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

1.公元前6世纪开创了西方高等教育先河的是()
2.现代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
3.引导美国大学走上与社会相结合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是()
4.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代表人物为()
5.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6.1809年威廉・冯·洪堡在德国创办()
7.教育行政管理属于典型地方分权制的国家为()
8.教学大纲的本文规定了()
9.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观是把高等教育看作一定资格者的()
10.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代表人物有()
11.专业主要是下列哪一个范畴()
12.大学教师最根本的角色是()
13.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于()
14.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
15.学校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16.大学是()的直接产物
17.大学最主要最原始的职能就是()
18.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中包括()
19.柏林大学明确了大学的首要使命是()
20.我国近现代大学诞生于()
21.使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体现了()
22.纽曼认为教学是大学唯一职能的著作是()
23.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
24.近代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属于()
25.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措施不包括()
26.关于教学与科研叙述错误的是()
27.对于学术型人オ与应用型人オ的关系应理解为()
28.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是()
29.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是()
30高深学问教育的基本内涵是()
31高校教师的最基本能力是()
32高等学校教师专业训练的内容是()
33.我国现行高校内部领导体制是
34.高等学校的教学任务是()
35.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提出者是()
36.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是在()
37.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始于()
38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的总结阶段是()
39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处于()
40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为()
41.与柏林大学诞生有关的院校职能是()
4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オ,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表述说的是()
43古希腊修辞学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44高校中实施的教师国际交流项目体现了高等教育的()
45.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哪个校长最先提出()
46按照不同的学科领域来对高等教育进行划分,指的是高等教育的()
47高校人事管理中一般采用()
48.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是()
49.教师专业角色的多样性包括()
50高等教育教师的职业性质是()
51.确立了大学实践服务职能的学校是()
52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主要取决于()
53.规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和学年编制、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活动等的指导性文件是()
54.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是()
55.与赠地学院出现有关的高校职能为()
56.为了若代高等教育这一概念,国际组织有时采用的概念为()
57.大学的学术自由传统可以追溯到()
58.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影响逐渐加强出现在()
59.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
60.我国在1985年至1989年间实行的高校领导体制是()
6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62.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63.当前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必须进一步()
64.教学计划目标表述中的主语应是()
65.提高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基本途径是()
6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调了教师专业特点的()
67.我国的学位有()
68.地方分权型的优点有()
69.研究方案的内容是()
70.高等学校的学术属性体现在()
71.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大规模“扩招”是在()
72.高等教育多样化是指()
73.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体现为()
74.目前我国高等普通学校层次主要分为()
75.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的法案是()
76.我国实施“2011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77.我国第一所新式高等学堂是()
78.终身教育应体现于()
79.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80.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了()
81.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类型极为重要,这表明了()
82.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
83.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特点是()
84.在未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
85.大学教师的()能力具有加速器或催化剂的功能,合理使用可以收到1+1>2的功效
86.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是()
87.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是(
88.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
89.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
90.当代大学生在智力水平、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
91.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有(
92.影响学习的主体因素有(
93.根据比格斯的研究,学习动机可分为三种类型:工具性动机、内在动机和成就动机,这三种动机分别对应于哪三种学习策略?(
94.我国古代学者关于学习过程的五阶段论是(
95.高校培养目标的性质是(
96.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也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的是
97.具体规定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
98.优秀教师的个性特征包括(
99.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
100.主张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101.古希腊高等教育分为(
102.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是()
103.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
104.个人本位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105.在第三级教育的概念下属于高等教育机构的有(
106.洪堡对大学作为研究中心的论述包括
107.古罗马的高等教育有()
108.高等学校教师的修养包括(
109.贯彻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要做到(
110.被誉为德国乃至于世界高等教育史上近代大学开端的大学有()
111.高等学校中央集权制管理的优点是(
112.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是()
113.公元前16世纪,在古印度产生的传授高深学回的学术中心有()
114.体现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有(
115.威斯康星思想包括(
116.五经是指()
117.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有()
118.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
119.我国实行过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
120.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有(
121.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渡阶段的特点包括(
122.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
123.高校教师人事管理原则包括()
124.制定研究计划主要包括()
125.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与专业设置,主要的决定因素有()
126.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为()
127.按照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是(
12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有(
129.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
130.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有哪些?(
131.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132.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
133.我国高校课程表现出的基本形式有(
134.高校教学组织形式有()
135.柏林大学主要的办学特色是()
1.第三级教育包括中学后的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
3.体制结构是指宏观上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隶属关系。
4.斯普郎格是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重要代表人物。
5.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打破了人生来就天然地具有真善美品质的神话。
7.巴黎大学的产生宣告了中世纪大学的终结。
8.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外部各组织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
9.高等教育的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0.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或培养计划。
11.教师就是高校的一面旗帜,代表了高校的形象和发展水平。
12.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是指政府、社会与高校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
13.高校的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基本途径。
14.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15.高校师生间的心理关系涉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个体间的感是否融洽。
16.高等教育功能由于环境变化而做出调整,会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的结构,引起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
17.高校的教学总是同一定的科研训练分不开的。
18.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
19.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教学大纲是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课程指导文件。
21.全面发展就是智力和各学科知识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22.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外部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
23.广义的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24.高等学校校长的产生和任命因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而不同。
25.教材又称教科书,也叫课程。
26.由普通高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或个人等办学机构提供的非正规高等教育不属于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27.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构成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28.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大学( university)。
29.以采用问答法教学而闻名的古希腊学者是柏拉图。
30.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是我国首部高等教育法。
31.经济发展不会引起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
32.任何类型、任何层次的大学都有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
33.高校教师与医师、律师一样都是专业人员,但不具有专业必备的基本属性。
34.高校教师也是服务者,教师利用自己的学识和专长在科技咨询、成果推广、各类培训中直接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属于对内服务。
35.对大学教师而言,沟通能力处于基础地位,制约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工作。
36.根据教师关注内容的变化,将教师专业成长划分为任教前关注阶段早期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37.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38.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19世纪以来美国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它已经成为各国高校普遍遵循的原则。
39.大学生已成年,其社会认知、情感及自我意识都已成熟,因此,大学生的成长已基本定型。
40.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辨证统一。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