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络流行语与价值观教育探讨

尊敬的青年朋友:
您好!本次问卷旨在了解青年群体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认知情况,以及网络流行语与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联,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严格保密个人信息,答案无对错之分,恳请您根据真实情况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龄区间:
3. 您的学历层次:
4. 您日常主要使用的网络平台(可多选):
二、青年网络流行语使用与认知情况
1. 您日常接触网络流行语的频率:
2. 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场景(可多选):
3. 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目的(可多选):
4. 面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流行语,您的接受度排序(1为最接受,4为最不接受):
5. 您是否会主动了解网络流行语的起源和深层含义(如“内卷”源自学术概念,“逆行者”源自抗疫场景):
6. 当您发现某句流行语存在负面导向(如传递焦虑、宣扬躺平、歧视他人)时,您会:
7. 您认为网络流行语对青年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三、网络流行语与青年价值观的关联
1. 您是否因使用/接触某句网络流行语,改变过对某件事的看法(如通过“逆行者”更认可责任担当):
2. 以下正向流行语中,哪类最能引发您对积极价值观的认同(可多选):
3. 面对“躺平”“摆烂”等带有消极倾向的流行语,您的理解是:
4. 您认为网络流行语对青年价值观的整体影响:
5. 当流行语的“梗”与您原本认同的价值观冲突时(如用“圣母”调侃善意,与您认可的“善良”冲突),您会:
四、价值观教育与网络流行语的融合情况
1. 您在学校/单位的价值观教育中(如思政课、主题讲座、团建活动),是否接触过结合网络流行语的内容(如用“上岸”讲奋斗,用“双向奔赴”讲集体协作):
2. 您对“用网络流行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态度是:
3. 您认为用网络流行语开展价值观教育,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可多选):
4. 您希望价值观教育通过哪些流行语相关形式开展(可多选):
5. 您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在“引导青年正确看待流行语与价值观”方面,哪方责任最重要(可多选):
6. 您对“青年网络流行语与价值观教育融合”还有哪些具体建议(可自由填写):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