
完全不知道,结尾经常与前文无关
不太知道,偶尔会呼应但不明显
一般,知道要呼应,但找不到呼应点
比较清楚,能找到简单的呼应点(如物品,句子)
非常清楚能精准呼应原文伏笔或主题
13. 动笔前,你梳理原文“关键情节节点”(如核心事件,任务关键动作)的频率
从不梳理,直接动笔
很少梳理,偶尔会简单想一下
偶尔梳理,遇到复杂原文时,会梳理
经常梳理,每次都会详细梳理原文节点
14. 你在草稿纸上规划续写“情节框架”(如承接原文——新事件——结尾)的频率
总是
经常
偶尔
从不
15. 遇到情节卡顿时,你“回头重读原文,找延伸线索”(如原文提到的物品、未解决的问题)的频率
从不重读,卡顿就随便写信内容
很少重读,偶尔会尝试,但找不到线索
偶尔重读,遇到严重卡顿时会重读
经常重读,大多卡顿会通过重读解决
总是重读,一卡顿就重读原文找线索
16. 写完后,你检查续写“情节逻辑漏洞”(如人物行为前后矛盾)的频率
从不检查,写完直接交
很少检查,偶尔会快速扫描一遍
偶尔检查,只查明显的逻辑问题
经常检查 会逐段排查逻辑漏洞
总是检查,会反复通读确保无逻辑问题
17. 你在设计读后续写情节时,最主要的困难是(可多选)
不知道如何让情节“不平淡”,总是写简单的问题解决,缺乏波折
难以把握清洁长度,某部分血太细,导致结尾仓促,或某部分太省略
不会设计“人物行为”,(人物做事不符合原文性格/身份)
找不到与原文“衔接的切入点”(开头过度生硬)
18. 你在续写时是否主动关注与前文的情节衔接?
每次都会刻意核对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关键信息
偶尔会,但不够细致,容易遗漏细节
很少关注,更侧重自己构思新情节
完全不关注,写完即结束
19. 你认为自己续写的文本,在逻辑通顺度上表现如何?
很流畅 情节转折自然,无明显逻辑漏洞
基本通顺,但部分段落衔接稍显生硬
不太好,偶尔出现逻辑矛盾,(如人物行为与前文性格不符)
很差,经常出现,清洁断层或偏题
20. 你在续写中会使用哪些方法保证连贯性?(可多选)
复用前文的关键词,场景或人物习惯
运用过渡词(如however,therefore, suddenly等衔接段落)
呼应前文埋下的伏笔,(如前文提到的物品、承诺等)
保持人物性格,语气与前文一致
很少使用专门方法,全凭感觉衔接
21. 你认为续写中最难把控的逻辑环节是?(单选)
前文情节的合理延伸,(不偏离主题)
人物行为的逻辑一致性(不出现“人设崩塌”)
两段续写内容的衔接,(避免段落脱节)
情节转折的合理性(如意外事件的出现,不突兀)
第三部分:微场景描写习惯与难点
22. (“微场景”指故事中关键的情感时刻,如:争吵、重逢、求助、发现真相等)你认为情绪描写的核心作用是什么?
推动情节发展,让关键转折更合理
塑造人物形象,凸现性格或内心变化
增强场景感染力,让读者身临其境
呼应前文铺垫,完善故事逻辑闭环
23. 当描写一个情感激烈的“微场景”(如“久别重逢”)时,你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
