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思辨”教学理念下的学生学业质量提升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
1.您的教龄是?
A 3年及以下
B 4-6年
C 7-10年
D 11-15年
E 16年及以上
2.您目前任教的学段是?
A 小学
B 初中
C 高中
3.您所教授的学科属于?
A 语文/数学/英语(主科)
B 物理/化学/生物(理科副科)
C 历史/地理/政治(文科副科)
D 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其他学科)
4.您对“问思辨”教学理念的了解程度如何?
A 非常了解,能熟练运用其核心要素
B 比较了解,基本掌握其主要内涵
C 一般了解,知道大概概念
D 不太了解,仅听说过名称
E 完全不了解
5.您在“136教学模式”中融入“问思辨”教学的实践时长是?
A 1学期及以下
B 2-3学期
C 4-6学期
D 7学期及以上
6.您认为在“136教学模式”中融入“问思辨”教学,对学生哪些方面的成绩提升有帮助?
A 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B 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多样性
C 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
D 作业完成质量
E 单元测试成绩
F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G 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
7.在实施“问思辨”融入“136教学模式”后,您观察到学生哪些能力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A 提出问题的能力
B 分析问题的能力
C 独立思考的能力
D 逻辑推理能力
E 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F 合作探究能力
G 创新思维能力
H 自主学习能力
8.您在课堂中通常通过哪些“问思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
A 设置情境,激发疑问
B 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C 组织小组讨论辨析
D 鼓励多角度思考与论证
E 总结反思,深化理解
F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G 其他(请在填空题中说明)
9.您认为“问思辨”教学对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效果如何?
A 效果显著,学生参与积极性大幅提高
B 效果较好,学生参与积极性有所提高
C 效果一般,学生参与度变化不大
D 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度没有明显改善
10.您认为“问思辨”教学对学生哪些学科素养的培养最有效?
A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
B 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数学)
C 科学探究与创新(理科)
D 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文科)
E 审美鉴赏与创造(艺术)
F 文化传承与理解
G 社会责任与担当
11.在“问思辨”教学实践中,您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A 教学时间紧张,难以充分展开
B 学生基础差异大,难以兼顾
C 缺乏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D 对“问思辨”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
E 课堂组织与管理难度增加
F 评价方式与“问思辨”教学不匹配
G 学校支持力度不足
12.您对目前“问思辨”融入“136教学模式”的整体满意度如何?
很不满意
1
2
3
4
5
很满意
13.您认为“问思辨”教学对学生成绩提升的整体效果如何?
效果显著
效果较好
效果一般
效果不佳
无效果
基础知识掌握
解题能力提升
考试成绩进步
14.请对“问思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1
2
3
4
5
学校培训与指导的有效性
教学资源的充足性
同事间交流研讨的氛围
15.您认为在“136教学模式”下,“问思辨”教学的哪些环节对学生能力提升最为关键?(从高到低排序)
A 问题的提出与聚焦
B 思辨过程的引导与深化
C 学生之间的互动与辩论
D 教师的总结与点拨
E 成果的展示与评价
16.您在“问思辨”教学实践中,是否有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或方法可以分享?
17.针对“问思辨”教学在我校的进一步推广,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18.您希望学校或相关部门提供哪些支持以更好地推进“问思辨”教学?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