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调查
1. 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2. 您的年级: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3. 您的专业类别:
A. 文科(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
B. 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
C. 工科(机械、电子、土木、计算机等)
D. 医科(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等)
E. 艺术类(音乐、美术、设计等)
F. 体育类
4. 您是否为体育专业学生:
A. 是
B. 否
5. 您每周自主进行运动的次数(不含体育课、军训等强制运动):
A. 0次
B. 1-2次
C. 3-4次
D. 5-6次
E. 7次及以上
6. 您每次自主运动的持续时长:
A. 30分钟以内
B. 30-60分钟(含30分钟)
C. 60-90分钟(含60分钟)
D. 90-120分钟(含90分钟)
E. 120分钟以上
7. 您是否有固定的每周运动周期(如每周一、三、五运动):
A. 有,严格遵循
B. 有,但偶尔调整
C. 没有,随机运动
8. 过去一个月内,您实际运动次数与计划次数的契合度:
A. 完全符合,无缺席
B. 基本符合,缺席1-2次
C. 部分符合,缺席3-4次
D. 很少符合,缺席5次及以上
E. 没有运动计划
9. 您最常选择的自主运动类型(可多选):
A. 有氧运动(跑步、游泳、骑行、跳绳等)
B. 力量训练(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
C. 球类运动(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D. 柔韧性运动(瑜伽、普拉提、拉伸训练等)
E. 休闲类运动(散步、慢跑、飞盘等)
10. 您选择上述运动类型的主要原因(可多选):
A. 强身健体,提升免疫力
B. 减脂塑形,改善体态
C. 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D. 兴趣爱好,享受运动过程
E. 社交需求,与同学/朋友共同参与
F. 提升运动技能,备战比赛
11. 您更倾向于的运动场景(可多选):
A. 学校操场/田径场
B. 学校健身房
C. 校外商业健身房
D. 宿舍/室内空间
E. 户外公园/街道
F. 运动场馆(羽毛球馆、篮球场等)
12. 您通常选择的运动伙伴类型:
A. 独自运动
B. 与同学/朋友结伴
C. 与情侣共同运动
D. 加入运动社团/俱乐部
13. 您自主运动的主要时间段(可多选):
A. 早晨(6:00-8:00)
B. 上午(8:00-12:00)
C. 下午(12:00-18:00)
D. 晚上(18:00-22:00)
E. 凌晨(22:00后)
14. 您是否会制定详细的每周运动计划(如明确运动项目、时长、强度):
A. 会,且严格执行
B. 会,但灵活调整
C. 偶尔制定,不常执行
D. 不会,凭感觉运动
15. 运动前您是否会进行热身,运动后是否会进行拉伸:
A. 热身和拉伸都会做
B. 只做热身,不做拉伸
C. 只做拉伸,不做热身
D. 热身和拉伸都不做
16. 您是否会记录自己的运动数据(如运动时长、距离、消耗热量等):
A. 每次都记录(通过运动APP、手环等)
B. 经常记录,偶尔遗漏
C. 偶尔记录,没有规律
D. 从不记录
17. 影响您每周自主运动的主要阻碍因素(可多选):
A. 学业压力大,时间紧张
B. 缺乏运动兴趣和动力
C. 没有运动伙伴,独自运动难以坚持
D. 运动场地不足/距离过远/收费过高
E. 缺乏专业指导,不懂科学运动方法
F. 身体状况不佳(如疲劳、伤病等)
G. 沉迷电子产品(游戏、追剧等)
H. 天气因素(过冷、过热、下雨等)
18. 哪些因素能激励您增加每周自主运动频率(可多选):
A. 有固定的运动伙伴
B. 学校提供更多免费运动场地/器材
C. 参与运动打卡、积分等激励活动
D. 获得专业教练的指导
E. 运动后能明显感受到身体/情绪改善
F. 身边人运动氛围浓厚
19. 您是否参与过学校组织的运动类活动(如运动会、趣味运动赛、运动讲座等):
A. 经常参与(每月1次及以上)
B. 偶尔参与(每学期1-2次)
C. 很少参与(仅1次)
D. 从未参与
20. 您对学校当前提供的运动资源(场地、器材、指导等)的满意度:
A. 非常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非常不满意
21. 运动24小时内,你通常有哪些身体感受
全身轻松,精力更充沛
轻微肌肉酸痛,休息后可缓解
明显肌肉僵硬,影响日常活动
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22. 坚持规律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坚持一个月后,你观察到自己的变化是
体重/体脂明显下降,体态更挺拔
体力提升,爬楼梯/快走不再喘气
情绪更稳定,焦虑/压力感减少
无明显变化
23. 若因特殊原因中断运动一周以上,你会有什么感受
身体发沉,想尽快恢复运动
情绪略有低落,但无明显身体不适
没感受,断不断都一样
觉得轻松不想再继续运动
24. 当你想通过运动改善某一健康问题时,你会如何选择运动方式
查询专业资料或咨询教练,进行针对性运动
参考身边人的经验,尝试他们推荐的运动
选择一种常见的锻炼方式(如跳绳 跑步等)
不知道怎么做,直接不运动
25. 运动后你是否会通过饮食、休息等方式辅助身体恢复(如补充蛋白质,拉伸放松)
每次都会,有固定的恢复习惯
偶尔会,根据身体感受调整
很少会,只在身体特别累的时候做
从不做,运动后直接正常生活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