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 “躺平” 现象认知与行为调研问卷
1.您的教育阶段 / 年级是?(单选)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 硕士研究生
F. 博士研究生
2.您是否有过 “躺平” 经历(如主动减少学业 / 求职投入、刻意回避竞争、暂时放弃奋斗目标等)?(单选)
A. 从未有过
B. 偶尔有(每月 1-2 次)
C. 经常有(每周 1-2 次)
D. 几乎一直处于 “躺平” 状态
3.若您有 “躺平” 经历,其主要表现更接近以下哪种类型?(无 “躺平” 经历者可选 “无”)(单选)
A. 主动反思型:不认同 “升学 - 高薪 - 买房” 的单一成功观,暂时 “躺平” 是为了探索兴趣、规划个性化生活方式
B. 被动逃避型:因压力大(如学业 / 就业焦虑)而消极回避,失去奋斗动力,对未来感到迷茫
C. 无 “躺平” 经历
4.您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如何?(单选)
A. 非常不激烈
B. 不太激烈
C. 一般
D. 比较激烈
E. 非常激烈
5.您预期毕业后的起薪,能否覆盖您计划就业城市的基本生活成本(如房租、饮食、交通等)?(单选)
A. 完全能覆盖,且有剩余
B. 基本能覆盖,无剩余
C. 勉强覆盖一部分
D. 完全无法覆盖
6.您是否认同 “努力也难以突破现有阶层,实现向上流动” 这一观点?(单选)
A. 非常不认同
B. 不太认同
C. 中立
D. 比较认同
E. 非常认同
7.您父母的教育理念更偏向于以下哪种?(单选)
A. 佛系教育:不强迫努力,更看重身心健康,接受 “平凡”
B. 鼓励奋斗:强调竞争与进步,认为 “努力才能成功”
C. 严厉要求:对成绩 / 发展有明确高标准,不允许 “松懈”
D. 放任不管:基本不干预我的学习和生活选择
8.您身边朋友的 “躺平” 状态是否会影响您的行为(如降低奋斗动力、也想 “躺平”)?(单选)
A. 完全不影响
B. 影响很小
C. 有一定影响
D. 影响较大
E. 影响极大
9.您是否有过 “假躺平” 行为(即并非真的想 “躺平”,只是为了避免被他人评价 “不够努力” 而刻意表现出 “躺平”)?(单选)
A. 从未有过
B. 偶尔有(1-2 次)
C. 经常有(3 次及以上)
10.近半年来,您因未来规划、竞争压力等产生焦虑情绪的频率是?(单选)
A. 从未有过
B. 很少有(每月 1 次及以下)
C. 偶尔有(每月 2-3 次)
D. 经常有(每周 1-2 次)
E. 几乎每天都有
11.您目前是否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如目标行业、岗位、短期 / 长期发展路径)?(单选)
A. 有清晰且详细的规划,正在逐步落实
B. 有大致方向,但未细化
C. 仅想过 “找份稳定工作”,无具体规划
D. 完全没有头绪,没想过
12.您更认同以下哪种对 “成功” 的定义?(单选)
A. 传统标准:高薪、稳定工作、买房买车
B. 精神满足:从事喜欢的事、身心健康、生活自由
C. 两者兼顾:在保证基本物质基础的同时,追求精神愉悦
D. 没有明确定义,觉得 “成功” 不重要
13.当您遇到压力(如学业挫折、求职困难)时,能否从家庭中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如理解、鼓励、安慰)?(单选)
A. 完全能,家庭是我的重要支撑
B. 基本能,偶尔会得不到理解
C. 很少能,家人更多是指责或忽视
D. 完全不能,从不向家庭倾诉压力
14.您是否接受过学校提供的相关服务(如职业规划辅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课程)?(单选)
A. 接受过多种,且觉得帮助很大
B. 接受过 1-2 种,有一定帮助
C. 接受过,但觉得没帮助
D. 从未接受过
15.若您有 “躺平” 经历,您认为哪种方式最能帮助您调整状态、减少 “躺平”?(可多选)
A. 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
B. 心理疏导或情绪支持
C. 家庭 / 朋友的鼓励与陪伴
D. 了解更多元的成功案例(打破单一价值观)
E. 参与实践活动(如实习、兴趣社团)
F. 暂时的休息调整,不刻意改变
G. 其他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