A. 直接陈述情感(如:She felt very excited and happy.)
B. 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暗示(如:Her eyes widened and she ran forward.)
C. 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如:"I finally found you!" she cried.)
D. 尝试综合运用动作、语言和内心活动来共同表现
24. 在“微场景”中,你认为将情感、动作和语言三者融合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
A. 词汇量不足,想不到精准的词语
B. 知道要融合,但不知如何组织句子才自然、地道
C. 中文思维的影响,习惯先想中文再翻译
D. 写作时间紧张,无暇细致构思
25. 在描写人物对话时,你更倾向于?( )
A. 对话主要用于推动情节,内容比较直白
B. 会注意对话内容符合人物身份和基本情绪
C. 能有意识地通过添加状语(如“she whispered angrily”)或使用句式(如感叹句、破折号)来增强情感
D. 能熟练编织对话,使其同时展现情感、性格并推动剧情
第三部分:策略选择与偏好
26. 请阅读以下微场景描述:
场景:主角经过努力,终于在比赛中获胜
并选择你最认同或最可能做出的选择:
A.描写颁奖瞬间的激动和观众的欢呼
B.回顾比赛中的关键动作和心理变化
C.描写教练与队友的庆祝场景
D.重点刻画获奖证书/奖杯的细节和主角的心里感受
27. 你选择上述选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它最直接地表达了情感。
B. 它通过动作描写让画面感很强。
C. 它通过语言和神态的结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D. 它展现了复杂而真实的情感反应,融合了动作和神态。
28. 为了表现他“激动与自豪”的心情,你认为以下哪种方式最生动有效?( )
A. He was extremely excited and proud of himself.
B. He threw his hands into the air, a triumphant shout escaping his lips.
C. "I did it! I really did it!" he yelled to his teammates, his face lit up with a huge smile.
D. Weeping with joy, he hugged his coach tightly, unable to form any words.
29. 场景二:主角深夜独自回家,怀疑被人跟踪。
为了表现“恐惧与紧张”,你认为最有力的细节描写是?( )
A. She was too scared to think clearly.
B. Her heart hammered against her ribs like a drum.
C. "Who's there?" she called out, her voice shaky.
D. She quickened her steps, ears straining for any sound, while her hand fumbled nervously in her bag for the keys.
30. 你认为在描写类似上述“微场景”时,什么最有助于你下笔?( )
A. 拥有一个分类清晰的情感、动作描写词汇库。
B. 学习和分析大量优秀范文中的精彩片段。
C. 老师进行专门的片段仿写训练。
D. 掌握一些固定的描写模式或句型结构。
第四部分:教学需求与期望
31. 你目前最希望在读后续写中获得哪方面的帮助?(可多选)
A. 扩大与情感、动作、场景相关的地道词汇和句式。
B. 学习如何分析和模仿原文的语言风格与情感基调。
C. 进行高频率、短时间的“微场景”专项段落训练。
D. 获得老师对“细节描写”的针对性批改和反馈。
32. 你希望老师通过哪种方式帮助你提升情节写作能力?(可多选)
分析优秀写作的“情节设计思路” (如作者如何从原文提炼线索、设计转折)
提供“情节框架模板”,(如冲突出现——初步解决——新问题——化解)
组织小组讨论 共同构思续写情节(互相启发)
批改时重点指出“情节逻辑问题”,并给修改建议
33. 你希望课堂上如何展开情节构思训练?
老师直接给出固定清洁框架,按要求填充内容
自由brainstorm后,老师点拨合理创意方向
小组合作构思互相补充完善思路
结合范文分析情节逻辑,模仿搭建框架
34. 你最希望重点学习哪些续写技巧可多选?
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技巧
环境描写烘托氛围的方法
情节转折与伏笔铺垫技巧
语言衔接与上下文呼应技巧
场景细节丰富化技巧
35. 你偏好的技巧讲解方式是?
理论加+范文片段拆,解明确“怎么用”
即使练习一下,当场点评针对性巩固
技巧清单加例句积累方便背诵运用
案例对比(优秀/普通续写差异)直观理解
36. 你更倾向的练习形式是?
独立完成完整续写,接收详细批改
分段练习(如只写情节转折,细节描写段)
小组分工续写,共同打磨成品
限时模拟考试,提升应试速度
37. 你希望老师如何呈现批改结果?
书面批注,直接写在作文上
课堂集中点评共性问题,私下沟通个性问题
用表格列出“优点+不足+修改建议”
一对一当面讲解批改要点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