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错那市文化资源问卷调查
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为全面梳理错那市独特的文化资源,精准对接公众文化需求,助力文化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我们开展本次问卷调查。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仅用于研究分析,恳请您根据实际情况作答,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1. 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2. 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
B. 19-30岁
C. 31-50岁
D. 51-65岁
E. 66岁以上
3. 您的常住地:
A. 错那市本地(含各乡镇)
B. 山南市其他区县
C. 西藏自治区内其他地市
D. 西藏自治区外
4. 您的身份:
A. 本地居民(含农牧民、城镇居民)
B. 游客
C. 在校学生
D. 公职人员/事业单位职工
E. 企业/商户从业者
F. 文化/旅游相关从业者
G. 其他
5. 您是否了解错那市的以下文化资源?(可多选,“了解”指知晓具体内涵或体验过)
A. 门巴族非遗技艺(竹编、石锅雕刻、木碗制作等)
B. 特色民俗文化(阿吉拉姆藏戏、拔羌姆跳神舞、萨玛民歌等)
C. 历史人文景观(仓央嘉措行宫、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指挥部旧址等)
D. 生态文化资源(曲卓木千年古沙棘林、勒布沟雨林、让荣湖等)
E. 特色文化产品(白玛领拉日藏香、门隅甘露荞麦白酒、雪域莓茶等)
F. 红色边境文化(边防遗址、红色主题活动等)
G. 温泉地质文化(曲卓木温泉、钙华地貌等)
H. 均不了解
6. 您了解错那市文化资源的主要渠道是?(可多选)
A. 亲友/本地人口口相传
B. 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社交平台
C. 旅游攻略/新闻报道
D. 实地游览体验
E. 学校/单位宣传教育
F. 文化场馆/展示中心(如农产品展示中心、门巴民俗博物馆)
G. 其他
7. 以下错那市文化资源中,您最感兴趣的3项是?
门巴族传统技艺体验(竹编、石锅制作等)
历史遗迹探访(仓央嘉措行宫、古碉楼等)
生态文化观光(千年沙棘林、高原湖泊等)
民俗艺术欣赏(阿吉拉姆藏戏、篝火晚会等)
红色文化研学(边防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特色文化产品品鉴(藏香、荞麦酒、莓茶等)
温泉地质体验(曲卓木温泉、异星地貌写真等)
其他
8. 您是否有过错那市文化相关体验?(如非遗制作、景点游览、民俗活动参与等)
A. 有(请跳转第2题)
B. 无(请跳转第3题)
9. 您的体验感受如何?(可多选)
A. 文化特色鲜明,印象深刻
B. 体验项目丰富,参与感强
C. 配套设施完善(如栈道、游客中心)
D. 讲解服务专业,增长知识
E. 商业化程度适中,保留原生态
F. 存在不足(如交通不便、体验项目单一等),具体
10. 未体验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A. 不了解相关文化资源
B. 交通不便、距离较远
C. 缺乏合适的体验渠道/信息
D. 时间/经济条件有限
E. 对该类文化资源兴趣不高
F. 其他
11. 您是否参与过错那市的特色文体活动?(如“五一·五四”系列活动、国庆文化盛宴、生态之旅等)
A. 多次参与
B. 偶尔参与
C. 未参与但想了解
D. 不感兴趣
12. 您认为错那市文化资源保护的重点应放在哪些方面?(可多选)
A. 非遗技艺传承(如门巴竹编、藏香制作)
B. 历史遗迹修缮(如仓央嘉措行宫、古碉楼)
C. 生态文化保护(如千年沙棘林、高原湿地)
D. 民俗文化活态传承(如传统歌舞、节庆习俗)
E. 特色文化产品配方/工艺保护
F. 红色文化资源抢救与整理
G. 其他
13. 您希望通过哪些方式体验错那市文化资源?(可多选)
A. 非遗手工体验工坊(亲手制作竹器、石锅等)
B. 文化研学旅行(含讲解、体验、住宿一体化)
C. 线上云体验(直播溯源、文化故事分享)
D. 民俗节庆参与(篝火晚会、采茶节等)
E. 文化主题展览(非遗、红色文化等专题展)
F. 沉浸式文旅项目(如边境风情演绎、生态露营)
G. 其他
14. 您对错那市文化产品的购买意愿如何?(如藏香、荞麦酒、苦荞枕头等)
A. 非常愿意,会主动购买
B. 愿意,体验后按需购买
C. 一般,有特色才会考虑
D. 不愿意
15. 您认为错那市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哪些不足?(可多选)
A. 宣传推广不足,知名度不高
B. 体验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
C. 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
D. 文化讲解/引导服务不足
E. 文化与旅游融合不够深入
F. 产品包装/营销方式落后
G. 无明显不足
H. 其他
16. 您对错那市文化资源发展的建议是?(可多选)
A. 加强线上宣传(短视频、直播等)
B. 丰富体验项目,增加互动性
C. 完善交通、停车等基础设施
D. 培养专业文化讲解/传承人才
E. 推出组合式文旅产品(如“生态+民俗”路线)
F. 提升文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水平
G. 保留原生态风貌,避免过度商业化
H. 其他
再次感谢您的耐心作答!祝您生活愉快!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