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某高校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认知现状及态度调查分析

亲爱的参与者:
您好!
非常感谢您能参与本次调查。本问卷旨在了解本科护生对安宁疗护的认知与态度现状。问卷采用匿名方式,答案无对错之分,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并将严格保密。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一.基础信息
1.年龄:
2.性别:
3.生源:
4.是否独生子女:
5.选择护理学专业是否是自己的意愿:
6.是否愿意照护临终患者:
7.您的宗教信仰:
8.我有宗教信仰,其对我的临终和死亡态度的影响程度:

9.我无宗教信仰,这对我的临终和死亡态度的影响程度:
10.以往接受关于临终关怀教育的情况:
11.以往照护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的经历:
二,姑息护理知识问卷(说明:下面20题为判断题,答案选有三种“对、错、不知道”。请根据您的理解,在您认为合适的选项框内打“√”)
  • 不知道
1.姑息护理仅适合那些病情每况愈下或趋于恶化的患者。
2.吗啡是其他阿片类药物止痛效果的参照标准。
3.病程决定了疼痛治疗的方法。
4.辅助疗法对于疼痛控制很重要。
5.家属成员陪伴在患者床旁直至死亡是至关重要的。
6.在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伴随电解质失衡出现的嗜睡减少了对镇静的需求。
7、长期使用吗啡镇痛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药物成瘾。
8.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也应给予肠道治疗(即针对胃肠道症状给予预防措施和治疗)
9.提供姑息护理需要情感分离。
10,疾病终末期,引起呼吸抑制的药物对严重呼吸困难的治疗是适当的。
11,男性一般能比女性更快地缓解其悲伤情绪。
12,姑息护理的理念与积极治疗的理念是一致的。
13.在治疗某些类型的疼痛时,安慰剂的使用是恰当的
14.大剂量的可待因比吗啡更容易引起恶心和呕吐。
15.痛苦和躯体疼缩是同义词。
16.度冷丁不是控制慢性疼痛的有效止痛剂。
17.护理临终患者引起的失落感的累积不可避免地使姑息护理人员身心俱疲。
18.慢性疼痛的临床表现不同于急性疼痛。
19.失去远亲或关系不好的亲人比失去至亲或关系密切的亲人更容易应对。
20.疲劳或焦虑引起痛阀降低。
三. 临终关怀态度量表 
所有条目均无对错,请针对每个问题提及的态度或情况,在您认同的看法所对应的位置处划“√”,请回答量表中所有的29个问题。

在您认同的看法所对应的位置请回答量表中所有的29个问题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不知道
  • 同意
  • 非常同意
1.临终关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2,死亡不是发生在人身上最糟糕的事。
3.跟临终患者谈论即将来临的死亡,会让我觉得不舒服
4.在患者临终期间及死亡后都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关怀
5.我不想照料临终患者。
6.医务人员应避免与临终患者谈论死亡。
7.长时间照料临终患者使我感到很沮丧
8.当我主管的临终患者失去治疗信心时,我会很难过。
9.与临终患者建立亲密关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10.当患者问:我是不是快要死了?我认为最好把话题转移到一些开心的事情上。
11.家属应协助照料临终患者的日常生活。
12.如果我照料的患者去世,我希望我不在场
13,我害怕与临终患者成为朋友。
14,当患者去世时,我会选择不在他/她身边。
15家属需要情感支持来接受临终患者的行为改变。
16,当患者快要去世时,应让家属多陪伴他/她。
17,家属应关心和帮助临终患者让其更好地度过生命剩余的时光
18,不允许临终患者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护理做决定。
19.家属应尽可能地让临终息者所处环境保持常态。
20.临终息者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其自身有利。
21.医务人员应该照料临终患者的家属
22.医务人员应允许临终患者享有灵活的被探视时间。
23.临终患者和家属应是决策的主导者
24.临终患者不需要考虑对止痛药成瘾的问题。
25,如果我走进疾病终末期患者的房间并发现他/她在哭,我会感到不舒服
26,我们应该如实地告知临终患者其病情状况。
27,医务人员没有责任对家属进行关于死亡及临终的教育。
28,陪护临终患者的家庭成员常常干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
29,医务人员有可能帮助患者面对死亡。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