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模拟考试卷
您的姓名:
您的部门:
医生
护士
药剂
财务
医技
后勤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 同时立项、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同时设计、同时招标、同时施工
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 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 )管理
A. 分类
B. 统一
C. 特殊
D. 临时
3.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A. 15 日
B. 30 日
C. 60 日
D. 90 日
4.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 继续作业
B. 要求赔偿
C. 停止作业
D. 等待指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 )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6.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 ),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A. 安全生产责任书
B.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 安全合作协议
D. 安全责任划分书
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别重大事故,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日。
A. 30
B. 45
C. 60
D. 90
8.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 ),方可上岗作业。
A. 技术等级证
B. 培训证
C. 合格证
D.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企业应组织( )职业健康检查。
A. 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B.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C. 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D.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10.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 )"五到位"。
A. 结果
B. 地点
C. 预案
D. 人员
11.依据《安全生产法》,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决定,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采取通知有关单位( )等措施。
A. 罚款、吊销执照
B. 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
C. 查封、扣押设备
D. 责令停产、关闭企业
12.生产经营单位的(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主要负责人
C. 安全主管
D. 操作工人
1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 15 日
B. 30 日
C. 60 日
D. 90 日
14.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 )四种颜色标识。
A. 红、橙、黄、蓝
B. 红、黄、橙、蓝
C. 橙、红、黄、蓝
D. 红、橙、蓝、黄
15.某公司发生一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应急管理部门对该公司主要负责人罚款应为上一年度收入的( )。
A. 40%
B. 60%
C. 80%
D. 100%
16.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应当配备( )人员,并保证所运输的危险化学品处于其监控之下。
A. 技术
B. 管理
C. 押运
D. 装卸
1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
A. 安全宣传标语
B. 安全警示标志
C. 安全操作规程
D. 应急疏散路线图
1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 每月
B. 每季度
C. 每半年
D. 每年
19.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应当( )。
A. 拆除其生产设备
B. 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
C. 对其进行处罚
D. 查封生产场所
20.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正确的说法是( )。
A.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政策性保险
B.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C. 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D. 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1.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有权提出意见和建议。
答案:对
2.被派遣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由劳务派遣单位负责,用工单位无需参与。
答案:错
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应当立即自行处理,无需报告。
答案:错
4.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答案:对
5.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答案:错
6.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答案:对
7.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答案:对
8.从业人员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和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行使上述权利而对其进行打击报复。
答案:对
9.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答案:错
10.未经审批,企业不得擅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答案:对
11.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应当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答案:错
12.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有关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服务机构负责。
答案:错
13.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答案:对
14.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
答案:错
1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答案:对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