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关于Z世代青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社会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
我们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小组,正在进行一项关于“青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研究。本问卷旨在了解您对国风、国潮等文化现象的看法与实践,所有数据仅用于课程研究,将严格保密。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第一部分:基础认知与态度
1. 您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两创”)这一方针的了解程度是?
A. 非常了解
B. 比较了解
C. 听说过,但不清楚具体内容
D. 完全没听说过
2. 在以下传统文化形式中,您对哪些最感兴趣?(可多选)
A. 传统文学、诗词
B. 传统服饰(如汉服、旗袍)
C. 传统音乐、戏曲
D. 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艺
E. 传统哲学思想、道德规范
F. 传统节日、习俗
G. 历史文物、考古
H. 其他
3. 您认为,当前的“国风热”“国潮热”现象,其本质是什么?
A. 商业营销和流量密码
B. 年轻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C. 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回归
D. 社交媒体的短暂风潮
E. 以上皆有
第二部分:个人实践与参与
1. 在过去一年中,您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接触或参与过传统文化?(可多选)
A. 购买国潮文创产品(如故宫文创、盲盒等)
B. 穿着汉服等传统服饰出行或参加活动
C. 观看国风动漫、影视剧(如《长安三万里》《中国奇谭》)
D. 收听古风音乐或在B站等平台观看国风视频
E. 玩过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剧本杀、游戏
F. 参与过线下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茶道、香道、剪纸)
G. 几乎没有参与过
2. 在参与上述活动时,您最主要的动机是?
A. 单纯觉得好看、好听、好玩
B. 满足社交需求,融入圈子
C. 表达个性,展现独特审美
D. 发自内心地热爱,希望深入了解
E. 支持国货,认同其文化价值
3. 您是否曾主动创作或再创作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例如:剪辑视频、创作国风画作、谱曲、撰写相关文章、设计文创草图等)
A. 是,经常主动创作
B. 是,偶尔尝试过
C. 没有,但有这个想法
D. 没有,也无意尝试
第三部分:价值认同与深层思考
1. 您认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边界在哪里?
A. 可以大胆颠覆,只要有趣就行
B. 应在尊重核心精神和原始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微创新
C. 创新不能改变其本质内涵,形式可以多变
D. 说不清
2. 参与国风国潮活动,是否增强了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A. 显著增强
B. 有一定增强
C. 没有明显感觉
D. 反而觉得有些形式主义,并未增强
3. 您如何看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
A. 非常重要,让理论更接地气,让文化更有灵魂
B. 有一定道理,但感觉两者关联不大
C. 这是高层考虑的理论问题,与我的生活关系甚远
D. 不了解这是什么
4. 在您看来,推动传统文化“两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在于?(可多选)
A. 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B.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C. 为青年一代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和文化自信
D. 其意义更多在文化领域,与民族复兴大局关系不大
第四部分:个人展望
1. 未来,您是否愿意更深入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
A. 非常愿意,并会尝试结合自己的专业或兴趣进行创作
B. 比较愿意,主要作为消费者和体验者支持
C. 看情况,如果遇到特别感兴趣的项目会参与
D. 不太感兴趣
2. 如果您愿意参与,您最希望通过哪种方式?(承接上题,选A/B/C者作答)
A. 学习一门传统技艺(如书法、篆刻、乐器)
B. 加入相关社团或线上社群(如汉服社、国学社)
C. 利用新媒体,成为内容的创作者或传播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